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后三孩妈妈张丽华,从第一次介绍农产品时频频卡壳,成长为拥有 200 万粉丝的 “乡村推广大使”。抖音粉丝更熟悉的是她的 ID@满妹,他们见证了她的蜕变,也见证了她家乡的向好发展。这个夏天,她帮新化县果农卖掉几十万斤黄桃;数年来,她通过 “直播 + 助农” 模式带动农产品销售超千万元。
将推介农产品做成 “当代新农活” 的,不止满妹这样的成熟团队 —— 在农田里用伦敦腔推销贝贝南瓜的@马斯诺,不仅把农产品卖出了“诗意”,还让大家深切的感受到了西北土地的深情。
他们并非个例,而是个体与产业在抖音电商内容生态中“追光而行”的缩影。过去一年,每天有 43 亿流量涌入抖音电商直播间;超 511 万新入驻作者已实现销量。这些创作者勤奋开播、积极投稿,平均每天开播 2 小时以上的直播间数量,一年内增长近 3 成。
我们在抖音电商见证着点点微光汇聚成炬。
活跃于全国各地的创作者,拿起设备直播、记录生活,让电商走进千千万万个平凡家庭。“边买、边播、边带”,已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这独特的内容生态,令平台更加坚定地推动社区环境向健康、诚信、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建设,与创造者一起打造一个“能沉淀信任的生态”,给好内容更多空间。
今天,抖音电商发布了首份《抖音电商社区运营规范》。这样的决心,不仅关乎平台未来,更深刻影响着每一位创作者的生存与机遇。
好内容:不止是“流量密码”,更是生态基石
在抖音电商,内容从来不是孤立的存在。
这里既非单纯的 “内容秀场”,也不只是 “货架卖场”。平台已经打通了 “看内容” 与 “买商品” 的多元链路,用户能更顺畅地在视频、直播、搜索、商城之间切换。“刷抖音”“看直播”“逛商城” 的兴趣电商生态,在过去这一年愈发成熟。
好内容,是这一切的基石。
但是在抖音电商做好内容并不容易。一方面,平台规模扩大、作者数量激增,流量竞争进入 “白热化” 阶段,同行比拼从直播时长延伸到内容创意;另一方面,用户期待值不断提高,创作者的自我要求也随之提升。
想要持续成长的创作者,更需紧跟平台节奏,“追光而行”。
而抖音电商早已意识到,健康的内容生态不能只追求短期增长,而是要为长期价值服务,追寻更高质、更可持续的增长。
9 月 20 日,抖音年度创作者盛会 “2025 抖音创作者大会” 在浙江海宁举办,今年,抖音电商将“抖音电商作者交流专场”放在“抖音创作者大会”期间举办,对于抖音电商来说,这也是第一次。
这一安排本身就释放出关键信号 ——抖音电商将内容规范进一步提到全新的高度。
在这个专场中,首次公开讨论的几个话题,关乎百万创作者的未来:好内容有多个维度的标准来衡量,平台把每个内容产生的从直接到间接的价值“算清楚”,坚定扶持认真经营、用心创作者的每位创作者。平台治理一直是抖音电商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今,平台追求更持久、更健康的生态的努力,都体现在今天发布的《抖音电商社区运营规范》里。
抖音电商作者这份事业,有了更清晰的标准与规范,平台生态将进一步向良性发展。
好内容的标准:每一种价值都算数,每一分努力都被看见
判断一段内容是否优质,用户的 “用脚投票” 最直接 —— 上滑、停留、跳转,最终转化为点赞、收藏与 GMV 数据。
但对平台而言,这样的判断标准还不够。抖音电商的思考更前置:好内容不能只靠数据说话,更要具备长期价值。哪怕短期内看不到明显收益,只要能给用户带来美好感受,就是值得鼓励的方向。
从平台视角看,好内容的核心衡量维度有两个:交易价值与内容质量。
先看“交易价值”,在抖音电商,并非只有用户看完视频点击小黄车,或是在直播间点击链接下单才算有生意价值。
有些用户下单,可能来自某个作者不带口播推荐的日常分享。交易,也可能来自完全无关的、另一个品类商品的直播间介绍,几天之后,会让用户灵光一现,直接搜索或者在访问商城时下单。有一个数据值得注意,抖音电商货架场GMV 增长了 49%,这与“间接交易”的价值是分不开的。
“种草”的价值在抖音电商被充分尊重,即使用户不是看完视频直接点击挂车链接下单,而是产生了搜索、后续购买等等被种草的行为,也能够给作者带来收益。
从今年第一季度开始,抖音电商专门针对不挂购物车的电商视频,发起了面向创作者的激励项目“电商种草计划”,根据每一条视频带来的用户搜索和成交,给创作者分成。截止到 8 月 31 日,有超过 27 万的作者从中获得收益。其中超过35%的电商作者,是第一次拿到电商收入,甚至有相当数量的作者,因“种草”获得收入达到了以往电商收入的5倍以上。
就如抖音电商内容生态负责人林安亚在主题演讲中所强调的:“每一种价值,都算数。”这样的激励,让很多普通作者有了拿起手机的动力和坚持创作的勇气。
再看“内容质量”,今年从视频开始,抖音抖音电商从信息真实有用、视听氛围良好、账号风格独特、商品新潮有趣有热度四大维度,提出了衡量“内容质量”的标准,符合标准的视频可以获得流量扶持,
