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超过增持价!1.3万亿成都银行“补血”计划悬了? 股价超过回购价上限是利好吗 股价跌破大股东增持的价格
创始人
2025-07-09 20:41:03



作者 | 郑理 谢美浴

来源 | 独角金融

作为西部地区首家资产规模超过万亿的城商行,成都银行(601838.SH)竟因股价涨得太快导致两家股东无法增持。

7月8日,成都银行公告称,此前披露的股东增持计划期限已过半,但成都产业资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产业资本”)、成都欣天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成都欣天颐”)尚未增持该行股份。

公告显示,后续成都产业资本、成都欣天颐将继续根据股票价格波动情况及资本市场整体趋势,择机逐步实施增持计划。但本次增持计划仍有延迟实施或无法实施的风险。

经营业绩方面,2024年成都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29.82亿元,同比增长5.89%,归母净利润128.58亿元,同比增长10.17%,继续位列上市银行前列。

然而成都银行2024年四季度的资本充足率为13.88%,依然低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15.74%。2025年一季度,成都银行资本充足率继续下滑至13.45%。如果大股东一直不能增持,是否会影响成都银行资本补充?

截至7月9日收盘,成都银行股价20.49元/股,微涨0.2%,总市值868.46亿元。近期成都银行股价高位在6月27日,收报24.76元,创下股价历史新高。

1

资本充足率承压

根据4月9日成都银行披露的增持计划,成都产业资本、成都欣天颐拟自2025年4月9日起6个月内,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以集中竞价等合法合规方式增持成都银行A股普通股股份,增持价格不超过17.59元/股。

在上述增持价格上限范围内,两家增持主体拟增持的股份数量合计不超过7958.87万股,占成都银行股份总数的比例不超过1.88%;合计不低于3979.44万股,占成都银行股份总数的比例不低于0.94%。

成都产业资本、成都欣天颐均由成都国资委实际控制。成都市国资委通过成都交子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都产业资本、成都欣天颐、成都市协成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合计持有成都银行超过30%的股份,为成都银行实际控制人。



图源:公告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蓬博指出,“因股价超出增持价格上限导致增持计划受阻的情况并不常见。在通常情况下,股东制定增持计划时会综合考虑诸多因素,对股价走势也会有一定预期。但今年以来银行板块持续上涨,尤其第二季度股价上涨较快。”

“一方面,股价上涨本身反映了市场对成都银行经营状况、发展前景等方面的看好,是积极信号;另一方面,若增持计划最终无法实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使部分投资者产生疑虑。不过,目前股东表示会继续择机增持,这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市场预期。”王蓬博表示。

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则认为,在市场波动较大时这种情况并不罕见,“这对成都银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市场信心方面,虽然未完成增持本身不会直接影响银行的运营和财务状况,但可能会给投资者传递出负面信号,影响短期股价表现。不过,从长期来看,如果银行的基本面稳健,这种影响将是暂时性的。”

此次增持计划披露之前,成都欣天颐曾在2024年12月10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成都银行518万股,占截至2024年12月10日成都银行收盘总股本的0.13%。增持后,成都欣天颐持有成都银行7.92亿股,持股比例19.97%。



图源:罐头图库

成都产业资本则曾出现减持乌龙。2024年8月5日,因成都产业资本工作人员误操作,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竞价交易系统以14.44元/股的价格卖出成都银行股票2.25万股。发现问题后,于当天以14.43元/股的价格买回成都银行股票2.25万股,获利304元(未扣除交易税费等费用)。

成都银行在公告中指出,本次增持计划实施可能存在因成都银行股票价格持续超出增持计划披露的价格上限以及目前尚无法预判的因素,导致增持计划延迟实施或无法实施的风险。

近年来,成都银行发展迅速,2018年上市当年资产总额为4923亿,到2025年一季度,已达到1.335万亿。凭借资产扩表的迅猛,但成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却未能及时跟上,长期低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

2021年四季度末至2023年四季度末,成都银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13.15%、12.89%;同期商业银行平均水平分别为15.13%、15.17%、15.06%。

2024年四季度,成都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3.88%,依然低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15.74%一级资本充足率及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74%、9.06%,低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12.57%、11%。2025年一季度,成都银行该等指标出现下滑,资本充足率13.45%,一级资本充足率9.48%,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84%。

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认为,本次成都银行股东增持计划最高1.878%股份,对核心资本补充的贡献较小,更多是信心支撑。若增持持续受阻,可通过利润留存、发行可转债或永续债等市场化方式补充资本。

余丰慧则指出,若此次股东未能按计划增持,可能会影响成都银行的资本补充策略,特别是在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都有所下滑的情况下,“为确保资本水平符合监管要求并支持业务增长,成都银行需要采取多元化的资本补充措施,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本使用效率也是增强资本实力的有效途径。”

