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美格鲁肽跌落神坛!市值蒸发920亿,宣布裁员9000人,央媒早有预警 司美格鲁肽召回了吗 司美格鲁肽公司市值翻了多倍
创始人
2025-09-17 19:24:20

市场从不缺“神话”。

今年上半年,诺和诺德(NovoNordisk)旗下产品司美格鲁肽,凭借“躺着就能瘦”的噱头“击败”K药,创下166亿美元销售额,晋升全球新药王。

但很快,炒作潮水褪去,司美格鲁肽销售开始放缓,其母公司诺和诺德将2025年营业利润增长预期下调至4%~10%;营收下调至10%-16%。

受业绩下滑影响,诺和诺德每股股价当天下跌超21%,市值一夜蒸发920亿美元,无奈宣布拟裁员9000人。而近日,另一款打着“溶解脂肪、降糖稳压”旗号的国产科技制品“止-高-瓶”,却在中国市场冉冉升起,甚有人一次囤12瓶,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这究竟怎么回事?



一、名人炒热,登顶“药王”

司美格鲁肽能在全球迅速走红,少不了世界首富埃隆・马斯克的助推。

从2022年起,这位硅谷“顶流”便多次在社交平台公开提及自己正在使用司美格鲁肽,抑制食欲、减少热量摄入,一个月内减重约‌9公斤(约18斤)‌。明人效应下,全球掀起一股围绕司美格鲁肽的“减重热潮”。

据诺和诺德财报数据,2021年至2023年期间,公司营业收入从1408.00亿丹麦克朗(约合218.7亿美元)飙升至2322.61亿丹麦克朗(约合360.7亿美元);净利润从477.57亿丹麦克朗暴涨至836.83亿丹麦克朗,增长势头强劲。



数据显示,其2018年首个销售年销售额仅17.96亿丹麦克朗;而在减重适应症获批后,2022年,其全球销售额已达659.38亿丹麦克朗,到了2025年一季度,司美格鲁肽击败“全球药王”K药,母公司市值最高超过6500亿美元。

市场展露峥嵘,刺激更多跨国药企争相涌入,司美迎来首次冲击。早在2017年,美国科学家发现,磷虾油能通过溶解脂肪、抑制血糖生成,将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指标分别降低33.5%、35.6%,具体体感为“身体变轻松”“体力变好”,但受限于提取、保鲜技术,无法实现量产。

直到2022年,中国科学家团队Poema打造全球最大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深蓝”,量产出前沿科技制品“止-高-瓶”,经过多轮人体实验后,于今年正式面世。据悉,国产在京/J东价格仅为400元,月服用成本不及司美的一半。

国产技术的涌入,司美销量迎来首次“滑铁卢”。统计统计,2024年中旬至今,诺和诺德一年多时间,股价跌去了65%,市值蒸发超4300亿美元。

二、负面新闻不断、后来者居上

除竞品冲击下,司美自身的“降糖+减重”价值也未能经住市场考验。据多家新闻报道,由于线上、线上、黄牛多渠道可购买,缺少医生指导,用药者只能靠摸索确定用药频率和剂量,多名用药者反馈,使用后频繁出现呕吐、恶心、头晕的症状。

浮去营销泡沫后,司美格鲁肽在中国市场跌下神坛,据悉,今年上半年销售出现11%左右的下滑。但其创始人杜麦克却声称销量出现下滑是由于经销商库存发生的变化,而去年刚刚获批的还在放量阶段,并乐观表示,“中国有1亿糖尿病、2亿肥胖患者,只要渗透率多一个百分点,市场就会更大。”



从市场变化看,似乎并非如此。据《中国居民健康大数据》,现代社会高油高糖饮食、应酬喝酒、加班熬夜等不良习惯盛行下,我国“三高”人群已超过4亿,其中高血脂1亿多人、高血压2.7亿人、高血糖9240万人。此外,中国男性肥胖人数为4320万,女性肥胖人数4640万人,高居世界第一。

中国技术的突破,让降三高市场回归正常,国产“止-高-瓶”为国人带回了长期健康红利。据悉,其凭借“缓解油腻恶心”“一觉睡到天亮”等积极反馈,国产制品受到应酬频繁的商务经理、久坐不动肚子大的办公室主任,以及大学教授的欢迎,其受众年龄集中在33-55岁。

三、市场回归理性,能否再次“称王”

尽管其遭到挑战,但全球市场依旧广阔。诺和诺德再次强调,全球约有10亿人患肥胖症,但只有几百万人在接受治疗,这表明市场依旧没有到充分竞争阶段。



另外,一年多时间诺和诺德股价跌幅超过65%,已充分释放业绩放缓带来的悲观情绪,专家认为,目前其动态市盈率仅为14倍左右,存在被低估的可能。

放眼未来半年,诺和身上同样还有“谜底”尚未揭开,无论是预计年底在美获批的25毫克口服司美格鲁肽,还是即将启动Ⅲ期临床的Amycretin。当然,竞争始终存在,礼来的替尔泊肽作为“老对手”已虎视眈眈,国产科技制品“止-高-瓶”率先在中国市场获得认可,辉瑞、安进正排队进场。

