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资人黄海 (ID:haivcconsumer),作者:投资人黄海
八月悄然过去,社群内又沉淀了不少高质量的讨论和独家内容。
今天特意整理出这段时间的精华内容,与各位分享。如果你对消费行业趋势、资本市场和企业战略感兴趣,期待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一、股价跌了50%,lululemon不酷了吗?
今年以来,lululemon的发展节奏颇受关注——公司调低利润预测后,股价直接跌去50%。
作为核心市场的北美,营收仅实现3%的增长,可比销售额甚至出现下滑。业绩压力下,“美国大本营增长乏力,中国市场扛起增长大旗”成为现实:中国大陆市场净营收同比增长高达21%,成了品牌最亮眼的增长极。
站在上市公司角度,lululemon急需在中国市场“拓展增量、多赚到钱”,于是“下沉”成了核心策略:
大量上直播间:直播间话术更接地气、直白,折扣力度也明显加大,试图通过直播拉近与更广泛消费者的距离;
奥莱店+三线城市扩张:全面进军下沉市场,2025年计划新增30家三线城市门店;目前国内已有4家奥莱店,分布在上海、北京、天津、苏州。像热门瑜伽裤,原价980元,奥莱价直接降到380元。
不过,降价带来的真的只有好处吗?社群里进一步讨论。
二、外卖之后,旅游是巨头下一个战场
8月,淘宝App首页顶部上线“飞猪”入口,与“闪购”“国补”等标签栏并列。这个变化释放了一个明确信号:淘宝不再只聚焦外卖、电商,开始深度切入旅游赛道。
旅游市场的“想象空间”确实值得关注:携程市值一度超过京东,如今两者差距也很小,均在400亿美金上下浮动;而且携程净利润能达到20%,在当下市场环境中,酒旅是国内少数还能“持续保持增长”的行业。
从业务逻辑看,外卖是高频低客单价,实物电商是中频中客单价,酒旅服务是低频高客单价。阿里的“如意算盘”很清晰:这几类业务性质不同,却能互相导流、丰富用户价值。可以期待,接下来不仅淘宝首页,整个App的信息流里,大概率都会加入旅游相关产品。
社群内还分享了酒店旅行与电商平台的深度融合催生的新变化。
三、高端火锅的显著降价,给我们什么启示?
先分享一句观察视角:“在通胀的地方挣钱,通缩的地方花钱”。
前段时间去巴奴火锅,人均只要100元左右——要知道,两年前我光顾时,人均接近200元,大众点评上目前还显示人均160元。但实际体验下来,巴奴的服务、产品质量依旧保持高水准,用餐品质感明显优于海底捞。有意思的是,海底捞客单价也在下降,早已低于人均100元。
几年前我任职的投资机构差点以60亿估值投资巴奴,当时海底捞市值接近2000亿,谁也没预料到“通缩”会成为后来的市场趋势。
更多高端消费品降价内卷的趋势,可前往社群内继续讨论。
四、东南亚市场的进入机制和隐秘门槛
印尼市场的规模足够吸引人,可中国企业想进入,却要面对不少现实难度。
其中一个关键症结在于:印尼经济,实则被各类「教父」(或者说资本家集团、大家族及既得利益集团)深度操纵。有一本书叫《亚洲教父》,对东南亚经济里“资本集团操控”的话题介绍得很传神,不过这本书目前在国内似乎已经绝版了。
不妨对比下中国经济:我们有很强的政府主导特征,但在政府不主要关注的领域(比如早年的互联网,以及现在的消费品行业),是高度市场化的,“能者居之”——一旦行业有新变化,或者旧巨头表现不佳,新玩家很快就能崛起。
社群内我分享了更多具体例子。
以上是近期社群内部分精华内容梳理。
在社群里,我们会实时讨论商业热点,分享独家的资本市场洞察,还能第一时间获得海内外考察第一手的信息分享。
此外,我最新出版的著作「趋势红利」,社群内朋友通过专属链接购买,将发出签名版。签名版书籍不会公开发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