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Simon Baily
周五时,官方宣布了个大事。
对国债、地方政府债、金融债的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
具体来说,8月8号以后发行的新债,要收。8月8号前发行的,不收。
啥意思?
咱们普通人,一定买过债券基金、 银行理财、 余额宝等货币基金...
等等。
这些理财产品,包含了以上三种债券。
所以有什么影响?
一
我看到有专家第一时间出来解读:
“ 对个人投资者基本没影响 ”
意思是——不用担心。
我问了下银行资管的朋友,他淡淡回复:
“噢,银行可不会替普通人承担这个税。收益扣除税收后,会体现在理财产品净值上。”
我又问了两位债券基金的朋友——
目前政策细节不多,债基是否要交这个增值税,不太明确。
长期来说大概率要交。
一位委婉地说,观察看看。
一位说,会导致收益下降,但可能降得不多。
我翻了一只债券基金。
它持有的国债、金融债、地方债,放一块儿,占比超过了50%。
目前具体税率不明确。
我看了下解读,有6%、3%两种可能性——
从利息中拿出这么多交税。
如果传导到普通人头上,盲猜,或许收益降0.05-0.1%?不严谨,纯猜测。
或许削弱得不算多。
但,确实会削弱。
过去几年债券基金和银行理财投资人,享了福。
现在,到了贡献时刻。
二
关于增值税, 科普两句。
它是一种间接税。
我们普通人很熟悉个人所得税,从工资收入中,直接扣一部分钱交税。
痛感很强烈。
这种直接扣钱的,叫“直接税”
而增值税——是面向商家来收,商家会把税加到价格里。
普通人付钱时,感受不直接,痛感不深。
比如,我今年请两位朋友吃了一顿大餐,花了504块钱,我当时让商家开了一张发票。
显示里面就有30.28块钱的税金,6%税率。
这个就是增值税。
这税实际由我承担,但不看发票,商家也不会专门提醒我。
回到主题。
国债、金融债、地方政策债恢复增值税后——
到手的理财收益大概率会削弱,但痛感不算太大。
另外。
可能会有两个蝴蝶效应:
一是,8月8日后发行的新债,才交增值税。
存量债券免交。
目前债券基金等持有存量债,可能因为有免税红利,反而出现短线上涨。
有点像打兴奋剂,效果不会持久。
二是,债券吸引力下降,那越来越多的资金,可能会 「 弃债投股 」 。
推动股市红红火火
三
最后说个小事情。
这三种债券利息的增值税,属于:恢复征收。
2016年起,这三种债阶段性免税了。
现在 恢复了。
现在哪哪都要花钱,育儿补贴、修水电站、发消费补贴...国家也不容易。
得四处抠钱。
目前国内有不少收入,是“暂时免税”。
时机合适,可能恢复。
比如炒股交税
炒股收益原本是要交税的。
但90年代开始,这块就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了。
“个人在二级市场(证券交易所)买卖股票的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A股亏钱效应明显,短期应该也不好意思恢复
但——
最近,很多境外炒港股的内地朋友,收到了补税通知。
A股不好动刀,境内居民炒港股,还是好动刀的。
。。。
比如存款利息交税
我们普通人在银行存钱,利息 “暂免” 征收 个税。
银行给多少利息,我们能拿到多少。
但在1999年-2007年8月这几年里,个人存款利息的税率高达20%
1千块利息,扣税后到手才800元。
直到2008年才暂免。
截图来源:国家税务总局
现在大家都喜欢躺平,不折腾。
存款余额已经达到了惊人的300万亿。
如果恢复征收,一年税收估计有大几千亿,这会是巨款。
。。。
还有,股票分红的税
目前政策是——持有一年股票,分红暂时免个税。
这是为了鼓励大伙长期持股,做时间的朋友。
我每次说,股票分红有免税优势。
很多人一头雾水,说:
这算啥优势?
这是相对于工资而言,股票分红能做到免税。长期复利下来,这是一个巨大优势。
对于小有身家的中高产,更是如此。
。。。
等等。
当然了,这三个都是直接税——直接针对个人收取。
税收的诀窍就:
“拔最多鹅毛,听最少鹅叫”
所以虽然数字大,但可能,也不会那么轻易地恢复征收。
大伙不要提前担心
上一篇:财经调查丨警惕低价引流的陷阱!88元水光针其实是腹腔防粘连凝胶 财经调查丨警惕低价引流的陷阱!88元水光针其实是腹腔防粘连凝胶
下一篇:财经调查丨小红书成针剂违规代打接单平台,记者体验水光针违规代打 小红书被检测出交易导流违规 小红书医疗医美违规导流申诉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