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百万不如开心卖房”!26岁券商分析师转行,刺痛多少金融人 “年薪百万不如开心卖房”!26岁券商分析师转行,刺痛多少金融人
创始人
2025-08-27 15:15:42



最近市场突然来了 “大牛市”,小谭却表示并不后悔转行,因为牛市来了,在如今的金融圈估计也就奖金多两三个月,还要等到明年才发。而且真要年薪百万,并不是一个牛市能解决的。

编辑丨墨墨

综合自丨中国基金报、谭谈投研等

· ··

最近金融圈出了个新鲜事:某券商的汽车行业研究员小谭,居然辞职去当房产中介了。

从 “高大上” 的分析师,变成天天跑社区、带看房的中介,落差听着就大。但这个 1999 年出生的年轻人说:“人生是来体验的,不是来吃苦的。成功不是年薪百万、上海几套房,开心和有意义才最重要。”

如今,金融圈风光不再,金融人转行考公考编、卖保险、开餐馆、加入三方代销机构,就连券商首席都辞职去非洲卖化妆品了。

毕竟成年人的世界里,活下去活得好,远比虚无缥缈的风光和头衔更重要。

1.

/ “牛市”逆行者!

26岁券商分析师,转行闯荡房产圈/

“房产销售可能有人认为‘low’,但我喜欢和客户聊天——帮刚需家庭挑到第一套房时的成就感,帮改善型客户置换到‘梦中情房’的满足感,比写出一份‘符合预期’的研报更真实。”

在小谭的小红书账号上,他的个人简介为“上海链家最高学历拥有者”“金融业最懂楼市的分析师”“拥有10+套房的实战派”,标签为“上海黄浦”和“中央财经大学”。



小谭的学历在房产中介里算 “稀缺品”—— 本科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现在他的头衔是 “楼市咨询师”,跟普通销售不一样,主要是深入研究上海各个板块,给客户做全城推荐。

几个月前,小谭还是券商里的 “打工人”,每天盯着行情软件和 PPT,为了 “某新能源车企季度毛利率下滑多少” 的结论,熬到凌晨是家常便饭。

他2021年夏天就进了金融圈,先是在北方某券商当暑期实习生,那时候满脑子就想 “转正”—— 结果被分到煤炭组,因为觉得 “周期行业波动大”,他没留用。之后又去某证券研究所接着 “闯关”,2023年盼着转正,却等来 “今年不招新人” 的消息,名额直接泡汤。

为了 “先入行”,他退而求其次去了私募,2024年好不容易 “杀” 回券商当汽车组研究员,结果同年9月就赶上研究所裁员。因为没有客户派点,他成了被 “优化” 的那一个。

在金融圈待的这些年,小谭见了太多糟心事:有人为了抢派点,陪客户喝酒喝到胃出血;有人凌晨还得秒回领导消息,随时随地改报告、做PPT;还有人顶着 “年薪几十万” 的光鲜头衔,却只能租 “老破小” 凑合过。

后来他也试着投过其他券商的简历,但越找越心冷,一方面是真的看透了券商行研,没那么光鲜;另一方面找到的研究员工作,工资低还得996。

真正让小谭下定决心转行的,是跟父母聊房地产的一次对话。

“我从小就跟着爸妈跑售楼处看楼盘,大学也一直关注房地产,为啥不把爱好变成事业呢?”

于是他辞了券商的工作,去了房地产公司。

现在小谭每天9点到岗,6点准时下班,但总会 “偷偷” 加班:研究最新的房产政策、带新客户看房、在小红书上分享房产知识,还会在自己的房产科普公众号上写内容,吸引到了不少客户。



有意思的是,最近市场突然来了 “大牛市”,小谭却表示并不后悔转行,因为牛市来了,估计也就是奖金多两三个月,还要明年才发。而且真要年薪百万,并不是一个牛市能解决的。

最后小谭想跟还在金融圈挣扎的年轻人说:“如果真的爱二级行研,就坚持下去,市场总会慢慢变好,熬过去就是‘剩者为王’;如果有其他喜欢的行业,也可以试试,先从副业起步也行。”

对小谭来说,跟以前当分析师比,现在工作量其实差不多,但现在不觉得累 —— 毕竟研究的是自己喜欢的东西,不是单纯为了混口饭吃。

2.

