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穿内衣成新审美,行业压力更大了 不穿内衣成新审美,行业压力更大了
创始人
2025-05-15 13:41:02



作者:响马 | 编辑:小鱼

“不穿内衣穿搭,悄悄冲击内衣行业。

好文3620字 | 6分钟阅读

图源自电影《沙漏》

“从今天开始,我将鼓起勇气,在夏天也不穿内衣!”

前段时间,在社交平台上,一位名为“饺子”的女网友如此发声。她表示,自己之前“一直不太敢”不穿内衣,并吐槽称“该死的内衣发明出来就是纯纯给女人罪受”。

看到这条信息,你是一笑而过,还是有所思考?

事实上,不少女性尤其是95后年轻女孩正放弃文胸等内衣,用专注新女性、新风尚的自媒体“费加罗夫人”的话来说,“不穿内衣穿搭,正在成为95后新审美”。

看起来,这只是小部分女性所展开的行动,但在社交平台和群体效应的影响下,它慢慢成为新变量,冲击着整个内衣行业。

正因如此,本来就压力山大的内衣行业压力更大了。


内衣真的卖不动了

在近期发布的财报上,内衣行业的压力变得更具象化。

整体状况是,2024年,行业内主流的5家上市公司,内衣业务全面下挫,其中,A股2家公司的业绩更是遭遇腰斩。

A股“难兄难弟”中,一家为爱慕股份。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爱慕营业收入31.6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6.56%。

仔细看,更能感受到挥之不去的“寒气”。

去年,爱慕旗下文胸产品生产了401.90万件,销量为511.73万件,同比下降18.12%,库存还有577.17万件。

同期,爱慕旗下门店总数为1746家,其中新开门店154家,关闭门店238家,年度内净关闭84家门店。

对于这份“成绩单”,在业绩说明会上,爱慕股份董事长兼总经理张荣明直指,中高端消费需求不振、互联网品牌以及新消费品牌产品以低价策略冲击市场,中高端品牌面临严峻挑战。

另一家公司是发源于汕头内衣产业带、有“A股内衣第一股”之称的汇洁股份,其拥有曼妮芬、伊维斯、兰卓丽等知名内衣品牌。

去年,这家公司虽然营收微增0.85%,达到29.5亿元,归母净利润却同比大降56.54%,仅有7904万元。

要知道,汇洁股份主营业务中,文胸占比高达46.7%,比背心、内裤、保暖服饰等类别加起来的占比都要多。换言之,增收不增利的主要原因是文胸业务不再能打。

而在港股上市的3家企业中,都市丽人要靠“卖厂房”来撑场面;安莉芳控股连续第四年亏损,亏损额从2020年的282万港元飙升到2024年的3.73亿港元;维珍妮虽然是维密代工厂,2025年上半财年(截至2024年9月底)却只赚得0.61亿港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6.70%。

行业一片低迷,每一项数据都是无声佐证:内衣真的卖不动了。

至于各种原因,张荣明说得很明白,行业内卷加剧,低价策略搅乱了中高端品牌的打法,使其不再如从前那般奏效。一言以蔽之,在当前消费环境下,品牌高“玩”不过价格低。

早在2022年,便有媒体追问:“为什么女性内衣越来越贵?”眼下,在社交平台上,吐槽内衣“好贵”的帖子仍然不时出现,与此同时,诸多消费者变得更理性、更务实,中高端品牌赚取更多溢价的难度随之跃升。

与此相应的,是整体层面的经济下行、消费不振,这确实是内衣行业避无可避、必须直面的压力。

但这之中,还有一股静水潜流,显得更加“彻底”——对部分消费者来说,不是内衣消费不振,而是直接选择不穿内衣。


不容小觑的新变量

在内衣市场,消费者关注度最高的需求是什么?

艺恩营销智库发布的《2025女性内衣市场消费趋势研究》显示,用户最关注内衣的舒适性,关注这方面的用户占比达到32%,关注功能、面料、款式的用户占比均位列其后。

之所以如此关注舒适性,一是因为内衣乃贴身衣物,对舒适性的要求更高,二是一些内衣品牌反向“刺激”消费者,购买、使用后皮肤过敏、不适的案例频发,正如上述研究报告所言,“是用户高频提及的痛点”。

对于这些需求,不少内衣品牌凸显产品功能,以透气、无痕、聚拢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内衣的舒适性。

然而,在部分消费者看来,最舒适的还是不穿内衣。「新消费101」查看社交平台上的帖子及跟帖,发现不穿内衣的感受集中于“舒服”“舒坦”“很爽”等高频关键词。

举个例子,博主“鸠摩小虾米”曾发帖称自己“已经不穿内衣非常久了”,“感受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爽。绝对属于一旦尝试了就再也回不去的行为”。

“鸠摩小虾米”不仅分享了不穿内衣的体验,还给出了具体的“方法论”。比如,她表示,要是穿硬质的衣服,就不穿任何内衣;要是穿软质的衣服,就用胸贴,以防止凸点。她甚至列出了硅胶胸贴的价格,一年下来,“比胸罩更便宜”。