实际上,成都银行已经连续三年发行资本工具。具体来看,2025年5月,2023年7月,成都银行申请发行50亿元资本工具;2024年5月申请发行150亿元资本工具;2025年5月成都银行又获批发行不超过110亿元的资本工具。

2

行业依赖与客户集中度高

乘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政策东风,成都银行迈入高速发展快车道,成为专注于对公政信业务的西部头部城商行。



图源:罐头图库

成都银行的业绩可圈可点,自2017年开始至2024年末,该行交出了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双增长的“成绩单”,其中营业收入从96.54亿元一路攀升至229.82亿元,净利润从39.13亿元跃升至128.5亿元。但自2021年开始,该行业绩增速放缓明显。

2021年至2024年,该行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22.54%、13.14%、7.22%、5.89%,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9.92%、28.24%、16.22%、10.1%。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分别为58.17亿元、30.12亿元。

业绩承压的背后,既有行业原因,也与公司自身业务结构的挑战相关。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净息差持续承压成为银行业普遍的难题,成都银行也未能幸免。

该行2021年-2024年净息差分别为2.13%、2.04%、1.81%、1.66%。2025年一季度其净息差为1.58%,商业银行的净息差平均值从2021年末的2.08%降至2024年末的1.52%,截至一季度再次下滑至1.43%。

利息净收入是影响净息差的核心因素。2021年-2024年,该行利息净收入分别为144.22亿元、165.19亿元、176.54亿元、184.61亿元,增速从21.94%逐步下滑至14.54%、6.87%、4.57%。市场利率下行与行业竞争加剧,让传统盈利模式承压明显。

在利息收入增长乏力的态势下,非息收入对整体营收增长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2021年至2024年末,该行非息净收入从5.32亿增长至7.1亿,投资收益从21.29亿元增长至36.24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从3.46亿元增至6.92亿元,尤其是同比增速达338.63%,表现较为突出。

在市场利率持续下行、银行业息差不断收窄的背景下,拓展非息收入是当前银行普遍的做法,不过该行非息收入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不足20%,占比相对有限。同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存在较大波动性,而投资收益还受市场环境影响明显,这部分收入的可持续性面临考验,难以完全弥补传统息差收入放缓的缺口。

长期以来,该行的贷款规模,很大程度上依赖对公贷款,尤其是基建类贷款的扩张。

2024年全年,该行贷款总额增加1161亿元,同比增长18.67%,其中对公贷款贡献86%。



图源:罐头图库

在业绩增速放缓下,也说明该行依赖的对公贷款业务增长模式正面临挑战。

同样以2021年-2024年为例,该行贷款余额从3885.37亿元增至7425.68亿元,三年时间贷款规模增速显著。拆解贷款结构,该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是关键的增长引擎,投向该行业的贷款规模从824.75亿元一路增长到2819.03亿元,占比也从21%一路提升至46.93%。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集中度较高的贷款结构,容易受到单一行业景气度波动的冲击。

此外,财报显示,该行前十大贷款客户中,9家属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家为房地产业。

前十大贷款客户的贷款总余额占资本净额的比例,是体现客户集中度的指标。回顾历史,该指标从2019年的22.69%持续攀升,近四年(2021年-2024年)前十大客户在贷款总余额占资本净额比例维持在高位(34.37%、38.35%、37.50%、38.31%),未见实质性改善。

对比其他资产规模超过万亿的上海银行(601229.SH)、江苏银行(600919.SH)、南京银行(601009.SH)、杭州银行(600926.SH)2024年这一占比,分别为15.35%、9.84%、9.35%、23.49%,均低于成都银行。

同时,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等对公贷款更均衡,覆盖制造业、科技、零售等领域。

对于银行而言,不良率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资产质量状况。成都银行的不良率近2024年末为0.66%,近十年来一直保持下降趋势,且在A股42家上市银行中连续2年处于最低水平。资产质量的稳健为该行应对挑战提供了一定的缓冲。

