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坪 深圳报道
“从2018年第一次贸易摩擦以来,中国从政策面到企业自身练内功,呈现了凤凰涅槃的局面。”5月19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办的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上,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说道。
邢自强指出,当前,中国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已经有了三个非常明确的脉络,首先是各种前沿产业积攒了很多先发优势,尤其是高端制造业、智能驾驶、新能源转型等。
其次,在如火如荼的人工智能产业,中国可能是全球除了美国以外,唯一能够做到全产业链、全生态系统循环的国家,产业从软件到硬件以及最后的落地应用,为提升生产力带来了巨大的契机。
第三,即便是在传统行业的改造上,也能明显感受到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与2018年比起来,当前的传统产业技术含量、附加值不一样了。
邢自强认为:“所谓的贸易摩擦导致全球贸易链的转移,我想它是转不动,转不走的,这是中国的产业革命凤凰涅槃。”
当前,中国从“1到100”的科技革命迅速走进寻常百姓家,造福了众多的中小企业,推动劳动生产力的提升。
在AI革命开启之初,部分市场人士担心中国慢了一个身位,因为Open AI初始阶段诞生于美国。但是邢自强团队分析历次科技革命发现,哪怕有些技术从0到1的发展源于海外,但是在该技术从1到100的发展阶段中,中国更擅长让其规模化、可负担,“不管是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的移动互联网阶段,再到现在的AI人工智能革命,无一例外。所以,去年下半年涌现出了中国在人工智能革命方面的弯道超车。”
2024年9月26日,一揽子增量政策,稳定并激活了金融市场。邢自强认为,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的变化和中国产业的发展现状,为做大、做强中国金融市场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在贸易结算上,我们的贸易伙伴越来越多地和中国做生意,他们在获得人民币后,也会投资于中国比较优质的金融资产债券,尤其是股票。今天深交所举办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我觉得是正当时,因为它抓住了当前出现的全球战略格局变化以及中国产业革命凤凰涅槃的时机,中国将向全球供给优质资产,为中国的金融市场提供新质生产力支持,给老百姓以红利回报。”邢自强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