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资人黄海 (ID:haivcconsumer),作者:投资人黄海
正值开学季,这篇文章给大家分析一家风靡中小学生的公司。
这家公司做的产品是看上去完全不值钱的卡片,甚至可以说就是卖纸的。
然而在2024年,这家公司赚的利润居然比泡泡玛特还要多。
这家公司的名字叫做卡游,大家不一定对这家公司本身熟悉,但是你一定见过他生产和销售的小马宝莉或奥特曼的卡片。
这些卡片,就是中小学生的最爱。卡游这家公司就凭借着做中小学生的卡牌生意,直接来到上市的临门一脚。
这个公司已经发布港股上市的招股说明书。招股说明书显示,卡游2024年的收入达到了惊人的100亿。而净利润更加惊人,达到了44亿,净利润率超过40%。同比2023年,卡游在24年的净利润增长了378%。
目前卡游还没有正式获准上市,监管部门大概对这种高利润且面向未成年人的商业模式,会心存顾虑。
卡游的产品是典型的情绪价值消费,并且核心卖点也在于IP。我们自然可以和相近行业的泡泡玛特做对比:泡泡玛特在2024年的利润是34个亿,同年相比是比卡游的利润要少的。
再来看另外一个关键指标,就是两家公司的毛利率,卡游的毛利率是67.3%,也高于泡泡玛特的66.8%。
卡游的直接产品成本就是纸张印刷,还能卖这么火爆,他想不赚钱都难。
卖卡牌为什么是个好生意?我们可以看到三点重要的原因。
第一点原因是,虽然卡游的利润率很高,但是它的绝对价格很低。绝对价格低的产品很适合中小学生。卡牌就是一种作为入门级的玩具,卡游的一盒卡牌通常就卖9.9块,里面有4到5张卡片。
这样的价格,中小学生可以用自己的零花钱购买。所以对于很多小朋友来说,卡游出品的卡牌,是他们接触自己喜欢IP的第一步。
像泡泡玛特的盲盒最低要59元起步,热门款动辄上百。这样的价格对于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来说,价格还是比较高的,零花钱不一定负担得起。
所以同样都是做IP产品,卡游所针对的消费者群体会比泡泡玛特更加年轻,主要就是未成年人。
卡游产品受欢迎的第二点原因,在于它是一种碎片化的消遣方式。到了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学生要经常去参加补习班,小朋友的课余时间是很珍贵的。
但是卡牌这种消遣方式,学生来玩的时候不需要很长的时间,通常10-15分钟就可以和好朋友对战一局。
而且卡牌如此轻便、便于携带,小朋友可以在上学和去上补习班的时候,都随身带在身上。同样是出于对小马宝莉的热爱,学生只能偶尔才能有时间完整看完一部小马宝莉的电影,却可以每天都玩小马宝莉的卡牌。
卡游产品还有第三大好处,就是社交属性很强。
小朋友之间可以互相赠送和交换喜欢的卡。而且卡牌里面有很多对战的玩法,例如说线下的很多卡游的门店,都会在门店里面直接设置一个对战区。
这其实有点反常识,因为门店要按照面积交租金,大部分的门店肯定希望自己卖货的空间越多越好。
但是卡游却在门店里面辟出一整片区域,摆好桌椅,承载消费者卡牌对战的社交需求。卡游会在里面会定期举办卡牌的比赛,对于胜出者门店墙上还会贴出英雄榜,加以表彰。
卡游这么努力的去打造社交场景,就是为了让年轻人把卡游当做自己首选的社交游戏。甚至有时候卡游举办的线下卡牌集市,还能吸引成百上千的小朋友一起去参加。
除了开设自己的门店之外,卡游还通过经销商,把自己的产品放到文具店、桌游店和社区超市这样离学校很近的零售渠道当中。卡游的产品目前遍布了中国31个省份,可以称得上是无孔不入了。
卖卡牌这么暴利,会有什么风险吗?卡游已经递交招股书一段时间,迟迟没有获得上市批准,可以看出来这家公司的争议性。
首先是商业层面的风险,头部IP的更替,会让卡游的销售额如过山车一般波动。因为大家买卡游产品的时候,买的都是大家所喜爱的IP。如果这个IP不再火了,或者没有那么受欢迎了,卡游的销售额就会大受影响。
卡游过去三年的销售额,正是呈现出这种大幅波动。2022年,卡游的销售额已经超过40亿。但到了2023年,销售额下滑幅度超过32%,当年卡游只有26亿的收入。但是情况到了24年,又发生了再一次的逆转,卡游的收入增长了三倍以上,直接干到了100亿。
直接原因就是大热的IP发生变化。2022年的时候,卡游最火的IP是奥特曼,到了23年奥特曼就没那么火了,就影响了卡游整体的生意。
奥特曼是一个以男生为主喜欢的IP。到了24年,新的大热IP崛起,这一次是小马宝莉,受众群也从男生换成了女生。
