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台风“桦加沙”来袭,9月24日,香港资本市场首次在“十号风球”下维持交易,创造了香港金融的新历史。这个时间点恰好也是香港实施“打风不停市”政策的一周年。在过去12个月,香港资本市场迎来一个又一个台风,仍然维持稳定交易,在风暴期间衔接全球市场,使香港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风暴下的香港中区道路。
“打风不停市”已实践一年,陈茂波:运作大致畅顺
超强台风“桦加沙”靠近香港期间,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管理的协调中心,确保在各种极端情况下,香港的金融市场的各个环节都能畅顺运作。特区政府的财经部门与各金融监管机构和利益相关方保持紧密联系,密切监察市场情况,并根据天气情况对金融市场运作的潜在影响作动态评估。一些券商则透露,风暴期间其总行前线客服、提款与存款部门、资讯科技部、会计部、交收部等,都需要返回公司,从而确保其客户可以在风暴期间利用互联网渠道进行交易。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说,“打风不停市”自去年9月23日实施至今刚满一周年,在恶劣天气下维持市场交易的安排经过多次实践,实行以来运作大致畅顺,市场也累积了一定经验。他在社交媒体表示,港交所在台风下会继续维持正常交易,并且已经请金融机构尽早调配人力及营运资源,启动恶劣天气下的交易运作安排,以维持市场平稳运作。港交所也会继续密切监察情况,在有需要时发出公告,让市场参与者及时获得最新消息。
在风暴期间远眺位于九龙半岛的环球金融中心。
风暴期间:香港开放50个临时庇护中心供民众避风
无疑,超强台风“桦加沙”风力巨大、环流广阔,对于香港市面的冲击是巨大的。该台风为香港多处带来强风,越堤浪及风暴潮,也导致沿岸及低洼地区出现积水。在积水方面,截至9月24日下午5时,共有19宗确认积水个案、25宗关于招牌及地盘棚架等紧急事故个案、4宗山泥倾泻报告(事故地点位于西营盘、屯门、赤柱和涌背),而树木倒塌个案更是不胜枚举。
截至9月24日下午5时,香港特区政府消防处共处理了143宗“有人被困升降机”的报告,454宗“自动报火警系统”报告,共协助61名市民转移到安全地方。消防处已协调路政署、运输署等部门,尽快清理阻塞主要路段的塌树,优先保障主干道畅通及确保救援路线不受阻碍。
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总署及各区的民政事务处已预早启动相关应对工作,协调相关部门和机构加强防备,设置沙包和挡水板等。香港各区民政处在风暴期间一共开放50个临时庇护中心,比以往开放的数目更多,其间共有约900人入住。
台风过后:清理有序进行,部分社区服务仍暂停
香港特区政府运输署紧急事故交通协调中心在台风袭港期间一直24小时运作并提升级别,密切监察全港各区主要干道、隧道和桥梁等重要道路的交通及运输情况。协调中心与相关部门及公共运输服务营办商加快评估台风对交通造成的影响,督导营办商做好沿线检视,确保安全稳妥后陆续恢复铁路、专营巴士等正常服务。
9月25日,香港特区政府海事处宣布,位于屯门、蓝巴勒海峡、昂船洲、新油麻地、柴湾及西环的公众货物装卸区现已重新开放。同日,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宣布,由于超强台风“桦加沙”导致部分设施损毁,多个场地或设施需暂停开放,以进行清理及紧急维修工程,涉及多个社区运动场、游泳池等。
金融机构和高端酒店较为集中的香港中环金钟核心区。
●记者观察:
香港中区酒店爆满,“打风不停市”安排仍需完善配套
香港从去年9月开始实施的“打风不停市”安排,在过去一年时间里,让香港资本市场多次在台风等恶劣天气下维持正常运作,与其他资本市场看齐,在宏观层面显著提升了竞争力。利用科技结合合理的人力资源编排,让交易克服天气的影响,从而让香港市场与内地和全球其他市场保持联系,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科技赋能的进步。
本周,超强台风“桦加沙”影响粤港澳大湾区多地,香港更是罕见地在同一年内第二次发布最高级别的“十号风球”。在9月23日、24日风暴逐步靠近香港时,香港的金融市场仍然有序、稳健地运作。部分金融界的从业者利用远程、居家等方式工作,让港股市场在风暴期间得以承接内地资本市场南下的资金进行交易。
尤其是9月24日超强台风袭港期间,香港资本市场得以吸收当天科技巨头在AI投资新动向、海外资金重新建仓中国部分科技股、多款国产AI芯片研制有进展等利好,并及时拉动了股价走势,带动整体交易氛围。当天,港股大市成交量有大约2888亿港元,港股三大指数也在同日上升1%至2%不等。这是香港资本市场首次在“十号风球”下维持运作,成效显著。
这背后是金融从业者在恶劣天气下的工作结果。南都N视频记者了解到,为了能够让金融系统维持运作,一些金融工作者、交易员、行政人员在风暴期间结合自身的居住通勤距离和交易习惯,仍决定留在公司现场或在附近酒店工作,以应对交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实属不易。部分人在9月23日至24日期间,纷纷租用中环、金钟一带的酒店。多家在银行周边的酒店预订量陡然上升,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在恶劣天气期间,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无疑是首要目标。而设备齐全的酒店是重要的临时居所或合适的工作场地,可以应对帮助相关从业者就近返回公司或在酒店内工作,应对不时之需。通畅的网络、稳定的通讯、宁静的环境、私密的空间,是让金融机构、证券公司、经纪行等从业者在风暴期间安心工作的必要条件。对于企业来说,租用酒店是额外成本,特区政府不妨在风暴期间以合适的补贴,或者利用保险等金融工具,以支援有需要保障的金融机构,让企业得以用更低的价格为从业者租用酒店。
中环、金钟等金融核心区域的高端五星级酒店虽一应俱全,但价格高昂且数量有限;价格低廉的快捷酒店也有几家,但空间狭小、私密性差。至于中端的商务酒店数量则布局较少,暂时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特区政府可以研究,与酒店业界和商界商讨,找到满足市场需求的方法。对于那些在九龙半岛等其他位置设有“后台办公室”的金融机构。也不妨研究在风暴期间用好这类设施,以分散工作人流,减轻中环、金钟等核心区域的人员压力。
采写/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肖遥
上一篇:“上海臭虾”背后的绿捷年入5.6亿,新希望刘永好父女间接控股! 上海绿捷老板刘永好 上海绿捷餐饮公司刘永好
下一篇:山子高科7天6板后股价连续下跌:3年亏损近48亿元,实控人被“限高” 山子高科股价下跌 山子高科股价下跌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