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稳健”底气何来? 中国平安的稳健成长与未来展望 中国平安金融可靠吗
创始人
2025-08-27 20:45:07

8月26日晚间,中国平安在上市险企中率先发布了2025年中期财报,交出了一份营业收入及营运利润双双增长的成绩单。

这样的成绩,既给市场带来些许惊喜,也在市场预料之中。

惊喜的是,在严峻复杂的市场环境之下,中国平安的业绩依然稳健,展现出了强大的高质量发展韧性;意料之中的是,中国平安持续深化“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向“新”而行,“AI in all”——用AI技术对金融和医疗养老的全价值链进行智能化重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护城河”不断加深加宽,这样的成绩当然在意料之中。

而资本市场对中国平安的一系列动作也做出了反应。今年以来,中国平安股价上涨约20%,重新站上了万亿市值,被市场认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典型案例。

在27日午间举行的业绩发布会上,中国平安副总经理、首席财务官付欣非常认同“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观点,她表示,“相信市场正在印证,并且会逐步认证中国平安的价值。”

业绩稳健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平安实现营业收入5,000.76亿元,同比增长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777.32亿元,同比增长3.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0.47亿元。

而实际上,中国平安的盈利状况远远好于账面上体现的数字。付欣在业绩说明会上解释称,主要有三个因素影响了今年上半年的归母净利润指标,其中两个是一次性因素:

第一,今年一季度,中国平安并表平安好医生,一次性会计处理里面有34亿减值影响。

第二,中国平安发行了港股可转换债券,当股价上升的时候在会计处理上可转债的估值反而下降,而这个下降在整个可转债转股之后全生命周期是不影响财务报表的,所以是“幸福的烦恼”。

第三,中国平安配置的大量股票,但股票所赚的资本利得不进入利润表,这部分盈利有600多亿。尽管没有进入利润表,但增厚了公司净资产,使财务更加稳健;同时存放在分红账户里,让公司整个分红险的销售以及分红水平比起同业更加有竞争力,可以提升客户收益。

如果把上述三个因素剔除的话,中国平安的净利润将大幅度双位数增长。



从对股东的回报来看,中国平安现金分红水平稳定增长,将向股东派发中期股息每股现金人民币0.95元,同比增长2.2%。

从各板块来看,2025年上半年,中国平安的主力业务——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同比大增39.8%,已经连续十几个季度实现双位数增长;财产保险方面,平安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718.57亿元,同比增长7.1%;整体综合成本率95.2%,同比优化2.6个百分点,这在国际保险行业都是十分领先的水平。

银行业务经营保持稳健,平安银行实现净利润248.70亿元,不良贷款率1.05%,拨备覆盖率238.48%,资产质量保持稳健。

从保险资金投资来看,2025年上半年,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实现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3.1%,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这在保险行业投资收益里面是非常有竞争力的数字。

上半年的业绩,正如中国平安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在业绩说明会上所简短总结:整体业绩很稳健;主业增长很强劲;集团持续推动创新。

动力何来?

对于上半年的成绩,中国平安在财报中表示,公司聚焦综合金融主业,深化医疗、养老服务,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推动 “三省” 服务工程,整体经营保持稳健,彰显发展韧性与创新动力。

而在投资者看来,中国平安的业绩与其差异化的战略密不可分,这也构筑了同业难以跨越的“护城河”。

众所周知,现代金融业正经历从 “纯金融服务”向“金融+服务”的深刻转型。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业已率先完成业态升级,主流产品已从传统的“财务保障”全面升级为“保险+医养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在金融存量化、同质化竞争时代背景下,中国平安持续深化“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通过“服务差异化”构建核心竞争力,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顾问、家庭医生、养老管家专业服务。

在中国平安的战略中,“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是两个规模最大、增长高、协同性高的赛道,两个赛道每个赛道都超过20万亿,尤其医疗养老是进入长寿社会银发经济核心的业务。

