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时间9月8日,美国三大股指均小幅收高,纳指再创收盘历史新高。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2.12%,创今年3月以来的新高。
热门中概股表现亮眼,网易大涨7.25%,百度大涨6.56%,阿里巴巴收涨4.15%、京东收涨4.45%、百度收涨6.56%、拼多多、哔哩哔哩、蔚来、小鹏汽车纷纷上涨。
港股市场方面,2025年以来南向资金强劲流入港股市场。据Choice数据显示,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额已于9月2日突破1万亿港元,刷新年度净买额的历史记录。其中,据证券时报统计,南向资金近一年来净买入额前八大行业依次为:银行、商贸零售、医药生物、非银金融、汽车、电子、传媒、计算机。
个股层面,作为中国核心科技资产的代表,阿里巴巴、腾讯控股、中芯国际、比亚迪股份、理想汽车备受南向资金偏爱。
(图源:东方财富证券;制图时间9月3日)
港股科技板块缘何受到资金青睐?
首先,外部环境方面,随着美联储货币政策预期转向鸽派,全球流动性环境有望持续改善。华鑫证券指出,上周五非农数据远不及市场预期,9月降息几乎无悬念,美国降息周期开启有望明显提振港股流动性,港股或迎来海内外流动性共振驱动的上涨行情。
据招商基金基于iFind数据统计显示,在美联储2019年8月-2020年3月的降息周期中,港股科技50ETF(159750)的标的指数累计涨幅为86.98%,最大回撤约为25%。
在盈利增长方面,作为中国科技的核心资产,华泰证券认为港股科技公司的营收及利润增长的上行空间已经确认。随着上市公司的业绩修复进程加快,将推动港股市场估值修复。据iFind,其标的指数2025年Q1的营收同比增幅为11.9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为7.97%。相比2024年Q4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增幅的4.66%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的5.43%,均有明显改善。
港股科技:覆盖更广泛的AI应用,弹性表现更强
港股科技50ETF(159750)的标的指数汇聚了Terrific 10(中国科技十雄),前十大成份股包含阿里巴巴、腾讯、美团、小米、比亚迪、京东、网易、百度、吉利汽车、中芯国际,覆盖了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人工智能、半导体等多个科技赛道。
(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官网,截至9月8日。以上仅为对指数成份股及权重的列示,不构成个股推荐。指数成份券及权重根据市场情况变化。)
从年内表现来看,截至9月8日收盘,港股科技50 ETF(159750)的标的指数——港股科技指数(人民币汇率)累计涨幅达40.30%,而同期的恒生科技指数涨幅为28.77。最大回撤方面,两者表现相当。
(来源:iFind,截至2025.9.8)
两者在底层资产上存在一定差异:
从行业覆盖来看,相比恒生科技指数,港股科技50 ETF(159750)的标的指数——港股科技指数在AI应用层的覆盖上更为全面,包含智能汽车(吉利汽车),医药医疗(百济神州、药明生物、晶泰控股),智能硬件(瑞声科技、高伟电子)。值得一提是,港股科技指数的成份股中包含了今年以来表现强劲的创新药——百济神州、药明生物、再鼎医药、微创医疗,但以上均不包含在恒生科技指数中。
从市值分布来看,港股科技指数在聚焦中国顶尖科技公司核的同时,更广泛兼顾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潜力,中小型市值公司的覆盖数量更多。
(本文机构观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亦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