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巨大的行业“原罪”,被揭开… 又一个巨大的行业“原罪”,被揭开…
创始人
2025-07-23 08:51:38

每年,我猜你和我一样,都有一个如释重负的时刻。

那就是,从体检中心拿到那份厚厚的报告,快速翻到最后一页的“医生总检”,看到“未见明显异常”那几个字。长舒一口气,感觉自己又为生命账户充值了一年,可以心安理得地继续熬夜、点外卖了。

这个小小的仪式,是现代都市人给自己的一份确定性,一份安全感。

直到北京那位女律师张晓玲的故事,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深水炸弹,把我们所有人的这份“小确幸”炸得粉碎。

连续十年,在著名的爱康国宾体检,每年都是“未见明显异常”。结果2024年,在另一家机构一查,肾癌,而且已经是晚期,骨转移。



十年啊。人生有几个十年?一个自律的、相信专业的精英律师,用十年时间信任一家头部体检机构,换来的是一个几乎无法挽回的结局。

这事儿一出,群情激愤。网上到处都是对爱康国宾的口诛笔伐,骂它“无良商家”、“草菅人命”。爱康国宾也两次回应,说我们没漏诊,我们当年报了“钙化灶”,而且这个癌发展得特别快,我们没责任。

你看,这就像一场罗生门。我们这些外行,也搞不清B超影像上的一个“钙化灶”和一个“肿瘤”之间,到底隔了多远的距离。

但今天,我不想带你去断案,去争论到底是谁的责任。因为那样,我们很可能只会得出一个“这家公司真坏”或者“这位律师真倒霉”的结论。

我想邀请你跟我一起,往深处想一层。





商业模式的致命缺陷

有没有一种可能,这根本不是某一家公司、某一个医生的偶然失误?而是这个行业,从根儿上,它的商业模式就埋着一颗定时炸弹。

我们普通人以为,我们花钱去体检,是购买“健康保障”。但实际上,我们从商业体检机构那里买到的,很可能是一个叫做**“无反馈产品”**的东西。

啥叫“无反馈产品”?别急,我们先把场景拉开,看看更多的细节。

张晓玲律师的遭遇,是个案吗?你稍微一搜,心就凉了半截。

安徽的李先生,在爱康国宾体检,报告说“肺内结节、肺内炎症”。听着像小问题吧?结果几个月后确诊肺癌。后来找专家把片子一对,说那个2.7厘米的病灶,体检的时候就已经在了,但报告里压根没提它的风险。

银川一位33岁的女性,连续两年在爱康国宾做宫颈癌筛查,都没问题。发现时,已经是晚期,子宫全切。一个家境本就艰难的家庭,瞬间被拖入深渊。

最讽刺,或者说最黑色幽默的是什么?

是爱康国宾的创始人张黎刚先生,在2018年,自己就曾振臂高呼,炮轰行业乱象。他说:“行业里边也有真体检、假体检。也有我们一些同行,抽了血做都不做,把血倒掉了,直接给结果。”他还说,“用护士假冒医生做超声检查。”



这番话,义正辞严,掷地有声。可几年后,这些话像一把把回旋镖,嗖嗖地全都飞回来,精准地打在了自己身上。

卫健委抽查发现,有的民营体检机构,CT影像阅片时间平均只有4.2分钟,而公立医院是15分钟。北京爱康国宾旗下的门诊部,就因为“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被罚过款。

你看,当一个行业头部企业的创始人都公开承认存在“假体检”,而他自己的企业也深陷各种“漏诊”、“误诊”的指控时,我们是不是就不能简单地用“坏人”或者“倒霉”来解释了?

这背后,一定有一个更深层的、系统性的力量在驱动。

这就是我刚才提到的那个概念——“无反馈产品”

想一想,你去看病,去的是一家正规三甲医院。挂了个专家号,医生看了你的片子,说:“你这是A病,得做手术。”

这个诊断,就是一个产品。但这个产品牛在哪儿?它有一个极其强大的“反馈闭环”。

你做了手术,如果病好了,说明他诊断对了,口碑+1,奖金+1,没准还能写个论文。如果病没好,甚至更重了,你和你的家属会立刻找回去,轻则投诉、在外面宣传这家医院不行,重则纠纷。

这个“诊断”的后果,马上就会反作用于医生和医院本身。

医生的声誉、收入,医院的口碑、评级,都和这个“诊断-治疗”的闭环,死死地捆绑在一起。所以,他有极强的动力,要把这个“诊断”尽可能做对。

一个优秀医生的价值,就是在这个残酷的、即时的反馈系统里,被千锤百炼出来的。

好,我们再来看商业体检机构。

它的商业模式是什么?它卖给你的,是一份“报告”。当你拿到这份报告,它的服务交付,其实就已经基本完成了。

对于体检机构来说,最理想的客户是谁?是你我这样,大概率没什么大毛病的普通人。一年一次,过来走个流程,花几百上千块,拿走一份“未见异常”的报告,然后彼此相安无事,明年再见。