当这两个赛道的业务产生协同性之后,再加上中国平安在AI领域持续投资、持续创新,公司未来的驱动因素不仅是现在的“寿险+产险+银行+其他”,而是真正能够实现一个客户多个账户、多个产品一站式服务,成为客户的金融和综合生活服务的提供商。

基于上述逻辑,投资者普遍认为,中国平安用AI赋能,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同时也将持续给股东带来价值。

向“新”而行

2025年是平安成立37年来危机感最强、战略推进最深入、服务升级力度最大的一年。如何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改革创新,为社会民生提供更高品质、更具性价比的金融、医疗、养老服务,是中国平安时刻思考的问题。

在今年上半年的财报中,中国平安给出了答案,即夯实AI技术底座,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突破传统金融、医养服务 “时间、空间、成本、效率” 限制,进一步优化金融、医疗、养老资源配置,从而实现从 “小众低频服务” 到“大众普惠服务” 的跃迁,让近2.47亿个人客户 “省心、省时、又省钱”。



近期一个给西藏牦牛“打耳标”的新闻广为传播,其原型正是平安人善用科技践行普惠金融的案例。中国平安的保险业务员翻山越岭,攀登海拔超过5,000米的雪域高原,和牦牛 “搏斗”,抢在一个月之内为西藏那曲比如县的20万头牦牛打上 “耳标”(物联网标签)。每头牦牛从此有了独一无二的数字 “身份证”,被精细化管理,被天上的卫星定位。一旦发生意外,牧民用手机上传资料,理赔款最快24小时内到账,虽然身处中国最偏远的角落,也能享受到最便捷的金融服务。

这是中国平安用科技服务大众普惠的最新案例之一。中国平安运用科技之力将保险保障、极致服务送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客户身边。

在业绩说明会上,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详细阐述了公司在科技领域的长期布局与AI战略成果。他强调:“平安集团一直在科技投入方面持续大量资源投入,全面数字化转型是我们最重要的系统性工程之一。”

平安AI战略的核心是“全面AI化”,即构建覆盖“智能化营销、智能化服务、智能化运营、智能化管理、智能化经营”的“5G战略”体系。其核心逻辑是“AI in all”——用AI技术对金融和医疗养老的全价值链进行智能化重构。

中国平安在垂直领域拥有巨大的技术优势。中国平安在底层用开源的先进大模型,但在核保、定价、理赔、医疗、养老等垂直领域有自研大模型,结合内部专属的十大数据库,形成了强大的垂域优势。数据显示,中国平安自研大模型数量已达67个,今年新增14个,这些模型在专业场景中展现出卓越性能。

在技术落地层面,平安智能体已实现规模化应用,全集团部署智能体23000个,超过20%的员工使用智能体处理日常事务。例如,通过智能体和数字化员工的应用,车险在核保、理赔、营销等环节的成本降低了一个百分点。

