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眨眼,上证综指已经冲上了3800点大关。
最近各界常问的问题是,什么推动了这轮A股的强势?还能追吗?尤其是在基本面并未显著改善的情况下。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这是一轮“水牛”,这轮上涨由流动性驱动,而非基本面主导。
“险资”扛起了大旗,保险资金砸下真金白银——摩根士丹利测算显示,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净流入资金约1.5~1.7万亿元,其中有三分之二来自保险公司的资金配置,这主要得益于今年4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对险资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的上调。
现在的问题就变成了——“水牛”能否持续?
事实上,在超低利率下,机构资金入场,居民资产配置压力大,资金会更多流向股市,“水牛”意味着股市有了“托底”。另外,虽然中国总量经济数据疲软,但部分企业盈利并不弱,经济结构转型使总量指标失真,新消费、出口等表现良好,部分中国企业全球竞争力加强。
简而言之,近期强劲的A股涨势可能至少会持续到9月(9月3日阅兵,10月中共第二十届四中全会),而“水牛”的顶有多高则更取决于未来的增量资金、盈利和经济基本面的改善。
险资砸下重金
自2024年2月初股市大幅抛售以来,重振股市已成为政府提振经济信心的关键政策重点。
为遏制抛售潮,“国家队”迅速出手救市,在2024年9月下旬的政策转向中,中国人民银行首次设立了两项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直接支持股市。该计划是缓解市场大幅波动的有效工具,尤其是在今年4月初史无前例的中美关税战期间,当时有300多家上市公司宣布了股票回购计划。
4月7日,在中美针锋相对的贸易报复高峰期,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宣布将持续扩大其ETF的购买规模并加大购买力度。
一个冷知识——国家队在最近这轮牛市中扮演的作用并不大,6月以来反而在场边观望,代表国家队的资金(相关ETF)还小幅下降。
这轮牛市的主要动力来自于险资,加仓可谓“大刀阔斧”。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最新统计,过去一年,保险资金对股票的直接投资金额激增了约10000亿元,其中2025年内增长了超6400亿元。相关分析显示,考虑到保险资金的投向限制,上述资金主要投向应是A股市场。
某头部保险资管投资经理对笔者提及,“头部保险公司基本都是真金白银增配股市,预计头部机构单家增持幅度都要在千亿元级别。”
过去几年,“资产荒”深深困扰险资,导致利率处于低位的30年国债还在过去一年被“疯抢”,长期资产极度“欠配’”,险资当时都配不够,因此收益率一上去就会有买家。
今年4月,政策的松绑已为资金入市埋下了伏笔。4月8日,金融监管总局优化保险资金比例监管政策,上调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提高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的集中度比例,放宽税延养老比例监管要求。
在过去不到两周的时间里,险资已连续出现两起举牌行动。比如,至8月11日,中国平安(601318.SH)与旗下资产管理公司平安资管,合计买入1.4亿股中国太保(02601.HK)H股,持股比例升至5.04%,达到举牌条件。
散户开始追涨
散户的整体情绪并不疯狂,甚至小红书不乏帖子提问称——为什么A股都3800点了,但讨论牛市的散户却不太多?
理性可能来源于对历史规律的认知,部分散户的基金、股票投资账户在多年后的今天可能才刚刚回正,因此很难大刀阔斧all in。但话说回来,“理性”的散户也在边际增加A股的配置。
据机构估计,中国居民家庭有55万亿元的超额储蓄(超出疫情前存款的幅度),中国家庭金融资产中有22%配置于基金股票,这意味着可能有超过10万亿元潜在资金流入市场。尽管有观点认为这类测算略有极端,但增量资金的潜力确实存在。
7月货币数据显示,零售存款减少了1.1万亿元,表明在存款利率走低的情况下,存款可能流向非银金融产品,这也暗含了存款进入股市的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A 股融资余额已攀升至 2015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突破2万亿元)。新增融资账户开户量有所上升,且呈现 2015 年以来最强劲的增长趋势。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市场极度疯狂。摩根士丹利认为,A股两融余额自2015年以来首次突破了2万亿,但不能只看绝对值,因为当前的融资余额仅占自由流通市值的4.8%,略低于过去十年4.9%的平均水平,更远低于2015年10%左右的峰值,显示当前股市杠杆风险仍可控,短期内政策干预可能性不高。
“水牛”并不那么水
有人认为当前股市上涨是由投机、流动性过剩和市场热情导致的,但背后仍存在一些坚实的基本面。
就AI而言,今年1月,开源模型DeepSeek横空出世,其表现与美国同类模型相当,引发了市场所说的中国“斯普特尼克时刻”。紧接着,阿里巴巴的通义千问、月之暗面的Kimi和字节跳动的豆包等多个国内人工智能模型纷纷亮相,并在全球排行榜上名列前茅。考虑到美国对先进人工智能芯片的出口管制,这些突破尤为引人注目。
中国为AI的崛起已铺垫了十多年。2017年,国务院发布了一项发展计划,将AI确立为国家战略重点。政府投资基金,尤其是2010年代后期设立的基金,优先投资计算基础设施、人工智能芯片和云服务。
得益于大量的美国海归的留学生(STEM人才)、广泛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以及对该领域的大量资金投入,中国已成为AI蓬勃发展的沃土。
