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资本局9月24日消息,近日,国家医保局发布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文件,确定第十一次集采将于10月21日在上海开标。相比以往,本次集采突出“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原则,对多项过往集采规则作出调整。其中,设定锚点价格机制、让医疗机构可以根据品牌报量,引人关注。
有业内人士告诉红星资本局,设定锚点价格机制是为了打破低价恶性竞争而作出的调整,目的是让更多的企业可以理性竞争。让医疗机构可以根据品牌报量,则是考虑临床需求,让医疗机构拥有一定的集采话语权,同时让一些质量较好但价格不太有竞争力的企业能够参与集采。
资料图 图据IC photo
以锚点价格机制替代最低报价标准
未入围药企可凭需求量“复活”
为避免恶性价格竞争,应对一些企业报价过低的情况,本次集采方案引入“锚点价格”机制。
锚点价格设定方式为:先计算同品种有效申报入围企业“单位可比价”平均值的50%是多少,再分辨出最低“单位可比价”是多少,二者中的高值即为锚点价格。比如,三家公司分别报价120、100、20,则平均值的50%是40元,而最低报价为20元,由此得出锚点价格为40元。
过去集采中,价格小于最低单位可比价的1.8倍是企业能够准中选的重要标准。而本次集采将此调整为价格小于锚点价格的1.8倍,从而防止一些企业报价过低,拉低准入线。
据了解,国家医保局请专家对第七至第十批集采200余个品种的报价情况进行了模拟,在最高报价与最低报价大于1.8倍的品种中,如按现有规则,有1/4左右的品种触发调高“锚点”,相对于最低报价,平均调高34%,最大调高170%,将有效发挥“反内卷”的作用。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相比往年,今年集采新增“未入围复活机制”,即能否复活的重要考量是市场需求。集采文件的拟中选规则显示,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有效申报但未入围企业,可获得拟中选资格,根据拟中选价格获得一定比例的首年机构需求量。具体条件为:本厂牌首年机构需求量达到或超过同品种有首年机构需求量的各厂牌平均值,且首轮报价不是最高,愿意接受以锚点价格为基准设定的价格。
为配合衡量市场需求,本次集采允许医疗机构可以根据品牌报量。数据显示,本次集采有4.6万家医疗机构参与报量,其中77%具体到了品牌。
“目前集采市场是仿制药的竞争”
业内人士:让医院临床有了一定话语权
据了解,此次集采规则调整先后经过两次征求意见,医保局也多次提及“反内卷”。
此前第十次集采,中标药品平均价格降幅超过70%,甚至有多个药品降价幅度超过80%,原研药企业均未入围。
从事医药市场销售工作超10年的安国(化名)告诉红星资本局,目前集采市场就是仿制药的市场竞争,原研药很少参与,而仿制药的竞争就是拼价格。
安国表示,如果一家药企的产品本在集采内,但突然掉出集采,那就会迅速失去大部分市场,因此这些企业有动力选择低价来保住市场。而对于刚刚拿到仿制药批文的新入局公司而言,想打开市场,进集采是最主要的方式,因此这些公司即使报亏损价也要争取集采市场。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也告诉红星资本局,早期的带量采购都是基于最低价中标原则,且开始时能够中选的企业非常少,甚至出现独家中标的情况。这迫使企业为了确保中标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而尽量报低价。金春林认为,本次新规突出引导价值,将集采从拼价格、拼成本,调整到拼质量、拼品牌、拼供应链,防止市场陷入只讲低价的恶性竞争中。这对大企业来说尤其有利。
安国认为,本次集采新规的调整,允许医疗机构可以根据品牌报量值得关注,因为这向大企业,尤其是原研药企业释放积极信号。据安国观察,原研药不太愿意参与集采,就是因为价格压得太低,但市场需求却不确定。报量需求的统计可以让大企业看到,目前的集采需求是怎样的,以此决定是否愿意让度一部分价格参与集采。
另外,允许医疗机构可以根据品牌报量,也让医院临床有了一定话语权。金春林指出,医院可以对自己信任的品牌进行更多报量。将医疗机构的选择权前置到集采,有利于精准匹配,可以确保有特殊需求的患者能够用上最匹配的药品,避免因集采导致的临床用药一刀切。
不过,安国表示,能否保证医院的临床话语权,似乎仍然主要取决于价格竞争。根据集采之后的市场分配原则,拟中选企业中报价最低的公司可以优先选择北京、上海等用药需求较大的市场,之后才轮到报价次低的公司进行选择。从目前的新规看,这个分配原则并未发生变化。
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实习记者 刘艳爽
编辑 余冬梅
审核 任志江
上一篇:邮惠万家银行退场!独立法人直销银行为何仅剩“独苗”? 邮惠万家银行申请退出 邮惠万家银行裁员
下一篇:从凌晨排队到十点收工,蔚来ES8试驾热退潮,销售“乘热打铁”清库存冲销量 蔚来es8发车视频 蔚来es8到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