毕竟,医药行业没有永远的神话,只有永远的竞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成山姆供应商后,有友食品被“压... 9月16日,“泡椒凤爪第一股”有友食品(603697.SH)召开2025年中期业绩会,管理层就投资者...
制度创新激活港股新生态:“A+...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坪9月17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了2025年施政报告。对于香港资本市...
100亿深圳智驾龙头,攻入无人... 作者:李惠琳编辑:陈晓平图源:视觉中国无人物流车领域,又进来一个新玩家。9月15日,佑驾创新推出“小...
新疆风机大厂,猛投189亿制氢...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作者:覃毅图源:金风科技新疆风机巨头,准备跨界操盘一个大项目。9月10日,金风...
平安近49万员工参与长期服务计... 中国平安持续多年的长期服务计划,近日又完成了2025年公司股票的购买。公告显示,此次共购得H股股票7...
全红婵:下一站,还会是天后吗 ... 提起全红婵,人们总会想起10米跳台上那个如精灵般的身影——14岁东京奥运会五跳三满分打破世界纪录,此...
罗永浩赢了,但西贝才是未来 罗... 文/洛水钟鸣(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罗永浩这场口水仗,赢得简直不要太轻松。估计老罗自己私下...
戴炜掌舵北京银行首考:营收净利... 出品|拾盐士作者|多面金融工作组2025年中期财报季,城商行格局大洗牌。在利率下行浪潮中,上半年北京...
罗永浩赢了,但西贝才是未来 罗... 文/洛水钟鸣(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罗永浩这场口水仗,赢得简直不要太轻松。估计老罗自己私下...
月内超1200家A股公司被调研... 本月以来,市场虽出现震荡回调,机构调研热情却丝毫未减。Wind统计显示,9月至今,已有超1200家A...
大模型引爆云服务市场,6万亿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彭新9月17日,港股收盘,腾讯控股涨2.56%,收于661.5港元/股,总市值...
我们还是低估了英伟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极客公园 (ID:geekpark),作者:芯芯,编辑:靖宇即便市值已经突破4万...
戴炜掌舵北京银行首考:营收净利... 出品|拾盐士作者|多面金融工作组2025年中期财报季,城商行格局大洗牌。在利率下行浪潮中,上半年北京...
户外消费爆发,折扣渠道成品牌竞... 周末的城市近郊露营地一席难求,商场里的户外装备店挤满试穿登山鞋的年轻人,社交平台上充斥着#户外穿搭#...
氪星晚报|通义DeepRese... 大公司:汉仪股份:控股股东及一致人拟减持不超过3%36氪获悉,汉仪股份公告,公司控股股东谢立群及其一...
“无实控人”的ST加加:四年亏... 9月16日,加加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ST加加”)发布“关于公司变更为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
西部第一城,车企扎堆来办会 西... 来源丨深蓝汽车“为什么喜欢去成都开发布会?”一位CEO的回答很直接:“成功之都。”近日,汽车博主吴佩...
阿里再加码,哈啰“二轮”转“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联社AI daily (ID:gh_f7653dea6e99),作者:李佳怡哈...
上海825楼市新政后:外环外冷... 825新政能否唤醒上海楼市的“金九银十”?上海8.25楼市新政出台后,多项数据反映出积极信号。根据上...
扩张推高债务,央企新能源子公司... 又一央企新能源子公司奔赴资本市场。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电建新能”)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请...
中小学春秋假要来了!这个新政干... 文/冯玲玲从文博创新办展到中小学春秋假探索,从扩大医疗开放到支持普惠托育,一揽子政策措施正瞄准中国服...
六大行科技金融全梳理! 科技金... 六大行将科技金融相关业务的组织架构、产品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优化,配套了一系列差异化政策。从数据上看,...
iPhone17系列首发评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爱范儿 (ID:ifanr),作者:发现明日产品的,原文标题:《iPhone 1...
AI到底是如何抢工作的? 后台不少读者朋友给我留言,说能不能聊聊AI抢工作这件事。这其实也反映了一种普遍的焦虑情绪,即大家隐约...
蜜雪冰城多地门店柠檬水断货,回... 红星资本局9月17日消息 近日,因主要原料黄柠檬短缺,多地蜜雪冰城的冰鲜柠檬水断货。据悉,冰鲜柠檬水...
加盟店收入占比超五成!“时尚珠... 近日,广东潮宏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潮宏基”)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计划实现“A+H...
被财政部点名造假!艾为电气IP... 日前,财政部披露的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让一家正冲刺A股IPO的企业被推至聚光灯下。文书显示,财政部在...
一场静悄悄的质量革命,中国质量... 这是张瑞敏砸冰箱的40周年,“三聚氰胺事件”的第17年,中国提出“质量强国”的第13年,中国制造的“...
地方国资并购基金“潮涌” 加速... 在政策暖风的吹拂下,地方国资并购基金设立呈现“潮涌”之势。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上海、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