/底层券商人转行:

去私募、进企业、考公考编…… /

这两年,别说券商圈了,整个金融圈的日子都不好过。一边是行业内卷,一边是降本增效,好多人都开始另寻出路了。

就拿券商来说,这两年从业人员数量显著下降。截至2025年3月30日,证券从业人员数量为32.83万人,跟2023年第三季度比起来,减少了2.4

万人。



八妹的老朋友王哥,毕业以后就进了五线小县城的券商营业部,一干就是十多年,几年前合同到期不续,他转身去了另一家券商,结果又碰上裁员,痛定思痛后决定转行。

但在券商呆久了,已经40岁出头的王哥不知道自己还能干啥工作,结果兜兜转转,进了西安本地的一家小型私募当基金经理。

这几年,私募里风头最盛的非量化交易莫属,但王哥进的这家私募还是以主观交易为主,这两年大盘波动大,对于主观交易来说难度就更大了。

“前段时间回原来的营业部遛弯,大家一听都很惊奇,这年头居然不是量化,主观交易还能搞私募?”王哥调侃道,其实他明白,大家话里话外的意思是,主观交易亏损的概率更大。“不过我们今年的目标只是产品活着,让牌照存活就行。”

不过从券商干到私募,王哥的心态也算是熬出来了。虽然都说基金经理压力山大,但王哥经常调侃自己干的就是“代练”的活儿:

“这行业就像大型网络游戏,干的就是游戏账户代练的生意,好不好由客观业绩说了算。”



王哥还有一个券商的老同事刘姐,前年也提了“离职大礼包”,不过和王哥的选择不同,刘姐彻底离开了金融圈。

刘姐一开始也很焦虑,不知道过了35岁的中年女性还能去找啥工作。但她老公工作当地的一所大专院校,正巧招宿管,刘姐就这么阴差阳错地干上了宿管。

很多人都以为她干宿管赚的肯定比券商少,但那都是券商光景好的时候了,刘姐透露:

“谁能想到现在金融圈还没宿管赚的多啊?而且宿管活儿轻松,又没啥业绩压力,我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不同于王哥、刘姐这样干了十多年的券商老兵,很多刚刚进了券商的年轻人,在业绩和缩减人员的双重压力下,寻找出路的心更迫切。

阿宁本科学的是财务管理专业,受父亲是资深股民的影响,她毕业后选择进了一家券商做前台业务。

但现在的券商早就是存量市场博弈了,就连开户都困难,更别说还要完成各种业绩考核了,入职一年,阿宁经常每个月只能拿到基础工资,为了逃离现状,她决定考公考编。

阿宁的选择不是个例,以前券商工资高,所以很少有人选择考公考编,但现在工资低就算了压力还大,很多券商人都趁着不满35周岁抓紧上岸。

比如今年4月上海发布的公务员第一批拟录用名单中,出现了来自12家券商的十余名券商员工的身影;随后各地税务局2025年度第一批拟录用公务员名单中,又有9位券商员工上榜……

虽说券商人考公的例子屡见不鲜,但真正能上岸的还是少数人。

如果说底层券商人转行是为了 “活下去”,那那些券商首席、行业大佬的转行,就真的让人觉得 “离谱” 又 “唏嘘” 了。

3.

/辞职去非洲卖化妆品?

