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万亿广发银行行长卸任!“70后”中国人寿副总裁接棒 3.7万亿广发银行行长卸任!“70后”中国人寿副总裁接棒
创始人
2025-09-28 21:52:42



作者 | 刘银平

编辑 | 付影

来源 | 独角金融

资产总额3.69万亿元的广发银行迎来重磅人事调整。根据公众号“广发银行微讯社”9月28日下午发布的信息,公司干部会议宣布,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林朝晖兼任广发银行党委书记;王凯因集团分工调整,不再兼任广发银行党委书记职务。

王凯此前担任广发银行副董事长、行长,这也意味着,待走完相关流程及监管核准之后,林朝晖将正式接任行长一职

广发银行正面临内部治理、IPO、业绩等方面的压力:2024年,该行经历了营收、净利润的双双下滑,2025年9月中旬还收到了自成立37年以来的第三大罚单,2009年启动上市计划至今始终未能圆梦。

新官上任之后,能否给广发银行带来新气象?

1

新行长来自大股东中国人寿集团

就在公众号“广发银行微讯社”发布人事变更信息的同一天,广发银行官网也发布了行长辞任的公告,公司于9月28日收到王凯的书面辞呈,辞去董事、副董事长、行长、董事会战略/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并对其在任期间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来源:广发银行官网

王凯1972年出生,自2021年5月担任广发银行行长,历任中国进出口银行资金营运部总经理、金融市场中心主任,上海分行党委书记、行长;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兼中国人寿保险(海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凯上任之后广发银行进入调整期,叠加疫情冲击,在任三四年期间公司总资产增长放缓,营业收入、净利润均有所下滑。

林朝晖1974年出生,2024年1月起任中国人寿集团党委委员,同年3月任集团副总裁,还兼任中国人寿保险(海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此前还担任过建设银行(601939.SH)北京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根据中国人寿集团2024年年报信息,林朝晖2024年从公司领取的税前报酬总额为75.47万元,位列5位副总裁的第4位,若按完整年度薪酬核算,与前三位副总裁的年薪差别不大,均为80多万元。



图源:罐头图库

广发银行于2016年为中国人寿集团成员单位,截至2024年末,中国人寿持有广发银行43.686%股份。目前广发银行董事长由中国人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蔡希良兼任,董监高团队中还有多人也来自中国人寿集团。

可以看出,中国人寿通过核心岗位的派驻,确保了其作为大股东的战略意图与广发银行的经营发展保持高度协同。

林朝晖加入中国人寿集团的时间并不长,此前在建行任职期间,比较重视养老服务工作及科技金融工作。在养老服务工作方面,曾推动建行北京分行全辖400家网点进行“无障碍+适老化”改造;金融科技方面,推进安防物联管理平台试点建设、借力金融科技加强反欺诈工作。

2

6670万巨额罚单落地,

IPO之路再生波澜

就在高管层变动的前不久,广发银行还收到了自1988年成立以来的第三大罚单。

根据9月1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罚单信息,广发银行因相关贷款、票据、保理等业务管理不审慎,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等违法违规行为,被处以6670万元罚款,也是今年以来银行业的第二大罚单。

虽然广发银行回应,此次处罚是基于2023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对该行开展风险管理及内控有效性现场检查发现问题作出的处理结果,且已经整改完毕,但过去几年广发银行一直都是监管罚单的“常客”,今年总行及各地分支机构累计罚款金额已超8000万元。

内控问题频发,暴露出广发银行内部治理的深层短板,这已成为其叩响A股大门必须逾越的主要障碍。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广发银行总资产3.69万亿元,较去年末的3.64万亿元增长500亿元。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资产规模超3万亿元,却迟迟未能上市,在国内银行业算是独一份的存在了。

自筹备上市计划开始,广发银行的IPO之路已走过了16年。位于超一线城市的广州,政策支持、融资环境良好,上市之路却一波三折。



图源:罐头图库

2009年广发银行首次提出上市计划,但由于股权结构复杂、股东利益问题以及市场环境等因素未能推进下去。

2011年广发银行启动“A+H”股上市计划,由中信证券和高盛高华证券作为辅导机构,但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后的市场波动和内部问题,上市进程再次受阻。

2014年原董事长李若虹“落马”。2016年3月,中国人寿(601628.SH)收购了花旗集团及IBM持有的广发银行36.48亿股股份,总对价约为233.12亿元,交易完成后中国人寿持股比例由20%升至43.686%,成为单一最大股东。

