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7月22日讯(记者 周晓雅)知名基金经理在管公募产品增聘基金经理。
今日,招商基金公告,翟相栋在管唯一一只公募产品招商优势企业增聘基金经理,陆文凯为新任基金经理。
从卖方研究员到买方私募研究员,再到买方公募。翟相栋在2020年6月加入招商基金,直至此次增聘时,基金经理任职年限不足4年,但任职回报翻倍。
凭借着招商优势企业这唯一在管公募产品,翟相栋去年底跻身百亿基金经理行列,足见市场的认可。
值得留意的是,增聘基金经理公告披露之前,招商优势企业的规模在6月底已经回落至81.32亿元,较一季度末(101.46亿元)缩水20.14亿元。
科技成长风格选手,以敏锐的嗅觉在熊市逆风翻盘。翟相栋在管产品此次增聘基金经理释放什么信号?
招商基金表示,基金经理变更是公司基于整体投研团队长远规划、资源的高效优化配置及产品管理的切实需求做出的正常调整。陆文凯与翟相栋同为成长风格,增聘优势企业后力争继续为持有者带来良好持有体验。
随着此次增聘,翟相栋的职业生涯下一程受市场关注,业内猜测或为私募。
科技成长风格名将离任
作为科技成长风格选手,翟相栋秉持“获得较高投资收益”的高赔率配置策略,前瞻敏锐的选股思路备受市场关注。
历史持仓行业来看,招商优势企业的仓位布局主要集中在TMT板块,兼有国防军工、消费行业。
而最新二季报显示,招商优势企业前十大重仓股中的半数改变。翟相栋在季报中提到,港股仓位对于阶段性涨幅较大、上行赔率不足的部分公司进行了大比例的获利了结,并逢低大比例加仓了底部的几家互联网平台公司。A股仓位仍然主要布局在AI应用方向,但在组合层面进行了更加分散的配置。
虽然截至二季度末规模回落至81.32亿元,基金份额也被净赎回超3亿份。但早在2022年4月翟相栋接管招商优势企业时,该基金最近披露规模不足4000万元,而在今年一季度末,该基金规模一度攀升至101.46亿元,增长近30倍。
规模的增长下,招商优势企业在翟相栋管理期间净值涨幅超110%。
亮眼的业绩,既有赖于基金经理的个人能力,也离不开公司整体的人才培养体系、投研机制。
财联社记者了解到,招商基金权益投资团队经历多轮市场转换的考验,已探索出一条自主培养的人才成长路径,形成了有序建设的人才梯队和“本分、专注、开放”的投研文化,实现了个人发展与公司平台共同进步。
同时,通过投研一体化协同赋能,招商基金在投研体系设立资产配置与行业比较小组+七大产业链小组,实施“1+7”运作模式,助力基金经理拓展能力圈。
这一权益投资团队拥有超70名专业投研人员,平均从业年限超13年。根据国泰海通证券数据,招商基金近1年权益投资收益率在权益类中型公司中排名第一(1/10)。
接任基金经理同为成长风格
新任招商优势企业基金经理陆文凯,同样在权益基金管理领域深耕多年,现任招商基金投资管理四部资深专业副总监。在增聘之前,陆文凯在管5只公募基金,截至二季度末合计规模为43.08亿元,而增聘后跃升至6只在管产品,124.41亿元在管规模。
据悉,接手该基金后,陆文凯将秉持以估值和成长性为核心的核心理念,采取逆向投资策略,在充分评估市场风险与收益基础上,把握投资机会。
同时,他将确保投资策略的延续性,力求为基金持有人带来较好持有体验。
投资风格来看,翟相栋与陆文凯同为成长风格,历史持仓行业偏好有一定重合,不过,陆文凯行业个股配置更均衡分散。
作为陆文凯的代表作,招商瑞利在2022年8月增聘陆文凯为基金经理。截至目前,他在该基金的任职回报为13.05%,但该基金近一年回报达到33.18%。
陆文凯以均值回归思维为核心逻辑,基于成长股周期波动特征,力争于周期与估值底部布局。历史持仓行业覆盖TMT、国防军工、公共事业、食品饮料等。
招商瑞利的二季报中,陆文凯提到,增加了部分消费与资源龙头的配置。在他看来,这类资产在自身行业下行磨底过程中呈现出较强的龙头竞争力,部分公司还同时具备较好现金流和较强分红能力与意愿,在当前价格下风险不大。
年内离任基金经理数近200位
知名基金经理在管产品的增聘,也成为行业近年的常态。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公募行业已有103家基金管理人出现基金经理离任的情形,涉及离任基金经理人数达194位;同期,110家基金管理人新聘基金经理,涉及人数307位。
此前,景顺长城基金鲍无可、中欧基金曹名长、富国基金于洋、嘉实基金洪流等多位名将,在年内离任在管公募产品。
人才的加速变动下,年内公募旗下基金经理变动率最高达200%,已有公募今年以来有超10位旗下基金经理离任的情况。
(财联社记者 周晓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