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秋夜,渐有凉意。成绵高速上流光飞驰,车灯划破夜幕,如同一条奔涌的星河。自2025年9月4日24时起,这段路不再收取分文通行费。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发布公告,宣布成绵高速公路及成都城北出口高速公路分别于2025年9月4日和9月17日收费到期后停止收费,对所有通行车辆免收通行费。此举使得四川成为中西部地区首个实现重要干线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的省份,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成绵高速免费通行的重大意义,首先体现在其“西部唯一”的特殊性上。特别是在当前全国高速公路普遍收费的背景下,四川敢于打破常规,将一条重要交通干线转为免费,体现了地方政府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
更值得称道的是,此举是对早年“临时收费”承诺的兑现——当初建设时提出的“有偿建设、收费还款”政策在完成历史使命后,政府恪守诺言,如期停止收费,这种“言必信、行必果”的政府诚信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四川省这一举措是在地方政府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做出的。近几年地方政府的“穷”,真是穷得清清楚楚。相比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高速公路延期收费“潜规则”,四川的决策更加值得称赞。
各地常见的做法是“改扩建”套路:有些高速悄悄加个车道,立马重新计算30年收费期。网友吐槽:“这操作比ETC扣费还快!”
更为魔幻的是,某些免费国道突然开始收费。比如甘肃、湖北,甚至江苏等地新设30多处收费站,有的一收又是30年。这种已经免费的公路重新设卡收费的现象,让民众感到困惑、失望甚至愤怒。
四川成绵高速免费通行的案例,为全国高速公路收费管理提供了一个优秀榜样。这种“到期免费”的做法应当成为常态而非例外,希望全国各地能够见贤思齐,学习四川这种以民为本、守信践诺的施政理念。
同时也期待中央有关部门能够鼓励而非叫停此类举措,推动全国高速公路收费制度改革,让更多高速公路回归其公共本质,减轻民众出行负担,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纵观全球,高速公路免费或有限时段收费是国际通行做法。收费的高速公路几乎都在我们这里。其它国家普遍将高速公路视为公共基础设施,由政府税收出资建设和维护,不再向使用者额外收费。
即使收费,也多是采取低费率、短期收费的方式回收建设成本,而非长期作为营利工具。四川成绵高速免费通行的做法,实际上是对高速公路公共属性的回归,符合国际惯例和发展趋势。
在成绵高速免费通行的背后,我们也不能忘记一位关键人物——律师胡磊。正是他的较真精神和不懈努力,直接推动了这条路的免费进程。
2024年,胡磊发现成都城北出口高速在2024年6月30日收费期满后仍然在收费,而且收费期被偷偷延期到2025年9月17日。对此,胡磊采取了法律行动:向四川省交通运输厅申请政府信息公开,要求查看高速收费延期的批复文件,却被告知相关信息涉密不予公开;
他不服,向四川省政府申请行政复议,结果依旧:“维持原答复”;
2025年3月17日,他提起行政诉讼,将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告上法庭。
2025年7月2日,案件在天府新区法院审理。虽然没有当庭宣判,但这场诉讼无疑对最终免费决策产生了积极影响。
胡磊律师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在权利面前,你我都不该是沉默的羔羊。每一项权利背后,可能都曾有人为你追问过;每一个寻常便利,可能都曾有人为你争取过。
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后,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在公告中提示,免费后两条高速公路车流量预计将大幅增长,如何保持现有的道路质量不下降、如何减少拥堵都很考验管理水平。
但成绵高速免费通行的方向盘,毕竟转出了民生温度,转出了政府诚信,为四川点赞的同时,我们更期待这样的举措能够在全国形成示范效应。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