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丨花朵财经观察(FF-Finance)
撰文丨学研
聊起新能源车,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四轮汽车。可当车企还在把“不赚钱”“卖一台亏xx”挂在嘴边时,另一个新能源车正在闷声发大财。
它就是:电动两轮车。
那个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小电驴,真的卖爆了。
今年上半年,九号、爱玛、雅迪等行业头部都实现了营收、利润双增长。其中涨势最为迅猛的九号,上半年净利润暴涨108%至12亿,同比翻倍。
9月8日,九号官宣旗下两轮电动车国内市场累计出货量突破900万台,刷新了行业增长纪录。从700万台到800万台,九号用时64天。而这一次,从800万台到900万台,九号用时仅52天,年内突破千万大关指日可待。而九号正式进入电动两轮车市场,仅有短短6年。
基本盘表现亮眼,资本市场也紧紧跟随。今年以来,九号公司(689009.SH)股价一度涨至77元,涨幅超60%,市值超550亿元。
谁又能想到,眼前这个横跨平衡车、电动滑板车、智能两轮电动车和机器人的智造王国,最初的起点仅是北京一间小小的地下室。
PART.01
从地下室出发的电动车龙头
2005年,在北京天通苑一间地下室内,未来的九号创始人、当时还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的王野正带着几个年轻人,加班加点赶制他们接到的第一个商业订单。
这份价值近八十万元的订单来自某警用设备经销商,因看中王野关于危险品处置机器人的研究成果,这才决定下了订单。
“当时纯粹是为了完成订单,根本没想过创业。”据王野回忆,正是这份订单,令其误打误撞开启了创业之路。
与导师商量后,王野决定放弃联想和IBM研究院上万月薪的机会,毅然创立了博创兴盛机器人公司。因为资金不足,团队只能蜗居在30平方米的地下室,每天工作12-15小时。
即便是如此简陋的环境,公司创办第一年就完成了两个大订单,年销售额达400万元,第二年销售额更是翻倍。
2009年,王野发觉警用机器人市场已触及天花板,再熬下去很可能会温水煮青蛙,公司必须发掘新方向。
左:王野|右:高禄峰
机缘巧合之下,王野与同样毕业于北航,飞行器制造专业的学长高禄峰达成共识,决定进军平衡车市场。
“我想做一个大家都买得起的产品。”
彼时,平衡车市场还是鼻祖Segway的天下,其产品售价高达六七千美元,在中国甚至可以卖到9万元。颇高的价格门槛将大批普通消费者拒之门外,这导致平衡车市场始终未能完全打开。
2010年,王野拿着公司盈利的两三百万元,开启了二次创业。
一年半时间,王野团队就完成了从原型机到产品化的跨越,可随之而来的是资金问题——钱烧完了。
就在这时,刚卖掉团购网站的高禄峰选择加入,为项目带来第一笔天使投资。2012年,两人共同创立九号公司的前身——鼎力联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全身心投入到智能平衡车研发当中。
当年,明星黄晓明拍电影受伤,脚部粉碎性骨折,团队给他买了一台九号平衡车辅助他活动。通过此事,九号平衡车被更多人所知晓。
公司成立仅两年,九号公司就引起了资本的高度关注。2014年,九号公司获得小米、红杉、顺为等机构的8000余万美元A轮投资,顺理成章地成为小米生态链中的一员。
这段经历对九号来说极其关键。
2014年9月,Segway指控九号公司平衡车专利侵权,并引发美国政府发起“337调查”,亚马逊下架中国平衡车产品,导致中国平衡车产业陷入寒冬。
高禄峰发现对方内部存在分歧,有收购对方的可能。最终在小米雷军、红杉沈南鹏等投资人支持下,九号以“股权融资+银行贷款”的组合方式为收购铺平了道路,其中,小米等的8000余万美元融资发挥重要作用。
2015年4月,Segway正式成为九号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这笔收购被业界认为是典型的“蛇吞象”,九号一跃成为全球平衡车龙头,坐拥700多项全球专利,产品得以销往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不仅如此,在小米生态链支持下,平衡车生产成本骤降。2015年,九号公司通过小米平台发售了价格为1999元的平衡车,两个月销量达10万台,刷新了平衡车产品销量行业纪录。2017年至2019年,小米渠道对九号公司贡献的收入占比均超过50%。
