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港股通持股量环比增幅榜第一名,恒瑞医药直接飙出5879%的离谱数字,换算下来就是58倍,把“医药龙头被买爆”写成了铁证。
5月23日恒瑞才登陆港股,发行价42港元左右,募了113亿,一上市就把“A股稀缺资产”标签贴在自己脑门上。
上市当天港股通持仓才70万股出头,到了9月30日变成4287万股,三个月干出60倍量级,平均每个交易日净增20多万股,南下资金像设定好程序一样天天扫货。
股价也一点没客气:5月23日首日收盘45港元,9月底收在74港元,区间最高79港元,涨幅113%,同期A股恒瑞只涨了29%,H股直接把A股甩出两条街。
7月28日恒瑞和GSK签下大单,5亿美元首付 最高120亿美元里程碑,港股开盘十分钟就拉涨10%,当天收在79港元刷新历史高点,成交7.2亿港元,南下资金单日净买1.97亿港元,占全天成交四分之一。
花旗立刻给“买入”评级,目标价134港元,按当时价格算还有七成上行空间,大行站台把情绪彻底点燃。
A H溢价也被逆转——恒瑞H股比A股贵出20%,这在以往几乎见不到,市场用真金白银给港股流动性改善投了赞成票。
港股通持仓占恒瑞H股自由流通量比例从0.2%飙到12%,别看数字小,恒瑞H股市值3000亿体量下,12%就是360亿港元,相当于一家中型医药公司整个市值被南下资金包圆。
恒瑞自己也没闲着:上市募的113亿港元,15%直接砸向海外产能和研发中心,把“出海”从口号变现金流,管线里11个早期项目一次性打包给GSK,换来最高120亿美元里程碑,研发费有了着落。
港交所18A规则让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也能上市,但恒瑞不是“故事股”,2024年净利63亿人民币,账上现金流充沛,南下资金买的是真盈利 真出海,不是单纯蹭创新药概念。
对比一下更直观:三季度港股通增持榜第二名健康之路增幅1000%,不到恒瑞的五分之一;第三名国富氢能1200%,也只有恒瑞的一个零头,医药赛道里“买爆”的座次毫无悬念。
从盘面看,恒瑞H股每天成交稳定在3-5亿港元,盘中挂单十档里经常九档是买盘,机构盘、零售盘一起抢,把“折价发行”硬生生干成“溢价交易”,发行价折价25%的历史只在5月停留了两天。
南下资金为什么这么疯? 一是美联储降息预期缩窄港美利差,港元流动性紧张缓解;二是恒瑞管线含金量高,PDE3/4抑制剂、ADC平台、抗体偶联药全是跨国药企抢着买单的硬通货;三是A股恒瑞市值3500亿人民币,港股才3000亿港币,估值差就是套利空间。
恒瑞港股通持仓58倍的故事,说白了是“资金宽松 稀缺资产 估值洼地”三箭齐发,把一只传统白马干成了情绪龙头,医药板块里最锋利的矛就此诞生。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