9月1日,阿里巴巴-W大涨超17%,此外多只港股医药、互联网、芯片股上涨,药明康德、药明生物涨超6%,比亚迪电子涨超5%,百度集团-SW、中芯国际、京东集团-SW等纷纷跟涨。
港股科技50ETF(159750)涨1.83%,实时成交7152万元。行情数据显示,早盘该ETF盘中净申购1100万份。
根据中证指数公司官网最新数据,港股科技50ETF(159750)跟踪的港股科技指数前三大权重股分别为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小米集团-W,权重合计超30%。
消息面上,每日经济新闻援引媒体消息,阿里巴巴正在开发一款新的人工智能芯片。目前,这款芯片已进入测试阶段,主要面向更广泛的AI推理任务,并与英伟达的架构兼容。
同时,阿里巴巴集团发布的202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即自然年2025年二季度)显示,该季度实现营收2476.52亿元,剔除已出售业务影响,集团整体收入同比增长10%。报告期内,集团净利润为423.82亿元,同比增长76%。
本季度,阿里对AI+云的资本开支投入达386亿元,同比增幅220%。阿里坚定投入云和AI基础设施建设,AI成为驱动云业务增长的核心动能之一。本季度,AI应用带动传统计算存储类产品的增长,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26%,为三年来的最高增速,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实现同比三位数增长。
在8月29日的阿里巴巴202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阿里巴巴CEO吴泳铭表示,过去4个季度,阿里已在AI基础设施以及AI产品研发上累计投入超过1000亿元。
国金证券指出,阿里计划三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AI基础设施,将持续带动算力需求扩张,并看好其引领IDC进入新一轮招标期。
中信建投则强调,阿里AI收入的高增长向市场清晰验证了AI商业化的可行路径,有效打消了投资者对“重投入能否换来真回报”的疑虑,并结合英伟达的财报,认为全球头部厂商对算力的投资依然保持强劲。
海内外资金加码,机构看好港股后市
据Wind数据显示,8月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1121.56亿港元。今年以来累计净流入已达9789.98亿港元,大幅超过去年全年总额。
不仅内地资金积极布局,外资也在加快入场步伐。财联社消息显示,中国市场继续看到外资的大力买入。据高盛集团Prime Brokerage数据显示,全球对冲基金正以6月底以来的最快速度买入中国股票。高盛分析师表示,此次股票买入主要由多头驱动,其次是做空回补,两者比例约为9:1。中国目前是8月以来Prime业务中净买入最多的市场。
更值得关注的是,华尔街“大空头”买入阿里和京东的看涨期权。据上海证券报,最新披露的美国13F文件显示,好莱坞电影《大空头》原型、全球知名对冲基金经理迈克尔·巴里(Michael Burry)在今年二季度对中概股“空翻多”,买入阿里巴巴和京东的看涨期权,这一操作和今年一季度“做空”中概股形成了鲜明对比。
多家机构对港股后市表现持乐观态度。中信证券分析认为,港股上市制度改革深化将进一步提升市场资产质量及流动性水平。该团队预计,三季度港股将呈现震荡向上趋势,而四季度随着内地稳增长政策加码、AI产业催化落地以及全球流动性环境改善,港股有望迎来估值和盈利的“戴维斯双击”。
光大证券也发布研报指出,尽管港股已连续多月上涨,但整体估值仍处于偏低水平,长期配置性价比凸显。在国内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美联储降息周期有望开启的背景下,港股市场未来或继续震荡上行。建议投资者继续关注科技成长与高股息板块并重的“哑铃”策略。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布局港股科技龙头
从年内表现来看,截至8月29日收盘,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下称港股科技指数)累计涨近33%,恒生科技指数涨27%。
来源:wind,截至2025.8.29
尽管同样是聚焦港股科技股,两只指数在底层资产上有着一定差异。
广发证券研报指出,港股通科技指数专注港股科技,注重基本面优选。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50只市值较大、研发投入较高且营收增速较好的科技龙头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以反映港股通内科技龙头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覆盖核心产业,行业分布均衡。成分股主要分布在港股互联网、港股汽车及港股创新药等核心产业。指数行业分布均衡化,在其他同类指数高集中分布的电子、传媒及计算机相对低配,在汽车、医药生物中相对高配,实现行业均衡化,避开拥挤的同时有利于捕捉各行业的阶段性行情。
纳入各产业龙头,科技代表性显著。个股层面,对比恒生科技等指数,中证港股通科技额外覆盖了汽车(比亚迪)及创新药(百济神州、药明康德)等产业龙头,相对减少对第二梯队互联网的配置权重,更具科技代表性。
值得一提的是,港股科技50ETF(159750)年内规模增超7.5亿元,同时该ETF已纳入两融标的。
来源:Wind,截至2025.8.29
(本文机构观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亦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策。)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上述观点、看法和思路根据截至当前情况判断做出,今后可能发生改变。对于以上引自证券公司等外部机构的观点或信息,不对该等观点和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做任何实质性的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投资推荐。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本基金主要投资于香港证券市场中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还面临因投资境外市场所带来的汇率风险以及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做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投资者可通过基金管理人或代销机构提供的移动客户端、官网等渠道查询其基金交易、保有情况和持仓收益等信息。
上一篇:黄金股涨幅超金价,机构:重视贵金属板块补涨 黄金股上涨最新消息 黄金股大涨机构股
下一篇:天津银行新班子首份中报亮相:资产近万亿,利润稳健增长4.9% 天津银行年报 天津银行2019年营业收入增长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