不止AI领域有突破,创新药也属于中国厚积薄发的领域。今年,创新药行情是由跨国药企高额交易所驱动的,美国大药企更是疯狂“扫货”中国管线,超过10亿美元的海外授权(Licensing-out)订单常态化。
截至8月18日,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年初至今涨幅高达100%,远超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8%的涨幅。据药融云数据,2024年中国公司研发的在研创新药数量达到3575种,超过美国,成为全球领先者。
中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崛起可追溯到10年前实施的政策改革。2015年的政策全面改革从根本上重构了药品审批框架,简化了申请流程,并激励了制药创新。
研究表明,改革后新药首轮人体试验的审批时间从501天大幅缩短至87天。2024年,中国首次获得新药上市申请批准的创新药数量从2015年的11种显著增加到93种。
市场情绪积极的另一个关键原因是美中关系。市场意识到中国目前30%的加征关税其实不算高,如果美国对所有贸易伙伴都加征关税,最终关键在于中国与其他出口国之间的关税差异。
考虑到美国对欧盟(15%)、日本(15%)、韩国(15%)、中国台湾地区(20%)、大多数东盟国家(19%/20%)和印度(50%)确定的关税税率,再加上今年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大幅贬值,市场有理由相信,关税对中国出口美国的负面影响将小于“大解放日”声明之前。
中国在与美国的谈判中成功找到了极具影响力的筹码,即稀土。中国4月初实施的出口管制,不仅迫使美国同意关税休战,甚至使其取消了对英伟达H20 芯片的禁令,这无疑令市场感到意外。
市场也认识到,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一筹码可能仍对中国有利,因此它可能在短期内为中美关系奠定底线。
宏观经济疲软仍待改善
尽管如此,宏观经济的疲软并不能被忽视。
7月工业生产与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分别降至5.7%与3.7%(6月为6.8%与4.8%),均低于市场一致预期的6.0%与4.6%。
固定资产投资表现尤为疲弱,同比大幅下滑至-5.2%(市场一致预期2.1%),而6月为0.5%,创下自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的最低水平。
房地产问题仍是“房间里的大象”。8月,新房销售面积与销售额同比降幅分别扩大至-8.0%与-14.3%(6月:-5.4%与-10.7%);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跌幅加深至-0.98%(6月:-0.73%),年初至今累计跌幅-2.3%。
受高基数及抢出口退坡影响,机构预计,8月出口同比增速或将从7月的7.2%放缓至5%~6%的区间。本月高频数据显示中国对美集装箱船只数量继续下滑,反映出口退坡正在进行时。
内需方面,尽管中央已于7月底之前向地方政府下达了第三批690亿元的消费品以旧换新国补资金,8月前10天汽车与线上家电销售同比在低基数的助力下依然大幅下跌。
这或反映了部分地区对国补资金使用监管的加强,以及某些城市采取“每日限额领券”的影响。
7月数据的全面疲软也显示,尽管近期股市上涨,但现在并不是市场和政策制定者掉以轻心的时刻。
野村认为,股市上涨对实体经济的提振作用有限。为了维持股市上涨并防止大幅回调,监管机构可能会继续严格控制企业在股市的融资。
虽然牛市中的财富效应可能会提振消费,但股票投资可能会挤出大宗商品消费、房地产投资,甚至企业的资本支出,因为企业主会将资源转移到股票交易中。
对中国政府而言,最佳策略是从过去吸取教训,短期内避免采取过于高调的货币政策来刺激股市,保持警惕,避免实施紧缩政策,清理房地产市场的乱象,并解决一些深层次问题,如社会保障体系不平等问题。而当股市热情有所降温时,中国政府可能会加大刺激措施的力度,以遏制经济增长放缓。
因此,野村维持此前的预测,预计第四季度政策利率将下调10个基点,存款准备金率将下调50个基点,不过由于股市上涨和经济疲软并存,具体时间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总结而言,本轮A股的估值重估的核心驱动要素在于,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中国企业长期竞争力与长期可持续盈利能力提高,地产等系统性风险缓和,以及政策强托底力度增强(其中包括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增强股东回报等相关政策)。
因此,这轮估值重估周期暂时不依赖于宏观经济与当前企业的盈利水平,也不完全依赖于“放水”。强劲的A股涨势至少可能会持续到9月,而后投资者则应该关注以下指标,以衡量这轮涨势的可持续性:
1.境内债券收益率 :10年期国债收益率若趋于稳定,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信号;
2.政策催化剂 :随着10月临近四中全会,且中国下一个五年增长规划将揭晓,我们将能更清晰地了解反内卷行动及实施计划,以及经济再平衡和社会福利改革的迹象,这些很可能会受到股市的欢迎;
3.二季度财报结果 :A股市场在2025年第一季度首次实现季度业绩符合预期;能否持续,将标志着盈利增长轨迹是否出现更明确的拐点;
4.潜在的政府干预以给市场降温 :融资融券余额占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比例,以及融资买入额占A股每日成交额的比例值得关注,因为它们反映了投入股市的杠杆水平。如果杠杆投机活动升温过快,监管机构可能会进行干预,并对投机性涨势予以警示 。
No.6507 原创首发文章|作者 Irene Zhou
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开白名单 duanyu_H|投稿 tougao99999
欢迎点看【秦朔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