除了真金白银的投入和渠道加持,雷总还时不时发文,盛赞“九号公司是小米生态链中最有激情的公司”“极具创新精神”。
这些对一家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的公司来说,真是太重要了。
到了2017年,九号已拥有1890多项专利,公司也从8人团队发展为员工超千人的行业巨头,产品线则从平衡车扩展到电动滑板车,用3年时间做到了全球第一。
2019年,九号宣布进军电动两轮车市场。依靠即停即走系统和感应解锁技术等智能生态,九号电动车硬生生在雅迪和爱玛(当年两者合计占据53%的国内市场)嘴里抢下了一大块肉。当时,有不少消费者将其称为电动两轮车界的“特斯拉”。
这套聚焦智能化的创新策略,让九号在极短时间内颠覆了传统电动两轮车的使用逻辑。
2025年上半年,九号的电动两轮车销售额超68亿元,占总营收的58%,同比增速达101%。
虽然两轮车业务发展迅猛,但创始人的机器人梦想始终未变,在开展平衡车和两轮车业务的同时,九号一直在投入资金研发服务机器人。
至此,经过二十年拼搏,九号已形成七大产品线(智能电动两轮车、电动滑板车、全地形车、电动平衡车、E-bike、割草机器人、配送机器人)。王野和高禄峰这对北航学霸,用技术创新在看似饱和的市场中开辟出新蓝海。
PART.02
挑战还在后头
然而,就在九号这个“历史最佳”的高光时刻,实控人出手套现了。
8月1日,半年报公布当天,九号官宣,公司实控人王野、高禄峰控制的5家外资股东,拟询价转让公司存托凭证1438.9万份。转让的价格是54.79元/份,相当于九号公司当天收盘价的9折。
由此计算,实控人通过本次转让套现近8亿元。
虽然转让是很正常的商业行为,咱也不是说不允许这种事情的发生,但套现的时间节点属实有些微妙。
今年九号业绩非常好,股价也涨到了近几年的高位,可电动车行业经历了数年的野蛮生长,已经到了监管层不得不管的程度。在此背景下,以旧换新政策是否会发生改变、新旧国标更替的潜在风险,这些政策可能会给电动两轮车后续的市场走势带来不稳定因素。
减持,是否意味着实控人本身不看好公司未来?这很难说,但必然会给大小股东带来一定的冲击。
实际上,减持九号公司的除了高禄峰和王野,还有其他股东。自公司上市以来,其股东几乎就一路减持。
2021年-2025年,包括小米、红杉资本在内的九号公司股东均有减持股份的记录。2020年年报显示,九号公司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为70.88%,到了2025年6月底,该比例已经降至38.4%。其中小米持股比例已从9.82%降至4.61%,夸张点说是完成了“去小米化”也不为过。
反倒是股东户数由2021年的8673户增长至如今的20363户,散户成功接盘股东,获得了九号公司的投资机会。
当然,谁也说不准九号股价现在是短期高点还是历史低点。
作为对比,当前雅迪市值427亿,爱玛市值302亿,九号近500亿市值超过两位老大哥。
再来看收入和利润,我们可以发现今年上半年,九号收入大幅低于雅迪,也低于爱玛;利润也低于雅迪,与爱玛几乎持平。从经营数据来看,九号其实并没有太多优势。
市场给予的估值,其实是没有把九号公司,当成一家100%的两轮电动生产公司来对待。说白了,就是服务机器人业务给资本创造了更多想象空间。
可概念归概念,2024年,九号公司机器人业务收入不到10亿,尽管同比增速高达243%,但由于基数太小,占总营收的比重约为7%,短期内还很难担当大任。
如今,九号多管齐下挖掘市场增量,面临的挑战也呈指数级增长。没有了雷军搭桥、小米托举,九号公司的下半场战事还会像过往一样顺利吗?而对于投资者来说,高股价带来的潜藏风险需要加倍关注。
上一篇:因个人资金需求,东方财富实控人父亲及妻子拟询价转让2.38亿股公司股份 东方财富证券的实际控制人 东方财富实际控制人股权转让
下一篇:爆款频出 聚势而上 岚图汽车9月交付再创新高 同比增长52% 岚图汽车9月交付量首次突破5000辆 爆款产品持续火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