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车新势力真的“土”
所谓:造车新势力,是相对于传统汽车制造厂商来说的。它们也是新能源汽车时代下,正在风口之上翩翩飞舞的“猪”。我们常见的新势力汽车,基本上都是国产汽车品牌,国外只有一个即是美国的特斯拉。
你M为什么我们说,造车新势力“土”呢?这是因为国产造车新势力品牌,几乎只是在国内汽车市场销售,海外市场是一辆也不卖。这里的“土”是本土的意思,意为只在本土销售。所以造车新势力,可以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一个专有的名词。
相比之下,2025年第一季度,国内汽车出口领跑的厂商基本都是传统老牌车企,包括:奇瑞(一季度出口汽车25.25万辆)、比亚迪(20.06万辆)、上汽乘用车(10.43万辆)等。如此一看,传统车企反而一点也不“土”,还很洋气。
又“土”,又有流量
虽然说造车新势力在全球市场不吃香,但是一点也不影响,它们在国内汽车市场的热度。在如今这个自媒体时代,造车新势力车企更懂得流量密码。不少只有几款甚至一款车的车企,其在网络上的话题热度,也一直远高于年销量上百万辆的传统车企。
流量往往可以转化为销量,而有了销量,棋就活了。事实上,国内大部分的造车新势力们,确实活的很滋润。为什么它们在海外市场一辆也卖出不出去,还活的这么滋润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对当前全球汽车市场格局,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全球汽车市场格局
日前,中汽数研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各国汽车销量排行榜。数据显示,在1-3月份,中国区汽车销量为747万辆,同比增长了11.2%,稳居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那么中国的汽车市场有多大呢?
我们来看看全球其它大国,在2025年1-3月的汽车销量数据。
汽车销量超100万辆(3个)
其中,美国(第2位)一季度的汽车销量为392.万辆,是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相比之下,日本(第3位)的市场规模要小的多,只有128.5万辆。而印度(第4位)与我国人口规模相当,同期汽车市场只有116.8万辆。
汽车销量50-100万辆(3个)
在2025年1-3月,汽车销量在50-100万辆的国家有3个。其中,欧洲大陆上的第一大经济体德国(第5位),完成了66.5万辆的销量。英国(第6位)也表现不俗,同期有58.1万辆的销量。南美洲的巴西(第7位)汽车市场,则实现了51.6万辆的销量。
汽车销量8-10位的国家(3个)
1-3月,意大利(第8位)、加拿大(第9位)和法国(第10位)的汽车销量也都超过了40万辆,进入了全球汽车销量前10位,分别为44.4万辆、42.5万辆和41万辆。
这就是当前全球汽车市场的格局,我国一个市场就占到了全球33.3%的市场份额。而中国加上美国美国市场规模,就占了全球市场的50%。
单一市场就能活的很滋润
事实上,中国占全球汽车市场的三分之一,还是涵盖了所有车型的情况下。如果但看新能源市场,这个比例还要高很多,毕竟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是远远高于海外国家的。
我们以最新的年度数据为例,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86.8万辆,而全球同期合计销量为1823.6万辆,国内市场占比为70.5%。看到这个数据,再看造车新势力厂商,只靠国内市场依然活得很滋润的答案就找到了。
汽车行业专家曾指出,当一家车企月销量能超过1万辆,也就是一年12万辆,基本就能够生存下来了。而国内近130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体量,足以养活100家造车新势力。
相比之下,国内只有零跑、理想、小鹏、蔚来、小米、问界等十家左右的新势力厂商,确实可以让它们不去开发国外市场,就能够活的很好了。
当然,除了国内市场规模足够大之外,国外汽车市场业也没有国内这么的补贴支持,这么齐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支撑,以及这么多的充电桩基础设施配套等。所以国内的新势力汽车厂商,在能够享受到国内这样的创业环境,说是三生有幸也并不为过。
另附:2025年1-3月全球汽车销量10强国家排行榜单,数据源于:中汽数研。
上一篇:千亿乳企的攻守道:伊利重构乳业增长逻辑,备战行业拐点 伊利开启乳业后千亿时代 伊利解读乳业新格局
下一篇:中国保险业开启“刮骨疗伤”之攻坚战:重磅改革!佣金递延杜绝投机、利益直接惠及一线、个险实现报行合一 中国保险业开启“刮骨疗伤”之攻坚战:重磅改革!佣金递延杜绝投机、利益直接惠及一线、个险实现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