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联社AI daily (ID:gh_f7653dea6e99),作者:李佳怡
哈啰Robotaxi,再获阿里相助。
9月17日,哈啰宣布旗下Robotaxi业务获得阿里巴巴集团战略投资。双方将基于此前合作基础,进一步深化在智驾大模型、算力平台及Robotaxi等领域的全面合作,共同加速Robotaxi行业的商业化、规模化进程。
今年以来,哈啰出行在Robotaxi领域动作频频,不难看出其正积极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这一转向背后,是共享单车行业长期面临的盈利难题。随着ofo、摩拜等相继退场,市场虽已洗牌为哈啰、美团和青桔“三足鼎立”的格局,但高运维成本始终难以化解。据哈啰此前招股书披露,2018至2020三年累计亏损近50亿元。
面对出行业务盈利难的压力,哈啰一度试图通过助贷业务为其“输血”。然而,随着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于今年4月发布《助贷新规》并定于10月实施,监管环境全面收紧,原有路径难以为继。陷入双重压力的哈啰,亟待找到更具潜力的新赛道,为自身开辟新的增长叙事。
而Robotaxi赛道似乎充满了想象力和吸引力。早在2018年,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的研究报告便显示,预计到2030年,中国自动驾驶相关的新车销售及出行服务创收将超过5000亿美元(约合3.6万亿元人民币),中国未来很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
6月23日,哈啰正式宣布进军Robotaxi赛道,并与蚂蚁集团、宁德时代通过旗下投资主体共同发起成立“造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将专注于L4级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安全应用和商业化落地,三方首期合计出资超过30亿元。
短短数月,哈啰便携其首款Robotaxi自研车“HR1”,火速亮相于9月11日举办的2025外滩大会。这背后也少不了“高人”相助,哈啰与地平线、东风启辰、阿里云、禾赛科技等产业链头部企业达成战略合作,覆盖从整车制造、云计算、芯片算力、传感器、系统解决方案等多个核心环节,HR1便是依托东风启辰VX6冗余底盘平台打造。
与此同时,哈啰公布其商业化路线图:在未来两年内实现Robotaxi业务规模运营——2026年国内拓展超10座城市商业化运营和国际首城规模落地,2027年部署超5万辆Robotaxi车型。目前,哈啰正在积极与各地政府展开深度沟通和合作,并已在湖南株洲启动商业化试点运营,未来同样计划逐步迈向国际市场。
今日,哈啰宣布Robotaxi业务再获阿里战略投资,Robotaxi商业化进程再进一步。哈啰表示,双方将在商业互利的前提下,共建视觉、语音、语言等基础大模型以及智能座舱等垂直领域专用模型,并共同探索世界模型等前沿方向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创新应用。
哈啰联合创始人兼CEO杨磊表示:“阿里巴巴此次投资体现了对哈啰Robotaxi的认可与支持。在人工智能驱动各行各业深刻变革的时代,阿里巴巴在AI前沿领域的深厚积累和技术领先性,与哈啰Robotaxi规模化商业落地所亟需的强大算力、算法支持高度契合。”
当前,国内Robotaxi市场竞争格局已基本成型,三大主力阵营正加速入场。既有以百度为代表的科技企业,以广汽集团为代表的传统车企,也包括以滴滴、哈啰为代表的头部出行服务平台,正在积极卡位这一尚处于爆发前夜的万亿级赛道。
尽管前景广阔,Robotaxi规模化仍面临技术、法规与商业化挑战。哈啰作为后来者,虽通过合作快速搭建能力,但能否在激烈竞争中找准差异化路径,将场景优势转化为可持续模式,或是其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