金融圈大佬转行,一个比一个离谱 /

在金融圈,首席研究员可是 “金字塔尖” 的存在,拿着上百万的年薪,有自己的团队,在行业内有话语权,怎么看都不像是会轻易离开的人。

但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首席选择告别金融圈,转行去做一些和 “金融” 八竿子打不着的事。

像前天风证券纺织服装行业首席,如今已经是吴老板。



吴首席本科毕业于上海对外贸易学院金融学专业,硕士毕业于美国本特利大学金融学专业,后来从学霸变身金融精英,曾在湘财、民生、中泰等券商担任分析师,一路做到首席,在金融圈的履历那是杠杠的。

但现在的吴首席脱去西装、系上围裙,变身“开汤馆的吴老板”,一边在后厨、前厅忙个不停,一边打着券商首席的噱头拍视频,比如:

《前券商首席,现在洗100只碗?》

《前券商首席严选新厨!3道菜验出米其林DNA,比写研报还较真!》

在金融圈经历过起起伏伏的吴老板,早就看透了光鲜背后的真相:

“以前在券商研究纺织服装赛道,路演、PPT做到飞起,年薪百万不是梦,结果现在天天研究哪个食材好,哪个更好卖。以前优化的是股票模型,现在优化的是汤的味道和店里的流程,从首席分析师到首席煨汤师,连自己都服了。从打工到创业,终于明白,30岁前公司是平台,30岁后你自己才是那个平台。”

还有浙商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金属新材料首席施毅,去年9

月踏上非洲创业之旅,当时坊间有很多离谱传闻,有说他去挖矿的,还有说去卖假发的,结果其实是去非洲投身美妆行业。

曾经的开源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电新首席分析师刘翔,曾靠公开售卖ASML光刻机的第一人,在金融圈一战成名。



刘首席离职后,前年4月传出了做自媒体的消息,据说知识星球光入场券要199元,有效期一年。据说两个月就已经收入近百万,后来还开始做直播,还在微信公众号做了租房中介……

还有原恒泰证券总裁牛壮,据说年薪曾高达500万,结果离职后当起了财经网红“牛得林奇”,一边拍短视频一边直播,目前粉丝已经超过了233

万。

还有前国金证券传媒互联网首席裴培,曾经在券商干了11年,于2020年离职转行,成为自媒体“互联网怪盗团”的主理人。

曾经的金融行业,是无数人眼中的 “香饽饽”,只要能挤进去,就能拿到高薪、享受、体面的生活。

可现在,随着行业竞争加剧、监管趋严、降本增效政策的推进,金融圈的 “光环” 渐渐褪去,留下来的人要面对无休止的内卷:做不完的底稿,找不完的数据,搞不定的客户,提不完的方案。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职业的边界正变得愈发模糊,越来越多年轻人勇敢地迈出舒适区,寻找新的发展方向。

