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郝亚娟 夏欣 上海 北京报道
8月6日,A股三大指数强势实现三连涨。截至当日收盘,沪指报3633.99点,创下年内新高。
伴随A股市场近期持续活跃,两融(融资和融券)余额水涨船高。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5日,A股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大关,为2015年7月以来首度重返2万亿元。
股市热度升温的同时,个人投资者积极入场。一位国有银行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近期客户的银证转账资金波动明显增多,反映出投资者参与度提升。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分析,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正面临居民储蓄大转移的局面,如今市场上难以找到收益率较高的产品,一年期存款利率更是降至1%以下。相对而言,A股市场一些优质股票的现金分红率超过3%,甚至高于很多银行理财的收益,这吸引着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大转移。居民对适度高回报的权益资产配置需求持续提升,A股市场的赚钱效应今年明显上升,资金面进入正循环。
投资者活跃度提升
除了银证转账资金流动增加外,A股市场的新开户数也在大幅增长。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7月,A股市场新开户数达196万户,同比增长71%,环比增长19%,2025年已累计新开1456万户。
“过去5年,居民存款新增60万亿元,累计达到160万亿元。在楼市投资机会减少、部分实体行业出现产能过剩以及‘反内卷’政策落地的背景下,大量的居民储蓄需要寻找新的投资出口,资本市场走强恰好吸引了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转移。”杨德龙指出。
从资金面分析,广发证券财富管理部在文章中指出,国内无风险收益率的下降、居民以及企业投资股票市场的机会成本的下降开始引发资金进入证券市场。从经验规律看,一旦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后,社会资金的重配置将引发增量资金入市。
权益资产受青睐
在A股赚钱效应下,权益类基金、权益类理财也受到关注。
招商证券策略团队指出,展望8月,市场可能会呈现指数在8月中上旬呈现震荡的格局,在8月中下旬重新回归此前的上行趋势,并可能继续创新高。从目前基本面的趋势来看,上半年整体保持了总需求回升的态势,目前来看,经济仍然呈现政府支出发力,出口尚可,地产和投资承压的局面。7月政治局会议基调积极,偏重中长期部署,增量信息有限但符合预期。按照目前的经济形势,二季度上市公司财报仍将呈现经营性现金流量边际改善,而资本开始回落的趋势,预计龙头上市公司(以沪深300非金融建筑为代表)将会进一步确认自由现金流改善的趋势。
杨德龙指出,从行业配置来看,今年上半年呈现出“哑铃型”特征。一方面是追求成长股的投资者配置科技创新板块,如人形机器人、英伟达产业链、芯片半导体以及创新药;另一方面是追求稳定回报的投资者特别是险资、社保基金等大机构,重视稳定分红回报,因此以银行股为代表的高分红低估值板块出现了逆势大幅上涨,甚至创出历史新高。
“下半年,市场行情的进一步走高将带来行情扩散,前期调整较充分的如品牌白酒、品牌中药、食品饮料等板块将迎来估值修复机会。在行业‘反内卷’、去产能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等新能源板块也有望否极泰来,迎来回升机会。”杨德龙说。
(编辑:朱紫云 审核:何莎莎 校对:张国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