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北京商报)
被称为“黄金界爱马仕”的老铺黄金,今年再次涨价。8月25日,北京商报记者走访了解到,老铺黄金热门产品的涨幅约10%,相比涨价前一日,店内客流已有所下降。今年2月,老铺黄金曾进行调价,所涉产品的售价涨幅为4%—12%。频繁涨价的背后,虽有国际金价走势的影响,但更多为老铺黄金“重工艺、高溢价”的模式促使。近年来,黄金珠宝行业进入品牌转型升级的大周期,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本身的创新和差异化。老铺黄金若想通过涨价来匹配产品的附加值,应考虑如何提升推新速度,研发符合年轻人审美和需求的款式,以适应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涨幅约一成
北京商报记者在老铺黄金北京SKP店看到,涨价当日的上午时段,虽然店外已不再有人排队,但店内选购商品的消费者不在少数。而在8月24日北京商报记者的走访中,老铺黄金东方新天地门店和北京SKP门店晚上8点左右,门店外等待入店的消费者排起长队,店内销售人员十分忙碌。
一位老铺黄金销售人员透露,8月25日凌晨,对店内所有产品进行调价,涨幅为10%—12%。北京商报记者通过对比老铺黄金三款热门产品发现,“玫瑰花窗”中号涨价前的售价为2.26万元,涨价后为2.52万元,涨幅约11.42%;“金刚杵”中号涨价前的售价为1.8万元,涨价后为2.02万元,涨幅约12.5%;“葫芦1号”中号涨价前为2.13万元,涨价后为2.35万元,涨幅约10.25%。
近年来,老铺黄金频繁调价。去年,老铺黄金分别在3月和9月启动涨价。其中,3月涨价幅度为5%—10%,部分工艺复杂的产品涨幅高于10%;9月的涨幅则为4%—11%,以一款52.8克的古法平安锁为例,售价由5.16万元涨至5.72万元,涨幅近11%;今年2月,老铺黄金再次涨价,主要产品的涨幅为5%—12%,其中热门产品貔貅点钻项链的售价由1.86万元涨至2.03万元,涨幅近9%;作为线上专属款的素金平安锁锁骨链,售价由8410元涨至9190元,涨幅达9.3%。
尽管价格连涨,但老铺黄金的业绩依旧亮眼。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老铺黄金销售业绩达141.82亿元,同比增长249.4%;利润为22.68亿元,同比增长285.8%。
品牌定位驱动
针对近期黄金价格下行,老铺黄金却选择涨价的原因,上述销售人员表示,每年2—3次的涨价策略,是老铺黄金在管理价格体系上的惯例。此前,老铺黄金董事长、总经理徐高明在2025年中期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老铺黄金每年的价格调整,是基于品牌本身的定位和定价策略所决定,与黄金涨幅并无直接关系,实时金价仅影响老铺黄金价格调整浮动的大小。
奥优国际董事长张玥表示,作为高端黄金品牌,老铺黄金注重工艺、设计和文化内涵,而非单纯依赖原材料价格。此次涨价可能反映出老铺黄金在工艺升级、设计创新或品牌溢价方面的投入,同时通过涨价维持高端形象,以瞄准对品质和文化价值更敏感的消费群体。
同时,涨价也是为老铺黄金在下半年提升毛利率提供支撑。国泰海通证券在研报中指出,今年上半年,老铺黄金的毛利率为38.1%,同比下降3.2%,主要原因为上半年提价幅度小于金价涨幅。本次在年内二次涨价,老铺黄金的下半年毛利率有望环比提升。
“一年2—3次的频繁调价,虽然能够强化老铺黄金品牌的高端定位,提升消费者对产品保值性和独特性的认知,同时还可能吸引投资型买家,但频繁涨价也可能让部分消费者感到价格压力,尤其是对价格敏感的群体。”张玥表示,若产品附加值未能同步提升,可能影响口碑和忠诚度。因此,品牌需要在涨价的同时,持续传递价值感。
向文化消费转型
当前黄金珠宝行业正经历从“投资属性”向“文化消费”的转型。年轻消费者更关注产品的设计感、文化符号与社交属性,而非单纯的价格波动。艺恩数据发布的《2025年黄金饰品消费分析报告》中指出,“Z世代”正加速崛起,逐渐成为黄金消费市场的新主力。同时,黄金的避险保值特性叠加饰品消费升级需求,共同推动线下体验升级为黄金消费的核心环节。各黄金品牌推出的文创金饰系列产品持续热销,供不应求的市场表现凸显出线下体验正在重塑黄金饰品的消费生态,成为整个消费链路中最关键的环节。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武泽伟认为,为匹配通过涨价提升的产品附加值,老铺黄金需持续深化产品创新与文化赋能,加大在古法工艺、原创设计及文化叙事上的投入,使其产品真正成为承载中国经典文化的艺术品。
武泽伟表示,老铺黄金必须“打磨”客户体验与服务,通过优化高端商场门店的场景体验、提供专属定制服务和完善会员体系,尤其在海外市场拓展中,应注重文化融合与本地化体验,增强消费者与品牌的情感连接与文化认同。此外,坚守品牌独特性并谨慎平衡营销策略也至关重要,即在面对市场竞争和模仿时,坚持品牌独特价值观,并审慎运用折扣策略,确保任何市场活动都不损害其高端品牌调性。
北京商报记者 刘卓澜
图片来源:老铺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