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智行已在北上广深等地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并通过持续优化AI算法和硬件合作提升安全性。随着AI技术的成熟和车辆成本的迅速下降,无人驾驶正迎来规模化应用拐点,而监管合作与技术迭代是普及关键。
文/彭军 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兼CEO
当前,基本上在北京、广州、深圳和上海的开放街道上,当地居民已经可以通过小马智行APP,或者通过第三方叫车应用程序,像Uber或Grab一样叫车。当地居民在叫车时,车辆会到达,没有司机在方向盘后。它可以带你去应用程序中指定的任何地方。在这些街道上,每辆车每天通常有20到25次付费乘车,这在当地已经是一项受欢迎的服务,这种体验本身已经非常像普通的出租车。
外界看来,中国的无人驾驶发展很快,但实际上从第一次试验到完全无人驾驶花了六年时间。小马智行的完全无人驾驶汽车首次推出是在2022年底,在幕后我们进行了无数英里的测试,改进了AI算法。最重要的是,开展与原始设备制造商(OEM)的深入合作,这样才能为车辆配备传感器和AI算法,确保它们在道路上的安全性。
我们的记录显示,小马智行自动驾驶车辆的平均安全性大约比同一地区的人类司机高一个数量级,几乎是10倍的安全性。
中国在自动驾驶和无人出租车方面的做法与美国的情况相比,总体上很相似,都是配备传感器和AI算法的相同车辆。但有两个主要区别:一个是驾驶条件的差异。在中国的大多数主要城市,街道通常更拥挤,行人和自行车比比皆是。所以中国道路的条件可预测性稍微更难一些。另一个主要区别是由于生态系统的成熟,中国自动驾驶车辆的成本通常比美国低得多。
AI与自动驾驶
从高层次来看,自动驾驶是为车辆配备了一个虚拟司机。那么在驾驶中做什么呢?
简而言之,自动驾驶是感知、预测,然后做出决策规划的迭代过程。还有知道你在哪里,这就是定位。
这一切背后的技术是用传感器改造车辆,它们就像我们的眼睛和耳朵。小马智行配备了计算能力和AI算法,就像我们的大脑来做决定。有了这些,让车辆在路上不断练习,就像我们自己学习开车一样。通过这一切,它逐渐改进。
实际上,很多类似的算法和方法,我们在生成式AI成为热门词汇之前就已经采用了。例如,小马智行使用的一些算法是端到端训练,使用数据驱动的方法来让车辆学习如何驾驶。另一个例子是使用强化学习来帮助车辆。
驾驶最难的部分其实是车辆如何与其他汽车、行人和自行车手互动,但互动本身实际上可以用强化学习来训练。这更像是博弈论,车辆本身在玩一个游戏,如何通过与其他车辆用信号表达我们的意图,以一种相互理解的方式,确保自己和周围一切的安全。这种迭代过程和方法以及思维方式总体上与其他AI应用是共通的。
自动驾驶一直专注于边缘计算。因为这是一个实时应用,要求几乎100%的安全性。这意味着任何依赖于服务器通信的东西都意味着如果网络出现任何故障,可能会遇到安全问题。所以优化和提高效率在过去八年中一直是我们的重点。
所以,关键挑战是如何在车辆内有限的计算能力下,让AI算法尽可能高效地计算。因为这不仅仅是计算能力的问题,如果我们的AI算法使用更少的电力,那意味着可以为车辆提供更大的续航里程,所以优化一直是关键。
监管与普及挑战
监管肯定是自动驾驶车辆大规模采用的一个关键因素,但另一方面,监管本身也是一个迭代过程。例如,不能一开始就说我们对完全无人驾驶的自动驾驶车辆开放所有地方。这对政府来说也是不明智的。所以,这始终是私营与公共合作的模式,我们与政府合作,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我们始终需要不断向政府展示我们的安全记录,并基于数据驱动的记录。
实际上,我们已经做了很多调查,也观察了两英里的乘车情况。乘车五分钟后,我认为自动驾驶车辆的一个关键设计原则不仅是安全性,还有感知到的安全性,因为小马智行使用了类人的驾驶舒适性,还使用了HMI(人机界面),基本上是车内的人机界面,给乘客一种安全感。所以我们的经验是,乘客通常在三四分钟后,就把车辆当作一个普通的人类驾驶的出租车,他们开始拿出手机,看手机。
市场竞争与展望
在全球无人驾驶汽车领域,我认为在美国,至少现在特斯拉的规模很大,但还没有看到他们的大规模测试。
如果你走在旧金山或洛杉矶的街道上,可以看到Waymo的汽车已经相当普遍。在旧金山,Waymo已经成为仅次于Uber的第二大叫车应用,超过了Lyft。所以无人驾驶汽车正在逐渐成为当地居民的一种事实上的交通方式。
我认为全球无人驾驶汽车领域的市场潜力如此之大,即使将来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小马智行最终都会有一席之地。
至于是否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开展业务,我认为交通本身的监管、保险安全的监管在每个国家都不同,所以作为一家从第一天就具有全球雄心的公司,我们必须与每个国家的相关监管机构和客户合作,所以无论我们去哪里都没有区别。
实际上,小马智行已经开始了一些国际试验,在韩国和卢森堡推出了第一次自动驾驶试验,可能也会进入新加坡。去年我们与Comfort DelGro签署了谅解备忘录,试图在新加坡也准备好监管。
当前全球无人驾驶汽车领域中,乘用车是我们的第一个重点,这是因为它非常受欢迎,是日常通勤的需求,但总体来说,我认为所有其他交通方式都需要更安全、更高效的虚拟司机,而且现在是扩展的关键点,因为技术正在成熟,车辆成本正在迅速下降。
去年小马智行与广汽、丰田和北汽签署了协议,所以有三家汽车制造商与我们合作制造自动驾驶车辆。这些车辆的成本已经下降到约40000美元,几乎接近普通汽车的价格。所以,我认为现在真的是大规模采用的开始,可能在一两年内,你会看到成千上万的车辆在路上。
*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AI深度研究员”,内容有修订
上一篇:央行定于6月1日发行西南财大建校100周年金银纪念币 央行成立40周年纪念币多少钱 西南财经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币
下一篇:知名航运巨头通知涨价,美西、美东运费都涨了,外贸商:6月中旬后一个大柜涨到7万元,特朗普:将在两三周内设定对其他国家的关税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