在小红书上,她回忆了自己渐渐不穿内衣的心路历程:“我之前,每天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是脱内衣。尤其是夏天,又粘又热!哪怕是无钢圈的,也是觉得难受、束缚。夏天到家了就脱了内衣,感觉自己都轻了5斤!然后心想:索性就不穿了吧。”

前述“费加罗夫人”则提到,女孩们既不想穿又闷又热的内衣,又担心凸点尴尬,于是,硅胶胸贴、创口贴、医用胶带、运动员专用肌贴等各种防凸点的“神器”被挖掘出来,只为了实现“不穿内衣自由”。

「新消费101」粗略搜索了一番,发现类似的内容在微博、微信、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不断涌现,其中又以小红书最为典型。

不要以为这只是部分女性的发声,其实,即使是局部的消费文化的变化,也会在市场上有所体现。

颇有说服力的案例是,千瓜数据显示,小红书拥有3亿月活用户,超七成用户是18至35岁女性,且服饰成为商业表现最好的数个品类之一,但这里反而成了内衣品牌的“折戟地”。

以爱慕股份为例,今年1月,其发布公告称,2024年前三季度,爱慕股份小红书渠道营业利润为亏损6.34万元。此外,多家内衣相关公司也称小红书业务对公司业绩影响有限。

是小红书没有内衣营销的价值?恰恰相反,在业绩说明会上,张荣明明确表示,抖音、小红书等社交电商快速崛起,“已经成为社交、娱乐、购物的势能渠道,也是品牌拉新客的流量入口”。

非不愿也,实无力也!从这个角度看,小部分不穿内衣女性的发声和行动,扩散、发挥出某种群体效应,形成一股不容小觑的新变量,影响持久不歇。


整个行业的怕与爱

对于不穿内衣,消费者怕的是凸点,是外界的凝视,是社会“习俗”的牵制。

为此,一些消费者采取“折中”做法——秋冬时节穿得多,可以防凸点,因此选择不穿内衣;还有,在家里时不穿内衣。

另有一些消费者用前述各种方法来防凸点,以求做到自己舒适与杜绝被凝视的平衡,达成现实意义上的“不穿内衣自由”。

同时,更多的内衣相关知识得到大范围传播,比如,“丁香医生”等媒体发布的“10万+”科普文称,胸部下垂,和穿不穿内衣“真没多大关系”。

这是因为,乳房内部有个悬韧带,能在不需要外力的情况下,很好地支撑胸部,而乳房之所以会下垂,原因是悬韧带和皮肤会随着年纪的增长,弹性蛋白流失,进而老化、松弛。

至于内衣的主要功能,一是为了让乳房不要乱动,一件合适的内衣可减少将近60%的移动,二是对大码女性来说,内衣可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这就牵引出了一个基本事实:对于部分消费者来说,穿内衣尽管可能不舒适,但也有必要;对于另一部分消费者来说,不穿内衣很有必要,因为舒适性最高。

“我知道对于部分女孩子来说胸衣是必要的东西,可以帮助改善胸型、防止乳头被衣服磨破、运动的时候让它们不要乱晃导致胸部疼痛。”在《三联生活周刊》撰文时,一位女读者也直言:“我所期望的是当一部分女孩子穿内衣出门时,那一部分不穿内衣的女孩子也不会因此受到他人异样的眼光、不会招致背地里的恶意中伤和评头论足,是穿与不穿都可以的权利,是女性衣服下面正常的器官不再被视为不雅与不尊重。”

也就是说,作为女性消费者,每个人既有穿内衣的自由,也有“不穿内衣自由”,拥有“穿与不穿都可以的权利”。

《制造消费者》一书提出,“在逐渐兴起的消费心态中,购物需要满足人们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的目的”。这话没错,但有时,不购物,同样能满足人们的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

以此放诸整个内衣行业,便是怕与爱的“矛盾体”:一方面,“怕”对应的是“不穿内衣”引起的冲击;另一方面,“爱”对应的是大批消费者仍然需要穿内衣,这是内衣市场难以撼动的基石。

审视这个“矛盾体”,行业和品牌都需要认识到,部分消费者“不穿内衣自由”是为了自身的舒适性,而穿内衣的消费者也高度关注舒适性,因此需要在这方面深耕、精进。

不谈前文提到的功能上的探索,仅标准尺码难以真正满足个人胸型、内衣设计不合理造成穿戴不舒适这两点,就需要品牌持续加码。

说到底,内衣行业压力山大,固然有“时”与“势”的原因,但更重要的,还是满足消费需求、解决消费痛点做得不大够。

进一步来说,在“不穿内衣穿搭”成为新变量的背景下,行业和品牌都需要加速进击——见真章的时候到了。

参考新闻:

