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品牌始祖鸟的一场“烟花秀”,不仅炸掉了其母公司亚玛芬约5%的股价,也令控股亚玛芬的安踏集团受到波及——9月22日开盘,安踏体育股价曾一度大跌7.28%,市值缩水近百亿。
尽管始祖鸟称烟花用可降解材料、已清理残留物,但不少环境专家质疑高原冻土生态脆弱,修复时间或按百年计算。
关于这场“闹剧”的批评已很多了,本文想用ESG角度,看看在资本市场“用脚投票”背后,是否反映出始祖鸟母公司亚玛芬、及其投资方安踏体育在环境治理及公司治理层面的缺位。
预期收入,连带信任一块被摧毁
商道咨询合伙人郎华向虎嗅ESG组指出,股价大跌背后至少反映出两层信任的崩塌。
一方面是在消费者层面,始祖鸟长期给人以专业户外品牌的形象,平均售价相比其他运动品牌更高,其主要价值观应是“可持续”与“敬畏自然”,但此次事件的发生却折射出理念与实际的背离,可能影响品牌部分核心受众未来的购买意愿,导致亚玛芬股价在短期内有较大幅度的下跌。
而安踏股价的下跌则凸显出亚玛芬的业绩表现将极大影响安踏集团的财务报表。
回溯历史,2019年3月安踏联合方源资本等组成财团,以46亿欧元总对价收购亚玛芬体育全部已发行股份。交易完成后,安踏成为持有该公司57.95%股权的第一大股东。
时至今日,亚玛芬已然成为安踏集团盈利的重要支撑。据安踏2024年财报数据,公司全年收入708.3亿元,同比增加13.6%;股东应占溢利实现15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2.4%;净利润率提升至22%,较上年的16.4%显著增加。
但据《财中社》梳理发现,安踏的盈利主要来自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以高端户外品牌始祖鸟(Arc'teryx)闻名的亚玛芬体育Amer Sports。如果刨除控股公司亚玛芬体育和其他联营合营利润,安踏的股东应占溢利117.3亿元,同比增长7.1%,而不包含的股东应占利润率16.6%,较上年的17.6%有所下滑。
安踏管理层在财报中也直言:“亚玛芬体育表现出色,为本集团带来了显著的正向利润贡献,本集团长期投资的决策逐步体现成果。”
烟花事件发生后,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不少“退货”和“抵制”声音,直接动摇了始祖鸟在中国市场(亚玛芬最大增长引擎)的根基。当品牌光环因价值观崩塌而褪色,消费者忠诚度会迅速瓦解,高溢价模式可能或将难以为继。而此次事件的“买单者”不止亚玛芬,还有背后倚仗亚玛芬的安踏集团。
除了消费者信任,此次烟花事件还暴露出更重要的命题,即企业国际化运营背后的治理断层所引发的投资者信任崩塌。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事件爆发后始祖鸟国内团队发布道歉称将采取补救措施。但海外社媒的回应却暴露出区域市场与母公司之间缺乏统一的危机沟通机制,折射出内部管理混乱的现实。
在ESG治理框架中,透明、一致、可追责的沟通是基本要求。一旦品牌在不同市场传递不同叙事,将加深投资者对公司运营能力的不信任,影响持股信心。
“这一事例反映出集团和地方分公司之间的协同存在分裂,企业在建立集团ESG治理政策时,理应做好协同管理,尤其关键政策要能通过内部传导政策去落实,这一点很关键,”郎华说道:“安踏股价大跌证明治理缺陷会迅速传导至资本市场。投资者关注的并非一次烟花秀本身,而是品牌能否在全球治理架构中保持一致性、预判风险、守住价值观。”
始祖鸟在“漂绿”?