这样的标准,并不只鼓励“阳春白雪”的内容。在抖音电商,有许多质朴但有趣的普通创作者、包括商家创作者,创作出了大量有真实体验、真情实感的电商内容,这些内容深受用户欢迎,也获得了平台的激励。从今年 4 月起,抖音电商开始逐步给好内容提供流量扶持,目前已经有 3 万多位作者、超过 50 万条视频满足“电商好内容”标准。它们受益于此,平均算下来,每位作者获得了超过 6 万的扶持流量。
接下来,平台对符合标准的内容扶持力度还会进一步加大,与创作者一起为满足用户期待而努力,推出更多电商好内容。
过去一年,有 3 亿多用户进入到电商直播间,有 6 亿多用户观看电商短视频。
当作者明确 “什么样的内容能被认可”,普通创作者也能找到努力方向,在各自领域用擅长的方式展现自我、拓展边界;当用户持续刷到有价值、有温度的内容,对平台的信任度会随之提升;而平台则在这种良性循环中,进一步巩固内容生态的独特优势。
行业治理进入制度化阶段:划清红线,让 “良币驱逐劣币”
“作为一个服务数亿用户、百万作者的平台,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有规可依。”
过去一年,抖音电商开展了30多次内容治理专项,处置 1300 万个违规问题,无限期回收 47 万个相关作者的带货权限。
这些数字,代表着抖音电商对“不认真创作、不正常经营”作者的零容忍,更是对“好好做内容、认真带货”作者的承诺。
抖音电商的核心逻辑很清晰,要让更多好内容涌现,必须先划清边界,让合规者受益、违规者出局 —— 这正是对数亿用户、百万创作者负责的态度。
有的作者刷单刷流量,导致真实评价被淹没,最终被收回带货权限;有作者暗示,胶原蛋白肽能 “防癌、治子宫肌瘤”,平台直接封禁账号、店铺和商品;还有人编 “坚强孕妈妈” 的剧本,说自己癌症晚期还要生娃,博取同情、卖惨带货,已经涉嫌欺诈,平台永久封禁其账号及店铺……
对内容规范空前重视的抖音电商,确实“动了真格”。
今日首发的《抖音电商社区运营规范》,划分了六大核心方向,用“倡导+反对”清晰的对比和真实的案例,明明白白地告诉创作者:什么是平台鼓励的 “对的事”,什么是必须远离的 “红线”。
合规且内容评级优秀的作者,将获得更多流量倾斜与平台权限,比如优先参与官方活动、获得更高曝光权重;反之,不合规的创作者不仅赚不到钱,还会被流量“雪藏”,严重违规者甚至会被清退。
这种 “奖惩分明” 的机制,本质是 “良币驱逐劣币”。
有坚决的打击,就有更坚定的扶持。从作者和机构视角出发,平台重新设计了作者货品策略、运营服务体系和产品工具。
为了让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不同经营难度的作者都能找到防线,抖音电商启动了三大扶持计划:
针对娱乐作者,抖音电商升级了“星娱计划”,为明星、剧情、才艺等内容型作者提供专属商业合作,计划扶持1000人,打造出100个娱乐方向的标杆电商作者。 针对垂类作者,则将“行家计划”延伸到更多的垂类和场景,提供定向商品供给和供应链撮合服务。 针对潜力作者,推出“领航计划”,提供更精细的社群服务能力,为每位作者定制成长计划。
同时,平台还通过产品工具让规范 “可感知、易操作”:内容创造了多少交易价值、哪些内容被扶持、哪些细分优势有成长潜力,作者在后台都能一目了然;具体规范与整改方向,也能在后台“一键查询”。创作者不仅能及时知晓平台鼓励的内容类型,还能获得优化建议,在兼顾带货的同时不触碰内容红线。对许多中小创作者来说,这种 “手把手” 的指导,让他们能更安心地投入创作。
电商治理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
6 年以来,抖音电商始终希望,通过建设一个更好的平台和社区,帮助每位电商作者创作常新、与商家共赢。如今,《规范》的出台代表着平台为一个更公平的创作环境做出的努力,这份规范,是平台与所有创作者的 “共同契约”,让“踏实做事的人” 被看见、被信任。
平台搭好舞台,勇敢出发者抓住机遇
平台增长与好内容倡导、强硬治理三者相辅相成,才能让内容生态更健康。
抖音电商这次进一步加强内容治理,是平台对坚持“长期主义”价值创作者的郑重承诺。
对创作者而言,当下最重要的是 “跟上节奏”:理解好内容的标准、遵守经营规范、善用平台提供的扶持工具。无论是像满妹这样深耕助农赛道的成熟创作者,还是从一条开箱视频起步的新手,只要跟上平台的节奏,就能在这个生态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正如抖音电商内容生态负责人林安亚在演讲结尾所说:“追光的人,先看见世界。”
这里的 “追光”,是创作者在内容、规范上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而 “看见世界”,代表着即将发生的种种可能。
抖音电商的未来,属于每一个恪守底线、良心经营的创作者。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783024.html?f=wyxw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