1.《谁偷走了内衣上市公司的业绩?》,斑马消费

2.《不穿内衣穿搭,正在成为95后新审美》,费加罗夫人

3.《多家小红书概念股澄清 相关业务对业绩影响有限》,证券时报

4.《长期不穿内衣,会发生什么?》,丁香医生



好看,记得点小心心推荐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阿里巴巴一季度营收2365亿元... 5月15日,阿里巴巴集团(BABA.NYSE/09988.HK)发布2025财年第四财季(截至202...
大叶股份:截至目前墨西哥生产基... 5月15日晚间,宁波大叶园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大叶股份,300879.SZ)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营收不达预期,阿里美股盘前跳水... 5月15日,阿里巴巴(BABA.US)美股盘前股价一度下跌6.3%,截至20时02分,美股盘前股价跌...
“王一博概念股”五个交易日大涨... 5月15日,港股乐华娱乐(02306.HK)股价再度大涨。截至当天收盘,公司股价报2港元/股,上涨3...
润田矿泉水借壳“江西旅游第一股... “江西旅游第一股”要喝润田矿泉水。作者 | 伍玥编辑丨高岩来源 | 野马财经用文旅行业的壳直接装入快...
“中年大叔”最爱的比音勒芬,也... 来源 | 深蓝财经撰文 | 杨波要说“中年大叔”最近几年最爱的服装品牌,非比音勒芬莫属。比音勒芬的L...
小红书想做电商生意的上游 🎈小红书想做电商生意的上游啦!它犹如一座宝藏之山,蕴藏着无尽的商机。这里汇聚了海量优质的内容创作者,...
梁文锋“藏锋”|DS爆火100... 编者按:自1月20日DeepSeek R1爆火以来,过去100天的大模型世界中,DeepSeek成了...
阿里财报:淘天营收增速创六个季... 编辑/薛向 5月15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5年3月份季度及2025财年全年业绩。淘宝天猫表现亮眼...
外卖市场终局分析:一家独大还是... 外卖市场,更准确地说是即时零售市场,在三五年或十年内的终局是什么呢?是三分天下吗?还是一家独大? 我...
原创 小... 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婉青 编辑 | 闪电 美编 | 邢静 审核 | 颂文 无论是数据还是...
网易Q1净收入288亿元,游戏... 今日网易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据财报显示,该季度净收入288亿元,同比增7.4%;去年同期26...
美国营养科学的悲剧 美国营养科学曾一度被视为引领全球的典范,然而近年来却逐渐暴露出诸多悲剧。一方面,大型食品企业的利益驱...
病重老人在银行取钱时去世 涉事... 5月15日,“重病老人被要求‘本人到场’取款中不幸去世”的消息引发舆论关注。 15日上午,去世老人侄...
再度递表港交所,诺比侃的AI检... 2024年12月向港交所递表的AI+数字孪生企业诺比侃近日更新了招股书。2022—2024年,诺比侃...
5月15日沪深两市强势个股与概... 一、强势个股 截至5月15日收盘,上证综指下跌0.68%,收于3380.82点,深证成指下跌1.62...
凯德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本周四,亚太经合组织(APEC)在韩国济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了一场重要的会议。此次会议吸引了全球关注,...
披星戴帽后迎来八连板!*ST亚... 5月15日,家居公司*ST亚振股价再度涨停,报9.04元/股。自5月6日起至5月15日,*ST亚振连...
阻碍黄金继续上涨的理由:“美元... 美元信用崩溃这一曾经被广泛关注的叙事如今被打断,这成为阻碍黄金继续上涨的重要因素。当“美元信用崩溃”...
5月15日恒鑫生活(30150... 证券之星消息,沪深交易所2025年5月15日公布的交易公开信息显示,恒鑫生活(301501)因日换手...
15日工业硅上涨0.41%,最... 新浪期货 根据交易所数据,截至5月15日收盘主力合约工业硅2509,涨跌+0.41%,成交量8.18...
为何巴菲特几乎不投资A股,而是... 巴菲特几乎不投资 A 股而持续增持日本,主要有以下原因。在 A 股市场,尽管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市场...
百吋战争:海信用高定策略打开场...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作者 | 路费百吋电视,顾名思义,就是屏幕对角线长度约为100英寸...
低卖高买?湖北宜化拟32亿收新...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赵鹏来源:图虫5月14日晚间,湖北宜化(000422.SZ)发布重大资产购...
宗馥莉接班一年多,娃哈哈发声明...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李馨婷 图源:图虫创意子承父业后备受外界关注的娃哈哈集团,一日之内两度对...
独家|部分银行零售信贷趋于谨慎... 财联社5月15日讯(记者 梁柯志)昨日公布的4月金融数据显示,虽然4月为信贷传统淡季,但新增贷款为仍...
杀上全球第一,胜宏科技,成功逆... 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胜宏科技,这次真将自己活成了吴下阿蒙。2024年,AI算力需求攀升,胜宏科技...
五粮液“失速”,“大众化”能否... 文|宁成缺来源|博望财经曾连续8年实现双位数增长的五粮液,如今发展态势隐约显露出失速迹象。最近,五粮...
吉利汽车淦家阅:整合后集团整体...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林子)在5月15日吉利汽车2025年一季度业绩会暨“一个吉利”战略整合计划说明...
从实验室到市场,科技服务业如何... 国家护航,地方发力。作者 | 卫编辑丨伍玥来源 | 野马财经早上通勤时用软件叫车;网购时的“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