经过这一变动后,该行上市进程再次停滞,2017年年中上市进展变更为“暂时中止”。随后,广发银行收到银行业历史上最大罚单。

在2019年上半年工作会议上,广发银行提出“三至五年内实现公开上市”的计划,但由于内部治理、资产质量等问题,进展缓慢。

2020年以来,广发银行的IPO计划仍在积极筹备中,持续优化结构、提升资产质量并强化内部治理,多次传出上市动态。2021年5月,由中信证券辅导IPO的广发银行状态变为“辅导备案终止”。

近两年,广发银行鲜少传出IPO进展,上市之路按下暂停键。

3

近17年营收、净利首次“双降”,

资产质量连续2年改善

2024年广发银行在业绩上也交了一份不甚理想的答卷。营业收入629.37亿元,同比下降0.63%,归母净利润132.59亿元,同比下降5.25%,这是近17年来首次出现营收、净利润“双降”的情况

2021年之前,广发银行资产规模和负债规模增长较快,除了个别年份,涨幅基本在10%以上,2020年总资产突破3万亿元,2022年后资产及负债规模增速均下降。2022-2024年资产规模增速分别为1.72%、2.68%、3.86%。

广发银行存款规模占负债规模的比例在6成以上,总负债规模增长放缓,和存款规模增长放缓有一定关系。

截至2024年末,广发银行各项存款余额为2.26万亿元,同比增长3.47%,2023年、2022年存款规模增速分别为0.54%、3.59%。在居民存款规模大幅增长的背景下,广发银行的存款规模增速在同类银行中处在较低水平。

公司存款规模浮动较大,公司定期存款规模在连续下降三年之后,2024年末达到1.07万亿元,同比增长29.37%;但公司活期存款规模连续两年低速增长之后,2024年末为0.51万亿元,同比下降30.88%。



图源:罐头图库

和存款一样,2022年以来贷款规模增速也明显放缓,2022-2024年末贷款余额分别为2.05万亿元、2.07万亿元、2.1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6%、0.84%、3.08%。

营收和利润下滑,主要因核心业务中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双双下滑,2024年分别为496.51亿元、109.74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78%、7.43%。

值得注意的是,广发银行投资数据表现亮眼,投资收益同比增长20.13%至66.72亿元,不过由于占营收比重不高,未能阻止整体业绩下滑。

一直以来,广发银行对信用卡业务有着高度依赖,过去两年广发银行营收不理想或与信用卡业务收缩有一定关系。2022年以来信用卡透支余额连续下降,截至2024年末为3928.46亿元,同比下降7.54%。

2024年末广发银行信用卡透支余额占个人贷款与垫款余额的比例为45.9%,占比较去年同期下降2.19个百分点,这一比例比所有上市银行都要高,在股份行中也高居榜首。除了收入下降,信用卡不良率上升、信用卡额度使用率下降也显示出广发银行信用卡业务面临的挑战。2021-2024年,信用卡不良率分别为1.54%、1.58%、1.59%、2.19%

财经评论员郭施亮表示,银行通过信用卡业务拓展小额贷款业务,可以增加银行利息与手续费收入。同时,发展信用卡业务也是不少银行的硬性指标,有考核业绩的需求。但是,如果银行对信用卡持有人的资质审核不严格,容易影响银行资产质量,同时盲目加大信用卡发放、降低申请门槛,会影响银行的风控,可能导致银行资产质量下降。



图源:罐头图库

资产质量连续两年得到改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连续两年“双降”,拨备覆盖率稳中有升,风险抵御能力增强。2024年不良率为1.53%,较上一年下降了0.05个百分点,企业贷款不良率相对较高,个人贷款不良率则维持低位;拨备覆盖率为165.6%,较上一年上升了4.69个百分点。

广发银行通过债权转让、不良资产证券化等手段,不断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2024年以来多次在银登中心转让不良资产收益权,接盘方包括粤财信托、华润深国投信托、华能贵诚信托,实现对部分不良资产的剥离,对降低不良贷款率起到一定作用。

根据广发银行2025年上半年经营管理工作会议披露的信息,上半年净利润达成进度目标,不良贷款余额、不良率实现“双降”。

作为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广发银行整体综合实力及品牌影响力较强,客户基础庞大,连续3年入围国内系统性重要银行,行业地位突出。最大股东中国人寿财力实力雄厚,银保协同深化,助力其各项业务保持较强的竞争优势。风险管理水平逐渐提升,不良率持续下降。