“漂绿”(Greenwashing)是一个在ESG(环境、社会和治理)及可持续发展领域常用的概念,指的是企业、机构或组织在没有真正改善其环境或社会绩效的情况下,通过营销、公关或报告手段营造出“环保”“负责任”的假象。
简单说,就是假装很“绿色”,但实际上没有实质行动,甚至存在掩盖问题的行为。
虎嗅ESG组翻阅亚玛芬2024年ESG报告时,发现“评估对自然的影响”成为报告中一项重要议题,其写道“我们正努力确定业务对自然的重大影响及风险”,并且正在关注持续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水资源枯竭问题。
作为亚玛芬体育的控股股东,安踏集团近年来也对ESG颇为重视,2023年至2025年,其MSCI ESG评级从“BB”级跃升至“A”级,成为国内首家获此评级的运动服饰企业。此外,安踏也经常向行业传递其在ESG行业的体系化建设及成就。
但从事实来看,双方似乎并未对此次炸山营销所带来的环境破坏与舆情影响有所评估。
“这是典型的‘漂绿’案例,始祖鸟对外宣称敬畏自然、保护自然,但实际行为却是破坏自然,核心是价值观的背离,”郎华向虎嗅ESG组指出:“而且这次炸山营销花费那么多资金,大概率都是为了制造噱头、吸引眼球,而非是将预算花在可持续绩效改善上。”
郎华认为,安踏过去几年在ESG治理体系上确实完成了从无到有的建设,在供应链管理、碳排放追踪等方面不仅建设速度快,推动治理的工作做得也很扎实,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
“但不足的是,不仅仅是安踏,大部分从中国走出去、进行国际化运营的公司都并未意识到“生物多样性”这一议题的重要性,”郎华说道:“国外对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立法关注较多,企业无论是在产品层面还是在营销层面,都需要考虑到运营过程中会对生物多样性带来的直接影响,避免踩到法律法规的红线。此次事件会让其他户外运动品牌引以为戒。”
首科绿汇ESG负责人高艳辉向虎嗅ESG组指出,此次事件暴露出的关键问题是,ESG绝非阶段性评级任务或单点亮点工程,而是需贯穿“理念认同-管理能力-业务落地”的系统工程。即便企业顶层认可可持续理念、搭好ESG框架,若无法将环保要求渗透到旗下品牌的活动策划、风险评估等具体环节,仍会出现“顶层合规、基层失序”的漏洞,最终重创长期积累的ESG声誉。
企业想赢得信任,“做”比“说”重要,最高境界莫过于“做我所讲,讲我所做”。很多企业都会用口号塑造形象,始祖鸟喊“敬畏自然”,其他品牌也会说“可持续发展”,这些话能让消费者产生初步好感,但真正能留住信任的,是言行一致的行动。
“比如是否在活动前认真评估生态风险,而不是用‘可降解材料’当挡箭牌;是否在决策时把环保纳入考量,而不是只看重艺术效果和商业热度。口号是‘承诺’,行动才是‘兑现’,一旦承诺落空,之前攒下的信任就会瞬间崩塌。”高艳辉说道。
始祖鸟要如何再次赢回消费者及投资者信任?
郎华认为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开展面向环境专业NGO的恳谈会,真诚倾听。二是完善ESG风险评价,扩大评价范围,从核心业务扩展到全经营活动足迹;另外在风险维度上,在深化认知的基础上加入自然生态风险评价。三是利用消费者触达,收集消费者建议,开展消费者对话,凸显真诚、恢复信任。
真诚才是必杀技
高艳辉认为,当消费者越来越在意“我是谁”,也就会越来越盯着企业“你是谁”。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清晰自己的价值观——喜欢户外,就认同“与自然共生”;关注环保,就坚持“减少生态负担”,而他们选品牌的本质,是找和自己价值观匹配的“同类”。
“始祖鸟一直对外塑造‘敬畏自然’的户外品牌形象,吸引的正是这类消费者,可此次在喜马拉雅办烟花表演,等于打破了消费者对‘企业是谁’的认知——我认同的是保护自然,你做的却是可能破坏生态,这种‘价值观错位’,自然会让大家用脚投票。真诚是必杀技,透明经营才是成本最低的营销。”
此次“烟花门”事件,就像一次“压力测试”,“炸开”的正是始祖鸟“可持续”宣传与实际行动之间的巨大鸿沟。它表明,始祖鸟的环保承诺更多停留在产品层面和营销话语上,而非深植于品牌战略和每一个商业决策的骨髓之中。
文章标题:一场烟花,凭什么炸掉安踏百亿市值?
文章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784880.html
阅读原文:一场烟花,凭什么炸掉安踏百亿市值?_虎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