小谭的故事,只是众多金融人转型的一个缩影。

正如小谭所说:“人生是来体验的,不是来吃苦的。开心和有意义是最重要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歌华有线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 本报讯 (记者李乔宇) 8月30日,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歌华有线”)披露20...
AI卷疯了,唯独炒股不灵 来源:界面新闻 文|恒钛度 高恒 8月的A股,上证十年新高,北证创纪录,成交额一口气干到2.8...
小鹅通港股IPO,SaaS估值... 文: 互联网江湖 小鹅通要赴港上市了。 近日,专注私域运营解决方案的SaaS服务商小鹅通,向港交所...
报喜!多家A股公司,净利增超1... 每天三分钟 公告很轻松 华虹公司和泰凌微拟分别购入芯片资产 9月1日起双双复牌;华银电力等公司半年报...
培育钻石毛利率断崖式下滑,超硬... 【大河财立方 记者 王磊彬】随着A股上市公司半年报的披露,超硬材料行业上市公司业绩也浮出水面。 受全...
中原证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 8月29日晚间,中原证券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1亿元,同比下滑2...
盒马X会员店全面谢幕,最后一家... 近日,上海工会发布的一则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全国范围内最后一家盒马X会员店——位于上海森兰商都的门店...
A股富贵逼人来,难道要拒绝? ... 当前A股市场的一个显著现象,那就是“亏损股、小微盘天天涨”,又到了“研究基本面,就输在起跑线”的时刻...
好美!环球小姐,当上兴业银行分... 如果一家银行的一把手是环球小姐,会不会吸引你多存一点钱?!最近,兴业银行的一场人事变动,引发讨论:由...
稳中求进 稳中提质 迈向高质量... 8月29日,交通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度经营业绩。2025年上半年,交通银行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金...
1800亿核电巨头,披露收购大... 记者 | 杨坪 实习生宋晨曦编辑 | 张伟贤近日,中国广核(003816.SZ)发布了2025年半年...
山西调整2025年商务领域消费... 注意! 山西省商务厅发布 关于调整山西省2025年商务领域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有关事项的通告 全...
百度沈抖:智能经济时代,呼唤智... “智能经济时代,一定要有新的基础设施来支撑,这就是智能优先的AI云。”在8月28日举办的2025百度...
连平:特朗普美元政策面临“两难... 来源:第一财经 “特朗普两难”所引发的连锁反应,正一步步将全球经济推向一个新的货币格局变革的十字路口...
原创 站... 924行情后,十年的A股又给了我们机会,A股站上3700,估值还在底部,2025年中国资产迎来了重新...
快递上市公司上半年量增价跌,有... 红星资本局8月31日消息,快递行业反内卷逐步展开之际,快递上市公司陆续交出上半年成绩单。 截至目前,...
原创 8... 近些年,很多人都感觉到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了。主要原因是,收入增长放缓或减少,但是各种生活成本却在持续上...
中国外贸企业“内销突围”,美国... 面对国际市场的风云变幻,中国外贸企业展现出了惊人的适应力与创造力,上演了一场从“出口依赖”到“内销崛...
狗屎运,捡了意外之财 狗屎运捡... 图: mars_black最近运气不错~~物业突然给我打电话——“尊敬的业主,有件事我们必须通知您。...
申万宏源半年报发布,营收涨44... 8月29日晚,申万宏源发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期内,申万宏源实现营业收入116.95亿元,同比增长...
连可口可乐都做不好咖啡?不如意... 在世界饮料市场上,可口可乐可以说是绝对的巨头,几乎它想要做任何饮料生意都是手拿把掐,然而就在最近有媒...
快递上市公司上半年量增价跌,有... 红星资本局8月31日消息,快递行业反内卷逐步展开之际,快递上市公司陆续交出上半年成绩单。截至目前,顺...
下周审核2家IPO:1家曾被抽... IPO及再融资上会预告 据交易所官网审核动态信息,下周(9月1日-9月5日)IPO上会审核2家企业,...
2025年第一季度粤港澳大湾区... 今天分享的是:2025年第一季度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分析报告 报告共计:20页 2025年一季度粤港澳大...
多晶硅巨头最新研判:将恢复盈利 8月31日上午,多晶硅巨头协鑫科技举办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协鑫科技首席财务官杨文忠在会上介绍,随着行业...
净利大增94%!中金业绩迎高光... 文/顾瑾日前,中金公司交出了一份令人惊艳的2025年半年报成绩单。在市场回暖和政策利好的双重推动下,...
北方导航业绩“狂飙”:半年营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晨近日,北方导航(600435.SH)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北方导航202...
半年股票持仓增加四千亿,A股上... 在上市险企的半年报中,险资如何用真金白银加仓股市,答案正变得具象化。据第一财经记者根据半年报信息统计...
A股,咋突然就牛市了? 看好a... 过去三周,A股的牛市,来得让人猝不及防。代表着A股大盘股的沪深300指数,2024年收盘3935点,...
上半年沪市公司净利润2.39万...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8月31日,上交所发布消息称,截至2025年8月30日,沪市上市公司完成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