随着AI投入的持续深化,中国平安将在客户体验提升、降本增效、销售产能提升等方面取得更显著成绩,科技赋能的底座将更加强大,这无疑也为公司的估值提升进一步打开了空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国资套现16亿撤离:4年前买在... 今天咱们来聊一桩资本市场的“反向操作”——国资退出、民资接盘。你没听错,这次不是我们熟悉的“国资救场...
动作频频,小红书电商怎么了? ... 作为小红书的资深用户,95后女孩林媛发现小红书底部菜单从“热门”变成了“市集”。进入页面后,林媛看到...
数据、算法,催生了AI时代的腐... 2025年8月25日,一则来自快手公司的内部反腐案件公告,揭开了数字时代贪腐的冰山一角。快手前电商服...
东北经济第一城和它的万亿GDP...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阿力米热大连,想成为“万亿之城”。2024 年,作为东北经济第一城,大连G...
五粮液上半年净利194.92亿... 五粮液 视觉中国 资料图白酒行业深度调整下,五粮液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但增速均降至个位...
时隔半年再度触及涨停,万科喊出... 存量盘活,考验意志与能力。作者 | 赵晴编辑丨高远山来源 | 野马财经8月25日,A股地产板块迎来久...
美团二季度营销开支大增77亿,... 8月27日,美团(3690. HK)发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及上半年业绩报告。今年第二...
备查文件缩减超50%!上交所修... 中经记者 孙汝祥 夏欣 北京报道近日,上交所发布新修订的上市公司公告格式指南和业务办理指南。经测算,...
茶饮料增速放缓,包装水仍未“满... (周梦婷 摄影)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周梦婷 北京报道农夫山泉正逐步走出舆情...
福建德尔终止主板IPO,估值1... 2025年8月22日,上交所一纸公告宣告了福建德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德尔”)长达两年的...
双创指数再度引领反弹,科创50... 每经记者|刘明涛 每经编辑|彭水萍 8月27日,大盘微幅高开后震荡分化,双创指数再度展示弹性,创业...
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城市50强发布... 微成都报道8月26日,GYBrand全球品牌研究院发布2025年度《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城市50强指数》...
“两市第一”得而复失,寒武纪能... “称王”仅仅20分钟左右,寒武纪(688256.SH)的A股第一高价股光环,又回到了贵州茅台(600...
谁在超越基本面? 谁在超越基本... 核心观点:1.存在,若是合理的。近期资本市场的风险偏好持续抬升,并与高频经济数据显著异步。在充斥诸多...
巨量引擎大众业务CEO私享会明... 在瞬息万变的商业浪潮中 消费行业品牌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市场周期波动、行业竞争激烈、消费者需求...
假徐翔、但斌等涌现,警惕AI炮... 记者丨孙永乐编辑丨巫燕玲A股牛市行情下,市场交投活跃,新股民踊跃进场、老股民解套翻身,不少新入市的投...
亚朵上半年营收增长33.96%...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高江虹 实习生蒋中阳在国内酒店行业复苏动能放缓、核心指标承压的2025年,亚朵集...
「寻芯记」寒武纪芯片买家是谁?...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石飞月 北京报道寒武纪股价又创新高了!8月27日,该公...
2025最强散户诞生,半年炒股... 寒武纪半年才赚10个亿。但买了寒武纪股票的,半年可以赚50亿!昨晚, 当红 “ 炸子鸡”寒武纪发布上...
光伏半年报密集出炉,六大主链企...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李佳佳 李未来 北京报道近期,光伏企业2025年上半年...
美股三大指数悉数低开,纳指跌0... 当地时间8月27日,美股三大指数悉数低开,道指跌0.04%,标普500指数跌0.1%,纳指跌0.19...
V观财报|万达电影上半年净利润...   中新经纬8月27日电 万达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万达电影”或“公司”)27日披露2025年半年...
万达电影: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8月27日晚间,万达电影公告,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6.89亿元,同比增长7....
5700亿寒武纪,估值泡沫已浮... 记者丨雷晨编辑丨张星一份营收同比增长超43倍、净利润扭亏为盈的“史上最强”半年报,将寒武纪推上A股之...
“寒王”超茅台A股受惊,沪指创...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帅可聪 北京报道2025年8月27日,A股三大指数午后...
寒武纪“称王”未果,A股为何突... 2025.08.27本文字数:2160,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作者 |第一财经 李隽寒武纪(688256...
如祺出行上半年收入超16亿元 ...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陈维城)8月26日,如祺出行(09680.HK)2025年中期业绩显示,公司收...
大智慧:上半年营收3.79亿元... 8月27日晚间,大智慧发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3.79亿元,同比增长13.19%...
“毛孩子”经济火热,宠物食品上... 红星资本局8月27日消息 近日,6家主要从事宠物食品,用品的上市公司中,已有5家发布2025年半年报...
金龙汽车: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8月27日晚间,金龙汽车公告,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3.27亿元,同比增长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