小马宝莉的火热程度超过了22年的奥特曼。因此卡游整个公司的营收被带上一个新的高度。到了2025年,小马宝莉的热度也有所下降。所以有不少投资人都推测,2025年卡游的营收可能是同比下滑的。
奥特曼这个头部IP,在2022年贡献了卡游超过50%的营收。小马宝莉在2024年,更是贡献了卡游整个公司超过70%的营收。而奥特曼在24年的时候营收占比已经低于10%了。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卡游的业绩就是完全跟随大热IP的生命周期去发生变化的,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
小马宝莉在今年也遭遇热度下降,下一个接班的IP究竟是谁,现在是无法预测的。头部IP是否继续能受欢迎,甚至是不由公司自己所能决定的。
卡游的第二个层面的商业风险,就是头部IP的续约问题。
小马宝莉和奥特曼这些IP,它的版权都不属于卡游。卡游公司要经营卡牌生意,需要取得IP方的授权。IP的授权通常以几年为一个周期,如果到期了就要面临着续约的问题。
除了不能续约的风险之外,还有到期之后续约的成本急剧上升的风险。卡游为了安抚投资人对这个方面的怀疑,他在招股书上特别披露了一项信息:卡游所有的IP当中,在2028年之后才到期的IP占据了整个公司的收入超过76%。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让大家放心,最近几年没有什么头部IP要续约。
这个问题对于卡游的影响,可能比第一点要小,相对而言也不是本质问题。毕竟到了2028年之后,那些今天火的IP到时候还火不火,还需不需要续约,都难以确定。
卡游的商业模式,属于IP生意当中的运营模式。公司去签约各种各样的大IP,把它变成卡牌这种产品形态,并进行渠道建设和销售。
但是卡游自己并不拥有IP本身。相比之下,泡泡玛特比卡游更厉害的地方是泡泡玛特的IP大部分是自己孵化出来的。尤其是最火的IP,无论是labubu还是最新的哭娃和星星人,它的版权都属于泡泡玛特自己。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IP商业模式分成创作端和运营端这两个方面,泡泡玛特两者兼备。而对于大部分公司包括卡游在内,仅仅是IP运营型的公司。
除了商业上的风险,卡游的政策风险是非常值得注意的。
因为卡游里的一些卡牌,跟泡泡玛特的潮玩一样,会具备稀缺性,产生了投资和收藏的价值,在二手市场价格会被炒高。
今年哪咤的电影爆火之后,就甚至有限定版的哪咤卡牌在二手市场卖到接近20万一张,这就非常夸张了,背后就催生了赌博的风险。
而且卡游的产品,它面向的消费者主要是未成年人,这方面的风险就会更高。
卡游当然知道大家对这方面的担心,因此它在包装盒上列出一个提示,仅可向8岁以上的消费者出售。如果8-18岁之间的消费者来购买的话,也得有监护人在身边陪同。
但实际上根据我在卡游门店的观察,卡游的店员几乎不会管。低于8岁的小朋友要买这些卡片的时候,几乎都是家长带过来,由家长付钱的。
卡游如果在自己门店里认真设置购买的门槛和障碍,那不是和自己过不去吗?
所以对于卡游公司最终能否上市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它的政策风险是否会发酵。目前来看,形势难言乐观。
招股书上100亿的收入,44亿的利润,40%以上的净利润率,容易让人瞠目结舌。或许卡游是赚得太多了,引起了舆论和监管部门的注意。
如果卡游能在大热IP像印钞机一样赚钱的时候,能够有所收敛,例如给IP的热度降温,并且主动打击炒作和赌博的行为。这家公司的社会形象,会比现在好很多。
在这一点上,泡泡玛特就做得更好,主动给labubu的舆论降温。
在最风光的时候,把牌桌上所有的钱能赚的都赚了,反而对长期发展不一定是好事。
卡游近期也意识到这一点,在努力赞助面向学生的公益活动,并且把文具这样的学习用品作为第二曲线发展,希望能提升自身的社会形象。
最后想听听大家的意见,你对卡牌类产品风靡中小学生的现象,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和我分享。
更多的品牌案例和商业趋势分析,我们放在社群里继续讨论。社群里我还会跟大家互动答疑,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