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市值“药茅”片仔癀,又出手了。
9月28日,片仔癀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片仔癀投资拟作为有限合伙人认缴出资人民币2亿元,投资中金(漳州)医疗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中金医疗基金”),占基金目标募集规模比例的20%。
这已经是片仔癀2025年以来第三次作为LP参设基金。此前3月,公司曾出资2亿元参与招商致远资本管理的“招盈慧康基金”;8月,再出资2亿元参投中信建投资本管理的“高鑫润信基金”,这两只基金规模均为10亿元。
频繁出手的背后,是片仔癀充裕的资金储备。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账面货币资金及定期存款合计近50亿元。实际上,不仅是片仔癀,包括泰格医药、九安医疗、九州通、华东医药等多家药企,也正以LP身份活跃在一级市场,成为当前医疗投资生态中的重要资方。
出资2亿,做了中金资本的LP
首先看一下新基金的具体情况。
本次中金医疗基金的目标募集规模为10亿元,由中金资本作为基金管理人。主要投资于中医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日化美妆和康养大健康等相关产业,包括但不限于片仔癀产业链项目、片仔癀产业园以及招商引资落地漳州的项目。
目前,该基金仍处于筹备设立阶段,尚未正式签署合伙协议。不过从公告可知,此次新基金的拟认缴出资人共有7位,多为漳州国资下属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新基金的LP中,多家与片仔癀存在“关联关系”。其中,漳州片仔癀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和漳州市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皆为九龙江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后者则是片仔癀的控股股东。
对于此次出资中金医疗基金,片仔癀表示,主要是基于大健康产业链上下游考虑,立足现有发展需求,积极寻找新增长点,增强产业协同效应,提升持续竞争能力。
跨界投资10余年
严格来说,片仔癀已经是一级市场的“老兵”,因为无论是直投还是做LP,其经验都相当丰富。
片仔癀的投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2015年。当时,与兴业证券的全资子公司兴业创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合作设立了兴业片仔癀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片仔癀出资490万元,占比49%。
随后公司就发起设立了规模5亿元的兴证片仔癀基金,主要投资于医疗健康领域。该基金后续出手了福建格兰尼、世和基因、盈科瑞医药三家企业。
2016年,片仔癀又斥资5700万元参与设立了片仔癀丰圆群贤基金,规模2.5亿元,由群贤资本担任基金管理人。该基金最终投资了天泉药业、力品药业、赛乐奇等公司。
时间来到2022年4月,为进一步加大股权投资布局,片仔癀成立了全资股权投资平台——漳州片仔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此后,公司通过片仔癀药业、片仔癀投资两个主体协同开展投资活动,先后成为了阳明资本、兴证资本、盈科资本等多家机构背后的LP。
除了投资基金,片仔癀还亲自下场做直投。比如2020年7月,片仔癀曾以近4448万元收购龙晖药业51%股权,并以此获得了安宫牛黄丸产品系列,布局心脑血管用药领域。2024年8月,其又通过片仔癀投资收购了明源香料100%股权,交易金额超2.5亿元。
进入2025年,片仔癀的投资节奏明显加快。今年3月,公司出资2亿元,投资了由招商致远资本管理的10亿元规模的“招盈慧康基金”;8月,又参与了由中信建投资本管理的10亿元规模的“高鑫润信基金”,认缴金额同为2亿元。加上此次出资的中金医疗基金,半年内片仔癀已三次作为LP出手。
频繁的投资动作背后,与其业绩波动不无关系。8月29日,片仔癀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53.79亿元,同比下滑4.81%;归母净利润14.42亿元,同比下降16.22%;扣非净利润14.53亿元,同比下降17.04%。这是片仔癀自2003年上市以来,半年报营收首次负增长,也是自2010年以来,半年报净利润首次负增长。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业绩承压,片仔癀仍具备充裕的现金流。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片仔癀账面货币资金及定期存款余额合计近50亿元,而有息负债仅约10亿元。
在此背景下,将部分资金用于产业投资,不仅能够快速实现产业链的拓展与延伸,与被投企业形成战略协同,巩固和强化自身的产业生态地位,还能有效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为公司中长期发展注入新动力,这无疑是一个合乎时宜的战略选择。
医药上市公司,纷纷化身LP
其实不只片仔癀,今年以来已经有多家生物医药上市公司扎堆做起了LP。
远的不说,就在上周,国内最大民营医药商业企业之一的九州通医药集团,通过控股孙公司九州众创科技孵化器,出资1000万元参与设立了武汉市楚昌通达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据了解,该基金总规模为1.4亿元,主要投资于创新型医疗器械、消费医疗、生命科学服务、生物制药等硬科技领域。
9月初,天津力生制药则发布公告称,计划出资1.7375亿元,参与设立一只股权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全国范围内大健康、生物技术领域的优质项目
上个月,另一个上市公司华东医药也宣布,作为主要出资人联合上海福广私募、杭州产业投资集团及杭州拱墅产业基金,共同设立总规模20亿元的专项医药产业基金——杭州福广鸿泽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其中,华东医药以自有资金出资9.8亿元,占比49%。
除此之外,包括康龙化成、药明康德、恒瑞医药、复星医药等在内多家医药上市公司都大举进军股权投资,加码设立了医疗基金。
充裕的可调配资金,是这些公司积极布局一级市场的底气。以恒瑞医药为例,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7.61亿元,同比增长15.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5亿元,同比增长29.67%。两项数据都创下往年同期新高。
就在财报发布的同一天,恒瑞医药还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回购金额不低于10亿元且不超过20亿元,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如此大笔的回购交易,折射出的是其强劲的资金实力。
手握大笔“闲钱”,恒瑞医药们正选择在投资中寻找新的增长曲线。
当然,无论是业绩承压寻求转型突破,还是业绩增长稳健寻求新增长点,这些公司的投资行为对于一级市场而言都是积极信号。毕竟,无论是正处于“募资难”的VC/PE,还是长期需要资金补给的创业企业,都需要这样的实力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