面对业绩增速放缓,这家深耕成都本地的万亿城商行,未来增长点将聚焦哪些领域?一旦股东无法增持,又会通过哪些方式补充资本的“饥渴”?说说你的观点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省委巡视组进驻:深入查找影响和... 红星资本局7月9日消息,今日,据贵州茅台(600519.SH)微信公号,根据贵州省委关于巡视工作统一...
无锡尚德,三婚了 无锡尚德,三... 7月9日,弘元绿能公告,公司于7月7日与顺风光电签署《合作经营协议》,将与无锡尚德合作开展生产经营管...
周杰伦,概念股飙涨! 周杰伦正式入驻抖音。 今日,华语乐坛巨星周杰伦正式宣布入驻抖音平台,开通其第二个中文社交媒体账号“周...
原创 比... 雷达财经出品 文|孟帅 编|深海 在最新出炉的《2025新财富500创富榜》中,张寓帅及其母亲郭梅兰...
年内最高收益近100%!主动权... 在港股和北交所等行情带动下,截至7月9日,年内主动权益基金大幅跑赢了被动指数基金。 其中,业绩最好的...
盒马超永辉位列三甲,奥乐齐中国... 7月9日下午,根据2024年行业基本情况调查结果,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公布“2024年中国超...
港股“狂飙”:一日五锣敲响上市... 当下,港交所正沉浸在一片热闹非凡的氛围中,人潮涌动间,一场资本盛宴正热烈上演。 一日五锣,港股上演“...
一度冲上3500点!沪指创年内... 正如一众机构预测,沪指今年首次站上3500点。 下半年开局,A股迎来强势表现,上证指数持续震荡上行。...
核心区房子还抗跌吗?2025买... 楼市救市政策一波接一波,房价却没起色?二手房堆成山,开发商还在爆雷,保障房又来抢客源……房地产回暖咋...
独家:旭辉迎来重组关键时刻,旭... 关注:点击上方蓝字“地产一品塘”,欢迎置顶或设为星标, 快速获取地产干货大家好,我是地产高富帅。近期...
杭州之战,美团快乐猴VS蒋凡盒... 交流快乐猴超市,实名添加微信lihua759321进群对于当下的即时零售大战,一位拥有15年阿里从业...
“华为天才少年”稚晖君冲进科创... 2025.07.09本文字数:3307,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作者 |第一财经 安卓一则收购上市公司控制...
锂电池让生活更美好,24年见证... 撰文丨林奇一颗外形酷似胶囊的医用内窥镜里,藏着一颗小小的电池。患者服下它后,这颗胶囊便化身“微型摄像...
多项参数对标库里南、卡宴,最高...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陈梓庆7月9日,浩瀚-S架构暨极氪9X技术发布会举行,极氪首款大型SUV极...
券商注意!声誉管理将迎新规:严...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崔文静 北京报道行贿直接“拉黑”,但先行赔付可享“优待”。21世纪经济报道记...
创新药三期临床告捷!微芯生物仍... 7月9日晚间,微芯生物(688321.SH)公告称,公司自主研发的西达本胺针对一线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
库克接班人退休了,苹果设计也彻... 北京时间 7 月 9 日,苹果官方发布了一则简短却意义重大的新闻稿:长期担任二把手、现任首席运营官杰...
指数微涨,深证100ETF(1... 截至收盘,深证100指数、深证50指数均上涨0.1%,板块方面,多元金融、短剧、银行、新型城镇化等板...
原创 人... 货币的重要性对一个国家来说,是无法忽视的。正如在动画片《瑞克与莫蒂》里,天才科学家瑞克为了摧毁一个社...
奕丰金融资金盘再度发酵:如何安... 近日,奕丰金融资金盘跑路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许多投资者对此感到困惑和不安。针对证券跟投项目的问题,...
首批主动权益基金二季报出炉:同... 首批主动权益基金二季报出炉。 7月9日,同泰产业升级混合、同泰金融精选股票、同泰远见灵活配置混合这3...
董事会大换血,将落实最高500... 记者丨李佳英 闫硕 编辑丨季媛媛7月9日,赛富基金披露,在今早进行的科兴生物特别股东大会上,投票通过...
康恩贝:二股东承诺避免同业竞争... 《金证研》南方资本中心 池恩/作者 易溪 南江 映蔚/风控2025年一季度,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
觅瑞MIRXES:自诩“唯一获... 《金证研》南方资本中心 修远/作者 西洲 映蔚/风控胃肠镜是食管、胃、大肠疾病筛查的首选手段,也是目...
首份上市券商半年报预喜,红塔证... 红塔证券 视觉中国 资料图 上市券商首份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出炉。7月9日晚间,红塔证券股份有...
少卖70亿背后,耐克不敌更懂中... 文 / 六金来源 / 节点财经运动行业老大哥——耐克,在中国市场遭遇了重挫。耐克6月27日公布的20...
成都春熙坊项目公司股权2.5亿... 7月9日,据阿里资产网披露的信息显示,成都市锦江区总府街29号1栋(春熙坊)商业独栋的公司100%股...
美股诞生首个4万亿美元市值公司... 7月9日美股开盘,英伟达的市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家4万亿美元市值公司。从3万亿美元市值增...
燕京啤酒“不务正业”卖汽水,拿... 订阅 快刀财经 ▲ 做您的私人商学院为什么燕京啤酒高调跨界入局饮料赛道?作者:王怜花来源:快刀财经(...
安井食品:收购鼎味泰的股权交割...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阎侠)7月9日,记者自安井食品发布的投资者调研记录表获悉,公司收购鼎味泰的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