这简直是完美的商业模型。成本可控,流程标准,客户满意度还挺高——因为没人喜欢在报告上看到坏消息。

那问题在哪儿?问题就在于那“千分之三”的癌症概率,就在于张晓玲律师这样的“黑天鹅事件”。

对于一个真正有早期癌症的患者,体检机构的报告,实际上是一个“待验证”的半成品。它的对错,无法在体检机构内部得到验证。而是在一年后、两年后,在另一家医院的诊室里,才被最终宣判。

这时候,反馈的链条已经变得太长、太弱了。

你想,一家体检机构,每年服务100万人。假设癌症发病率是千分之三,那就是3000个潜在的癌症患者。为了精准地把这3000人筛出来,它需要聘请多少像三甲医院那样经验丰富的影像科、B超科专家?需要给他们多高的薪水?需要让他们花多少时间在每一张片子上?

而这些专家,在99.7%的时间里,看到的都是健康的片子。这在商业上,划算吗?

所以,更“经济理性”的选择是什么?是聘请一些经验尚可的医生,或者干脆是技师,用标准化的、更快速的流程,来处理海量的、大概率正常的体检需求。这样做,能完美地服务那99.7%的健康客户。至于那0.3%的疑难杂症,就成了一个概率问题。

你看,这根本不是一个简单的“良心”问题,这是一个深刻的“商业模式”问题。

它的产品,缺乏一个强有力的、能让它感到切肤之痛的“反馈机制”。它的利润,恰恰来自于服务那些“不需要反馈”的健康大多数。





更深一层的问题

这事儿最有意思的地方来了。

这个“无反馈”的模式,为什么能在中国大行其道,成为一个年入近3000亿的庞大产业?

因为它被困在了一个系统性的“孤岛”上。

我一个在医院工作的朋友告诉我一个常识:在国内,你去三甲医院看病,拿着一份商业体检机构的报告,几乎所有医生都会跟你说:“对不起,我们不认。麻烦你,在我们这儿重新查一遍。”

这句话,像一道天堑,彻底斩断了商业体检机构和主流医疗体系之间的连接。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体检机构这个“零件制造商”,它生产的“零件”(体检报告),永远没有机会被装到“汽车”(临床诊断与治疗)上,去跑一跑,看看到底好不好用。

它无法从下游获得最权威的校准。它漏诊了,下游的医院不知道;它误诊了,下游的医院也只是让病人重查一遍而已。它成了一个医疗体系之外的“体外循环”,一个封闭的、自我校验的系统。

再加上我们都知道的,法律赔偿的力度。银川那个宫颈癌晚期的女士,最终拿到的赔偿是十几万。这点钱,对于一家年收入几十亿的巨头来说,与其说是惩罚,不如说更像是一笔“业务耗损”。

一个没有下游校验、又没有上游强力惩戒的商业模式,你指望它能有多大的动力去提升自己最核心、但也最昂贵的能力呢?



结语

这篇文章,不是为了劝你别去体检。

而是希望我们都能建立一个更清醒的认知。

当你走进一家装修精美、服务周到的商业体检中心时,你要清楚地知道,你购买的到底是什么。

你买到的,不是一份“健康保证书”,而是一个“概率筛选器”。它的主要功能,是把大概率健康的你,从人群中筛出来,让你安心。但它对于精准捕获那些小概率的、潜藏的“黑天鹅”,能力是相对有限的。

它就像一个安装在你家的烟雾报警器。在99.9%的日子里,它沉默不语,让你觉得岁月静好。但你绝不能把家里的消防安全,全部寄托在这一个报警器上。你还得自己多留心,知道消防队的电话是多少。

对于我们的健康,体检报告只是一个路标,而不是终点。尤其是当你的身体已经发出某些信号,或者报告上出现任何你看不懂的“术语”和“可能”时,请务必拿着它,去到那个拥有强大“反馈闭环”的地方——医院,找专业的医生,去获得那个最关键的“闭环验证”。

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商业化的社会,几乎一切都可以被包装成产品来售卖,包括我们的“健康焦虑”。

