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阳光电源,老朋友应该都很开心,几个月前你们看我专栏的操作记录,跟着我买的,现在奔着三倍去了。
新能源行业这一年多绝大部分企业的日子都很难过,电价现货多次出现负价,光伏全面亏损,锂矿现在都还没回过神,锂电也好不到哪去,新能源汽车也是持续价格战......
只有极少数企业做到了逆境中业绩依然坚挺,阳光电源就是佼佼者。
关于阳光电源的基本面,还有公司的逻辑,之前已经讲过不止一次了,观点依然没变。
早几年,阳光电源靠逆变器稳坐全球第一,市场份额超过30%,但光靠这个东西,肯定是不行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
因为逆变器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价格一直在降,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转折点就在储能上,阳光电源很早就盯上了储能,现在终于熬出了头。
2024 年的时候,储能业务占总营收才32%,还没逆变器多,但是今年上半年,储能营收直接冲到178亿,占比41%,第一次超过逆变器成了第一收入来源。
主要是增速太快,上半年储能营收同比涨了127%,差不多翻了一倍多,而逆变器只涨了 17%,差距一下就拉开了。
国内的储能行业,其实竞争也很激烈,阳光电源之所以有这么好的表现,重点在于海外订单接个不停。
其实很多行业都是国外比国内赚钱,国内太卷了。
这两年欧美澳这些地方,要么是想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要么是电价太高想省成本,对储能需求特别大。
阳光电源因为布局早,很早就在海外有了比较好的品牌效应,外国人就认这个,所以在海外签了一堆大单,这些订单从2024年开始陆续交付,今年的业绩表现好,是没有悬念的。
不过现在海外也卷了,我们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都在扎堆出海,未来考验的是性价比。
在国外并不是东西越便宜越好,质量还是排在第一位。
储能现在依然还有2个问题,第一个是成本高,第二个是安全性。
根据目前的技术,成本下降空间已经非常小,除非未来固态电池普及,这也是国内新能源电站宁愿采用火电调峰,也不太愿意用储能的原因。
现在国内的新能源电站,主要还是采用火电调峰,而不是储能,因为储能的性价比很低,除非不得不用。
我是不看好火电的,从长期来看,火电占比缩小是必然的,如果储能成本未来能大幅度下降,国内都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这不仅仅是电站需要储能,我去年就说过,AI的尽头是储能,AI每年耗电量的增量都非常恐怖,未来是耗电绝对大户,现在还不算什么。
但是现在储能的安全问题始终没有很好的解决,全球各地包括我们国内,储能发生的事故都不少,这一点只有阳光电源的产品相对表现最好。
这也是阳光电源的盈利能力比竞争对手都要强的原因之一,看他的毛利率。
在一个竞争这么激烈的行业,还能让毛利率连续提升,这就能充分说明问题,现在阳光电源的毛利率已经高达34.4%,大家可以去对比一下同行。
主要是海外的毛利率很高,今年海外真是毛利率接近42%,差不多是国内的2倍。
其实阳光电源产品的硬性成本,并没有优势,因为他毕竟不自己生产电芯,只做储能系统,赚的是系统溢价。
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客户接受阳光电源的产品,就意味着接受高价产品,这就是品牌优势加上更好的质量带来的好处。
比如他的三电融合技术应该都知道,推出的PowerTitan3.0储能产品,循环寿命能到 15000 次,行业平均也就10000次左右,系统效率93.5%,客户当然愿意多花钱买。
说到阳光电源的成本,有一位朋友问过我一个很细的问题,大概意思是他和中创新航合作的大电芯,成本要比行业低两成左右,比如在沙特的7.8GWh项目里,它的电芯成本才0.38元/ Wh。
我不知道这个数据怎么来的,官方从来没有公布过,反正我在权威公告里没见过,但网上确实有这个说法,我觉得是不准确的,大概率是套用了中创新航的1C电芯报价,这是今年的数据,不是去年的。
沙特项目采用的是314Ah Gen2.0电芯,按照我的估算,当时成本没那么低。
当然也可能有这个数据,是我没看到,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阳光电源不可能走卷成本这条路,他的位置注定只能走品质路线。
最后提一下AIDC,阳光电源这段时间股价之所以涨这么快,这东西应该是功臣之一。
AIDC就是AI数据中心的电源系统,其实现在还只是一个概念,阳光电源确实在布局,已经成立了AIDC事业部,但产品还没出来。
公司的说法是争取明年能出产品,看到这样的弹性词,市场是最喜欢的,有了炒作的题材,但实际大规模商业化落地,我觉得没那么快。
这个领域确实很好,很可能是阳光电源的第三增长曲线,AI数据中心确实太耗电了,尤其是海外,电网相对我们来说简直太落后了,很多都是几十年前建的,根本不能满足用电需求,所以需要这么一个东西来给数据中心的电力保驾护航。
但这跟普通储能产品是两码事,要求更高,因为使用环境更苛刻,目前还没有任何一款产品能完全满足要求,阳光电源也没有正式发布过AIDC产品,还在研究。
当然突破是肯定的,只是时间问题,根据我的调研,阳光电源现在已经有了不小的成果。
未来这块市场也很有想象空间,关注这个领域的朋友应该都看过机构的数据,AI电源的需求确实会高速增长。
有一个数据是值得参考的,我之前看宁德时代港股上市的招股书就看到了,宁王说未来数据中心储能电池出货量的年复合增长率会达到76%,到2030年大概需要300GWh,也就是还要翻30倍左右。
这对阳光电源来说,当然是好事情,典型的下有保底上有预期。
但是这个预期,现在已经提前反映在股价上了。
我做了下面这张《A股核心资产研究汇总》表,里面精选了上百家优质公司,并附数万字的分析方法。
所有分析过的公司都会在上面这个表里更新数据。
#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