林朝晖曾在建行体系有过丰富的管理经验,在大股东加持和规模优势下,能否带领广发银行解决内控问题、提升盈利水平,成为摆在其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服饰品牌出海远征:用数据使... 作者|唐飞编辑|刘景丰服饰出海这一赛道,是公认的红海,但其庞大的市场仍然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品牌。国盛...
绝活,吃一辈子 绝活,吃一辈子... 图: fablenaut 说个好玩的。 前天我看到一个新闻,说贪玩游戏成立十周年了。要给员工们发福利...
中信银行信用卡创新开展“金融教... 2025年9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开展主题为“保障金融权...
亚太药业:筹划公司控制权变更事...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9月28日,亚太药业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9月26日收到控股股东宁波富邦控股集团...
原创 大... 被日本企业起诉专利侵权。 作者|刘俊群 编辑|刘钦文 从湖北农村娃到身家60亿的“孝感首富”,鲁楚平...
京津冀启动农产品促消费协同新机... (来源:河北新闻网) 转自:河北新闻网 中新网石家庄9月27日电(王喜庆)旨在打通京津冀优质农产品从...
“中国版英伟达”,IPO只差临... 2025.09.28本文字数:2899,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作者 |第一财经 黄思瑜被称为“中国版英伟...
0囤货、0门槛?90后白领亲测... 2024年初的南京,90后白领小严对着工资条轻轻叹气。朝九晚五的行政工作稳定却平淡,“每个月拿着固定...
中环环保: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 ...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9月28日,中环环保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张伯中及其一致行动人安徽中辰投资控...
晓数点|一周个股动向:最牛股周... 本周(9月22日至26日)五个交易日内,三大指数均上涨,沪指涨0.21%,深成指涨1.06%,创业板...
易伟操纵“金陵体育”获利833... 中国裁判文书网及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54岁男子易伟在近19个月内,利用39个账户交易金陵体育(300...
股市赚钱就是靠胆子大! 股市是... 前几天阿里的吴泳铭说了一句话,他说:“未来的智能体加机器人的数量会超过全球的人口。”这让本就火爆的A...
易伟操纵“金陵体育”获利833... 中国裁判文书网及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54岁男子易伟在近19个月内,利用39个账户交易金陵体育(300...
南京银行又获股东增持 南京银行... 中经记者 郝亚娟 夏欣 上海、北京报道9月28日,南京银行发布公告,法国巴黎银行(QFII)于9月2...
富煌钢构被立案调查!并购计划曾...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管越9月26日晚间,富煌钢构(002743.SZ)公告称,收到证监会对公司...
股市赚钱就是靠胆子大! 股市是... 前几天阿里的吴泳铭说了一句话,他说:“未来的智能体加机器人的数量会超过全球的人口。”这让本就火爆的A...
5A景区,正在被抛弃 汹涌挤向接驳车的人潮,和被裹挟着走的推背感,让刻意避开“十一”出游高峰,希冀在“北疆明珠”喀纳斯畅游...
龙头股年内涨超3倍!存储市场涨... 存储市场缺货潮再蔓延,多家机构预测第四季度存储价格或将延续涨势。年初至今,存储器指数涨幅超过60%,...
让张艺谋认罚748万的律师,把... 从公关翻车到法律诉讼。作者 | 刘钦文编辑丨高岩来源 | 野马财经西贝的信任危机还在扩大。9月26日...
孙宇晨的奇幻漂流 说起孙宇晨,想必大部分人都不会陌生。从“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到北京大学历史系,再到加密货币与区块链...
阿里“三线出海”:淘宝砸10亿...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刘婷“双11”大促进入倒计时,阿里三大出海平台纷纷发布新动态。9月22日,...
沉潮渐起,决胜“差异化”| 一...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GDMS全球数字营销峰会。9月16-17日,第十一届GDMS全球数字营销峰会在国家会...
地平线再融58亿,自动驾驶芯片... 从市场端来看,全球L2级以上新车智能驾驶渗透率已接近45%,随着未来两年具备L2-L3组合驾驶辅助功...
70后博士从车库创业,跑出一家... 记者丨邓浩编辑丨骆一帆港股又迎来一家自动驾驶公司。近日,魔视智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魔视...
3.7万亿广发银行行长卸任!“... 作者 | 刘银平编辑 | 付影来源 | 独角金融资产总额3.69万亿元的广发银行迎来重磅人事调整。根...
存款非银化趋势延续 信贷投放注... 8月政府债对社融支撑力度减弱,信贷需求仍待修复。个人消费贷、经营贷贴息落地有望带来零售信贷增长机遇。...
对话地平线吕鹏:智能驾驶的 「... 采访 / 崔大宝来源 / 节点财经过去几年,我们见证了电动化和智能化对汽车工业的改造。不过,两者有很...
“开物”见新|2025中国消费... 过去,我们见证了行业在「应变」中砥砺前行,穿越周期、寻找新的增长逻辑,在「塑心」中回望本心、换羽新生...
蹭苏超流量?扬州瘦西湖水上游船... 2025.09.28本文字数:2429,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作者 |第一财经 李隽9月26日,江苏瘦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