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创新药概念延续强势。
相关ETF方面,生物医药ETF(159859)截至发稿涨0.85%,成交额超2876万元,换手率0.83%,盘中交投活跃。成分股中,君实生物-U涨超4%,神州细胞涨超3%,凯莱英涨超2%。
创新药沪港深ETF(517380)截至发稿涨1.52%,换手率0.49%。成分股中,亚盛医药-B涨超11%,康希诺涨超6%,睿智医药涨超5%。
消息面上,5月20日早间,三生制药宣布,公司及附属子公司沈阳三生、三生国健与辉瑞签署协议,将向辉瑞独家授予公司自主研发的PD-1(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双特异性抗体SSGJ-707在全球(不包括中国内地)的开发、生产、商业化权利。根据协议,三生制药将获得12.5亿美元首付款,以及最高可达48亿美元的开发、监管批准和销售里程碑付款,此次交易的潜在总金额高达60.5亿美元,若按当前汇率计算,潜在总交易金额超过430亿元人民币。
生物医药ETF(159859)紧密跟踪国证生物医药指数(399441.SZ)。该指数以沪深北交易所属于生物医药产业相关上市公司为样本空间,根据市值规模和流动性的综合排名,选出前30只证券作为指数样本股,反映了生物医药行业的整体运行情况,向市场提供了细分行业的指数化投资标的。该ETF还配备了联接基金(A:011040,C:011041)。
创新药沪港深ETF(517380)紧密跟踪恒生沪深港创新药50指数(HSSSHID.HI),该指数为唯一横跨三地的创新药指数,精选50只优质创新药龙头。截至5月20日,该指数近5年市销率分位数32.18%。
创新药沪港深ETF 100%布局创新药产业链,前十大权重合计占比超50%,涵盖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等热门标的。
招银国际认为,受益于创新药出海交易、国内集采政策优化、创新药丙类医保目录落地、医疗设备招标复苏、内需复苏等积极因素推动,医药行业有望在2025年继续迎来估值修复。
兴业证券认为,创新药景气度可持续,“创新+国际化”创新药产业趋势不变,始终是医药板块的核心方向,政策支持+全球竞争力持续加强+商业化盈利兑现。同时,可关注基本面开始改善的创新药产业链,海外业务方面订单和业绩已开始恢复,国内业务具备自主可控逻辑。国内方面,2025年需求有望迎来复苏,若经济基本面预期转好,消费医疗领域(医疗服务、中药OTC与连锁药店等)基本面有望实现回升。同时,医疗器械2025年亦有望迎来改善。此外,AI医疗作为科技方向,有望为医药产业带来新的变化,其产业趋势值得重视。
(本文机构观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亦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