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亿邦动力 (ID:iebrun),作者:张从容,原文标题:《国产品牌注意!海外医美修护品牌开卷中国市场,两大品牌上市》
日前,高德美集团旗下医美术后修护品牌阿莱丝汀(Alastin Skincare)正式进驻中国市场。有外媒指出,此举意味着该品牌进入了全球增长最快的美容护肤市场之一。
该品牌成立于2015年,由资深整形外科医生Alan Widgerow创立,并于2022年被高德美集团收购。而其母公司由欧莱集团和雀巢公司于1981年合资成立,2014年被雀巢全资收购,2019年被殷拓集团和阿布扎比投资局等财团收购,成为独立公司,并于2024年3月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今年上半年,集团实现净销售额24.48亿美元,同比增长11.17%。
实际上,阿莱丝汀并非高德美集团在2025年首个引入中国市场的品牌。据悉,2025年4月,该集团旗下品牌塑妍萃(Sculptra)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正式在中国全面上市。
根据集团2025年上半年财报,塑妍萃所属的填充剂和生物刺激剂业务净销售额同比增长3.29%,达到5.34亿美元。集团表示,该增长主要得益于塑妍萃持续的高增长势头以及新产品的初步市场接受,其中包括在中国推出塑妍萃的举措。
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集团注射美容业务净销售额同比增长8.87%,达12.4亿美元;治疗性皮肤病学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26.03%,达4.89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阿莱丝汀及丝塔芙所在的皮肤护理业务净销售额虽同比增长6.52%,至7.19亿美元,但与2024年同期11.02%的增速相比有所放缓。
集团半年报指出,注射美容业务在巴西、加拿大、中国、墨西哥和英国市场表现尤为突出;皮肤科护肤业务的增长则主要得益于中国和印度市场的强劲表现。
医美及术后修护已成为国货美妆的新增长点:珀莱雅推出具备医美术后修护功能的源力精华3.0和医用重组胶原蛋白敷贴;丸美生物和上海家化也相继推出医用重组胶原蛋白敷料等产品。据亿邦动力统计,在15家国货美妆上市公司中,至少有11家已拓展至医美或医美修护相关业务。
随着海外专业医美及医药企业旗下的修护品牌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它们将与国货美妆及国产医美企业展开竞争。国货品牌在医美修护及相关赛道的布局或许需进一步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