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发布了《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据悉,这是中央财政首次对个人消费贷款进行大规模贴息。
9月1日,该方案正式落地实施,为期一年。期间,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用于实际消费,经识别确认后,可享受年化1%的财政贴息。
01 消费贷“国补”呼之欲出,金融科技公司打头阵
根据政策指引,本次贴息范围涵盖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享受贴息的单笔消费金额上限为5万元。
包含工农中建交在内的18家商业银行,以及招联消金、蚂蚁消金等5家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出现在首批定点经办机构“白名单”中。
笔者注意到,诸如中信、民生、招商、兴业、浦发等多家银行的贴息施策过程均有提及,申请贴息的消费者需签署(贴息)补充协议。
相比,金融科技公司的贴息路径,要简洁、灵活的多。比如,作为定点机构的蚂蚁消金,用户在使用花呗分期购买付息商品时,无需再做额外操作,便可自动享有1%的国补贴息。当然,花呗分期免息的商品,依旧保持免息。
对于中央财政首次对个人消费贷款贴息,身在白名单中的金融机构自是当仁不让。但值得关注的是,一些金融科技公司也主动参与,投身到了这场金融促消费的浪潮中。度小满,便是业内首家以实际行动响应政策号召的金融科技公司。
9月1日,度小满第一时间上线“响应国补 加码贴息”活动,所有符合参与条件的用户最高可领取1%利率贴息券。使用过程中,用户无需支付任何服务费用,所有减负成本均由平台承担。
比如,用户在度小满申请5万元贷款,选择先息后本12期还款,使用贴息券后可额外节省利息近500元。
这种可量化的实惠、“真金白银”式让利,迅速扩大了普惠战果:截至日前,度小满该活动累计参与用户超过100万人。
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消费贷贴息活动,既响应政策号召,也反复印证了消费对经济贡献首位度不断提升的事实。
2025年上半年,消费对GDP贡献率上升至52%。相比2024年的44.5%,再次提升了7.5个百分点。
大消费的强劲表现,与“国补”“以旧换新”等刺激消费政策密切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家电、通讯器材等大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均超过20%。
本轮消费贷贴息政策,正是对以上举措的进一步丰富与补充。金融科技公司与强有力的政策来了一场双向奔赴,让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引擎”的作用更加凸显。
02 金融普惠初心不改,技术利他、利行业
作为国民经济运行的大动脉,服务实体、普惠小微,历来是金融公司的施策重点初心夙愿。
但长期以来,受小额分散、信用数据缺失等因素影响,传统金融机构在践行普惠业务时普遍面临风控难题。好在随着AI技术突围,诸如“风控难”等行业顽疾正慢慢改善并逐步得以化解。尤其对技术禀赋较强的金融科技公司而言,更是如此。
比如蚂蚁推出的“AI信贷专家”,可通过AI大模型技术对小微商户提供更精准的信用评估。再如,微众银行推出的国内首个面向小微企业的数字化金融健康自测工具,可高效实现“测量-诊断-建议”全流程服务......
2024年12月,度小满将大模型深度推理能力注入金融领域,开源金融领域首个类GPT-O1推理大模型轩辕-FinX1。
轩辕-FinX1具备决策与风控、研究分析和数据智能三大核心能力。通过精准的风险识别、深入的市场研判、高效的数据分析,平台在助力金融机构高效创新与严苛风控之时,也为信用更佳的小微与个人减小了融资难度。
无论是蚂蚁的“AI信贷专家”、微众银行的金融健康自测工具,还是度小满的推理大模型,都集中展示出人工智能技术对风控精准度的大幅提升。
同时,这些案例更凸显了AI等技术对普惠金融的全面重塑与深度改造。普惠金融不再仅仅追求“普”(扩大覆盖面),而是更追求“惠”(提升行业健康度);此外,普惠金融也不再仅仅关注“输血”(提供信贷资金),而是更加关注“造血”(提升小微及个人金融健康水平)。
当然,在AI技术涌现的当下,金融科技公司们的技术长征远不止这些。
此前,度小满研发的智能化征信解读中台,便是通过构建基于多维度信息关联的全景式信用关系图,并根据节点与关系传导情况识别潜在风险,实现征信数据的智能化穿透式分析。基于此,度小满将信贷风险降低了25%,并在同等风险下实现了利率下调20%的目标。
技术持续进步,让平台的商业探索与金融普惠奔向同一个终点。最终,度小满借助技术在利他(让利用户)与利行业(控风险、提消费)之间实现了完美平衡。这也是度小满能够积极响应贴息活动,并确保长期践行普惠战略的底气所在。
度小满的普惠担当,当然不仅仅只是这些空话。
通过“闪耀的小店”公益推广计划,度小满累计为数百家小店带来超8000万次曝光;“青年小店榜样计划”则至少为2000名创业青年提供了“资金+培训+推广”支持。截至2024年底,“小满助力计划”公益助农免息贷款项目,累计发放3.3亿元免息贷款,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的602个行政村。
另据度小满《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度小满持续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累计为700万小微用户减免贷款利息超过24.37亿元,其中2024年为135万小微客户减免利息3.05亿元,有效缓解了小微群体“融资贵”的难题。
03 结语
如果将整个国民经济比作人体,那金融便是驱动这个躯体平稳高效运行的大动脉。这个大动脉,不仅自带输血功能,还肩负造血重任。
经济学中,同样有几大公认的定律,一个是金融的货币乘数效应,强调货币的杠杆作用;另一个则是流动性陷阱理论,诠释在某种情况下货币的失效机制。
造成两种截然不同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金融机构释放的资金有无真正回流到消费(以及投资)领域。
聚焦本轮消费贷贴息计划:金融机构就是要以减息刺激并创造真实需求,继而实现拉动整个国民消费的目标。
小小贴息普惠,藏着大大经济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