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的关税战愈演愈烈之际,全球不少国家都在旁观,尤其是美国的盟友们。澳大利亚本打算安安稳稳地做个“吃瓜群众”,没想到很快就成了局中的一员,且一上场就被中国“打了一巴掌”。
近期,中国的铁矿石采购公司下令,要求所有国有钢铁厂暂停采购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铁矿石,哪怕这些铁矿石已经装船,正从澳大利亚驶向中国。这一决定让澳大利亚措手不及,突然之间,它从原本的“旁观者”变成了“当事人”,而且还是一个“挨打”的当事人。
那么,为什么会是澳大利亚呢?其实,这与澳大利亚的一些行为息息相关。澳大利亚在全球经济中并没有什么特别强的高科技产业,能够维持在发达国家阵营的位置,主要依赖的是矿产资源,特别是出口到中国的矿产和农产品。原本,澳大利亚赚着中国的钱,双方也未曾发生过大的冲突,中国始终保持着公平交易的态度,只要澳大利亚不做出过分的举动。
然而,澳大利亚显然没有意识到,自己总是做一些让中国不满的事。作为“英联邦”成员,澳大利亚的行为常常带有一些“搅局”的特性。它的祖先来自英国,而英国历史上一直扮演着世界局势中的“搅屎棍”角色,虽然澳大利亚没有英国的强大力量,但它却也能在一些问题上做出让人不快的动作。尤其是近年来,澳大利亚在中美关系紧张时,频频站在美国一方,时不时发表一些不友好的言论。
而这次中国对澳大利亚铁矿的“断供”行动,实际上是在回应澳大利亚的“挑衅”。毕竟,中美关系已经公开裂开,中国也不再愿意忍受任何来自“亲美小弟”的不友好行为。尤其是铁矿石这种关键资源,澳大利亚似乎以为自己有足够的市场地位,但中国却有足够的底气,来要求澳大利亚改变某些行为。
那中国为什么敢这么做呢?答案其实很简单:
1. 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铁矿进口国:澳大利亚一直认为自己在铁矿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认为中国没得选择。但现在,情况已经发生变化。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大部分来自澳大利亚,但其他国家如巴西、俄罗斯等也开始成为重要供应商。随着供应来源多元化,澳大利亚的市场优势逐渐削弱。
2. 中国已经实现了铁矿进口多元化:为避免对单一来源的过度依赖,中国早已在铁矿进口上实现了多元化,不仅从澳大利亚进口,也从巴西、俄罗斯等地进口。供应商增加后,澳大利亚的谈判地位不再那么强大。
3. 中国的房地产放缓,需求减少:过去,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是钢铁需求的“大户”,但近年来中国房地产放缓,这也减少了对铁矿石的需求。因此,即使停止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其他国家也能提供足够的资源满足需求。
因此,澳大利亚在这种局面下很难继续以“卖方市场”的身份存在。如果澳大利亚继续作出挑衅,那么它可能就会失去中国这个最大客户。
然而,澳大利亚也面临两难。若不按中国的要求行事,中国可能真会停止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而一旦失去了中国,澳大利亚的经济将遭受巨大的打击。因为除了铁矿石,农产品等其他资源也依赖中国市场。如果与中国关系破裂,澳大利亚可能就会陷入困境。
那么,澳大利亚将如何抉择呢?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