但我们必须擦亮眼睛,看清每一种产品背后,真实的商业逻辑。

因为当我们为了一份廉价的安心,而放弃了审慎的追问时,我们付出的代价,可能会远超自己的想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快递费凭什么被“强制取整”? 请你提供具体的关于“快递费被强制取整”的相关内容呀,比如是哪家快递公司的规定、具体的取整方式等,没有...
爱美客回应童颜针代理权解约争议... 新京报讯(记者刘旭)7月22日晚,爱美客就子公司要求与达透医疗解约童颜针代理权一事回复新京报记者称,...
征信违规与校园贷困局:小雨点小...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对重庆小雨点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开出的249.1万元罚单,不仅创下央行对小贷...
华润集团:上半年营收、利润双增... 【华润集团:上半年营收、利润双增长】“华润”微信号消息,7月22日华润集团在深圳召开2025年半年工...
“战国水晶艳压梵克雅宝?” 小... 年纪越大,血脉觉醒概率越高。开始热衷养生寻医问药、开始不自觉囤积黄桃罐头玻璃瓶、开始爱上凤凰传奇和给...
诺泰生物财务造假被ST,审计机... 文 | 杨万里上市刚满4年,却因涉嫌财务造假沦为ST股,诺泰生物发生了什么?7月22日开始,诺泰生物...
北京某互联网公司数据防泄漏解决... 在互联网行业,尤其是北京的中大型互联网公司,数据已成为企业最核心的资产。无论是用户数据、业务逻辑、源...
银行仍然是险资中长期增配方向,... 今日,政策叠加资金利好延续,港股银行持续走强。截至目前,香港银行LOF(501025)涨幅0.12%...
特斯拉餐厅明年或在上海开业,洛... 7月21日,洛杉矶圣莫尼卡大道7001号,一座银白色飞碟建筑在霓虹灯环绕中点亮。特斯拉全球首家超级充...
你眼中的新产品,竟都是科技缝合... 当看到那些所谓的新产品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失望。它们看似新颖,实则不过是科技的缝合怪。将各种已有的技...
丙烯期货期权在郑商所挂牌上市,... 7月22日,丙烯期货和期权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其中,丙烯期货于9时挂牌,丙烯期权于21时挂...
化妆品零售额首跌,上半年的61... 尹莹/作者 李彦/编辑 化妆品那些事/出品 今年化妆品零售额首次出现负增长。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
定价21.66元!东方财富股东...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蓝丽琦发布股东拟转让股份公告3天后,东方财富公布了本次询价转让定价情况。7...
鹏鼎控股:7月22日融券卖出1... 证券之星消息,7月22日,鹏鼎控股(002938)融资买入1.37亿元,融资偿还1.98亿元,融资净...
科创芯片ETF:7月22日融资... 证券之星消息,7月22日,科创芯片ETF(588200)融资买入2.16亿元,融资偿还3.57亿元,...
原创 战... 2022年9月18日,在杭州宜和拍卖行举办的夏季拍卖会上,一张面值壹万元的第一套人民币——牧马图纸币...
数商云CEO专访:B2B行业未... 在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B2B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技术重构与生态裂变。作为中国B2B系统开发...
现炒现做锅气十足!京东创新外卖... 中国商报(记者 蒋永霞)近日,京东旗下首家合营品质餐饮制作平台“七鲜小厨”正式亮相北京市场,引发行业...
从《泥潭》到邓紫棋,一本文学书... 请你明确一下具体的《泥潭》相关内容呀,没有这些信息我很难准确进行描述呢。一般来说,从《泥潭》这样的作...
港股IPO重回全球第1:香港,... 2025年上半年,一个数字震惊了全球金融界。港交所IPO融资额1071亿港元,重回全球第一。这个数字...
对当前市场的看法:估值不低,但... 当前市场呈现出一种较为特殊的态势。从估值角度来看,确实已不处于低位,各类资产的估值水平相对以往有了明...
3个月股价涨2.5倍!新易盛成...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时浩 来源:图虫随着二季报披露告一段落,公募基金调仓动向同步浮出水面,新...
恒指、恒生科技指数双双涨超1%... 7月23日,恒指、恒生科技指数双双涨超1%。
沪指突破3600点,全市场超2... 2025.07.23本文字数:414,阅读时长大约1分钟截至今日午间收盘,上证指数报3608.58点...
“北京网约车禁油车”消息被多家... 一则未经官方核实的消息,短短几个小时内在媒体和自媒体间迅速传播,最终却被证实是“乌龙一场”。7月22...
央企与地方国资齐出手,注册资本... 7月23日,可控核聚变概念股表现活跃。截至11时20分,东方电气(600875.SH)、雪人股份(0...
老茶馆打牌、社区店染发:银发经... 在老茶馆里,老人们悠闲地围坐在一起,手中的牌在指尖舞动,那是他们闲暇时光的独特消遣。这里承载着他们的...
A股午评:沪指涨0.75%站上... 市场早盘震荡走高,三大指数小幅上涨,沪指站上3600点。南财金融终端显示,截至早盘收盘,沪指涨0.7...
热爆炸!这个“消暑老方子”被餐... 作者 |餐饮老板内参内参君持续高温、突破40℃!捧红了这个消暑界“上古战神”“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20亿元买入,2.4亿元甩卖部... 王健林,再次甩卖资产!这次是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快钱金融。7月22日,中国儒意(00136.HK)公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