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联储如期宣布降息25个基点,而且在相关的声明中也隐含了对未来进一步宽松的预期,市场普遍预期在2025年剩余的两次议息会议中分别再决定降息25个基点。美联储持续降息引发了国内投资人的关注……
主流的观点是,美联储进一步降息,会促使全球的资产重新配置,为国内市场带来了巨额的增量资金,从而进一步推动国内股市上涨。
那么,实际情况会如何?
美元降息真为国内市场带来增量资金?
诚然,美联储降息理论上应该导致美元走弱,部分资金或许从美国流出,寻找更高收益的资产,从而推高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资产价格。
然而,实际上流出美国的资金真会流到中国市场吗?我们得深入分析一下了:
1. 中美货币政策周期错位
美联储的最新声明中说,降息是为了应对经济可能出现的衰退风险(“预防式降息”),而中国央行近年来则处于一个“择机降息”的周期,目标是应对国内的经济增长放缓和通缩压力。
尽管美联储已经开始重启降息,其当前的基准利率(目前仍在4.0%~4.25%区间)依然远高于中国的基准利率(1.5%左右)。这种巨大的无风险收益利差使得持有美元资产的吸引力仍然高于人民币资产,因此,国际“热钱”大规模流入中国的动力不足。
总体而言,目前国际投资人群体的共识是中国目前需要更大力度的宽松政策来刺激经济。这种预期差异使得国际资金更倾向于观望。
2. 资本流动的“推力”与“拉力”不足
资本的流动多为追逐利润与规避风险,若要全球资本流向我们的市场,通常需要有美国的低利率环境(资金成本低,愿意出去找收益),加上我们的市场有明确的经济增长前景和高回报机会(愿意进来投资)。这种情形在2008—2012年就曾经出现过,当时美联储为应对次贷危机而降息为零,而同期国内经济蓬勃增长,投资机会多,人民币利率为5%,因此吸引全球资本来国内,以至于QFII(全球投资国内的“合规海外机构投资者计划”)额度成为稀缺资源……
而现在的情况刚好相反。
虽然美联储在降息,但利率绝对值仍高,且美国经济数据(如就业)依然保持强劲,资金留在美国的回报潜力和安全性并不差,而国内当前面临国内需求疲软、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地方债务问题等挑战,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面临压力。
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风险偏好”因此降低,他们更关心的是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逻辑是否清晰,而非美国利率那零点几个百分点的变化。
国内股市依然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
其实,无论承认与不承认,国内股市都是国内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也是投资人信心的温度计。详细分析可参照本人前期在秦圈发的原创文章《》
因此,国内资产价格的长期走势最终取决于本国经济的基本面。美联储降息只是一个外部因素,无法抵消内部的主要矛盾。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目前,一方面,作为中国家庭财富的重要载体,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已经严重影响了消费者信心和财富效应,抑制了整体风险偏好。
另一方面,8月份的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和PPI(生产者物价指数)数据持续偏低,反映出需求不足,企业盈利承压。这直接影响了股市(企业利润)和房地产(资产价值)的表现。
加上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以及“脱钩断链”“去风险”等各方论调,增加了全球产业链和投资布局的不确定性。
以上的这些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美联储降息带来的流动性利好。
对于国际投资者而言,国内的内部因素(经济增长前景、政策有效性)比全球流动性状况(受美联储货币政策影响)更能成为决定中国资产吸引力的更关键的变量。
若国内的经济出现更加明确和可持续的复苏信号,市场信心得到根本性修复,美联储降息等外部利好才能真正转化为资产价格上涨的强大动力。
国内投资人该如何把握相关机会?
去年9月份以来,随着国内宏观政策的全面转向和国内投资人信心的恢复,国内股市的确已经走出了低迷并上涨至今,在这个过程中热点层出不穷,先是在“国家队”与保险资金的拉动下让银行股普遍持续大涨一轮,然后是创新药大涨,再之后就是“新消费”热……到现在是CPO(与人工智能AI相关)概念大涨,各类热点层出不穷,各种赛道各领风骚2~3个月。投资者们在不同的热点中追涨杀跌、乐此不疲…….
参与热点追逐的人都以宏大叙事为立足点,把自己在股市的暴富梦想扯上了“科技兴国”的大旗。不过,温故知新,即使是真正领先市场的高科技公司,投资人买得太贵,也要以十年以上的时间来消化泡沫。若是买了“伪科技”(例如过去A股中非常牛X的亿安科技、暴风科技、乐视网等等),结局一定非常不妙。
因此,请允许我不合时宜地提示一句:根据历史经验,不管是什么赛道,投资人参与炒作的最终结果都离不开“7亏2平1赚”的定律,其中高点进场的投资人基本就是铁定在“7亏”里面。
远的不说,就在2019-2020年间,以白酒为代表的消费公司被认为是国内股市中YYDS(永远的神),估值泡沫在投资人的追捧下无限膨胀,结果呢?也是YYDS(一样得死)。
当时追高白酒的投资人持有到现在普遍还亏50%!2021年,某大师高声疾呼:“现在不买新能源等于二十年前不买房” !当时被鼓动而踊跃接盘的投资人,至今只是收获了一地鸡毛!
现在大师们又高喊:“现在不买AI就错过百年不遇的历史性机遇……”您还要信吗?
我认为,从宏观上看,实际上我们早已经处于一场“债务风暴”之中,至于政策取向,在“要面子”与“要里子”之间,我们应坚决选择“要里子”!
因此,我一直期待宏观政策上能采取更强有力措施,以更宽松的货币政策与更积极的财政政策“从重、从快”为经济托底,比如迅速降息到零以降低社会与居民的负债成本,向居民发放足够量的现金消费券以拉动消费等。
从这个角度看,或许美联储的降息会为我们加大货币宽松的力度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只要国内货币政策更加宽松、财政政策更加积极,那么最终宏观经济基本面的改善是可以期待的,那时国内股市作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也会随之长期走好。届时,以逐利为目的的国际资本确实会流向中国资产。
至于有哪些赛道会更被国际资金所青睐?我认为会基于性价比的考虑——
中国股市中
特别是港股中,确实还有不少估值低、净资产收益率高、现金分红回报率高等高性价比的投资标的。投资人可以期盼靠上市公司的持续分红,用十年左右就能收回成本。这些性价比高的上市公司股票会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国际资本的参与。港股的走势今年以来也逐步显示强势,也反映了国际资金的投资取向。
综上所述,我认为,美联储的降息对国内资产价格的走势难有明显的影响。那么,何时中国资产能成为全球热点而为海外资本所追捧呢?
我认为,一是取决于宏观经济的基本面,宏观经济改善,则国际投资人配置中国资产的信心也就更足;二是取决于中国资产的性价比,便宜才是硬道理。从这个维度看,国内优质A股上市公司的性价比总体上高于国内房地产,而港股上市公司的性价比普遍高于A股上市公司。
No.6546 原创首发文章|作者 黄凡
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开白名单 duanyu_H|投稿 tougao99999
欢迎点看【秦朔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