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刘强东重构京东的30个月 刘强东靠谁把京东做大做强 刘强东10亿打造短视频
创始人
2025-05-13 23:30:50


刘强东的 all in,已经到了next level

作者丨瀚星

刘强东坐镇一线,京东开战

2025年至今,刘强东是极少数仍频繁出现在业务一线的大厂创始人。

与那些退出公司日常运营、只把握大方向而不再参与具体事务的大公司创始人不同,在京东成立将近30年之际,京东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刘强东对公司的倾力投入(all in)反而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档位。

在明确战略聚焦的基础上,刘强东亲自坐镇一线业务,快速部署决策,以“战略制定者+战术教官”的双重角色深度介入业务运营。从2024年至今,京东多项战略和业务决策的制定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刘强东直接拍板出台的,包括但不限于:

1)正式进军外卖市场,对“品质堂食餐饮商家”免佣金,并提出将逐步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2)在外贸环境出现变化后,提出以2000亿专项扶持资金帮外贸企业转内销;3)连续八次为京东员工涨薪;4)推动京东启动史上规模最大校招;5)晋升多名核心高管,包括京东集团CEO许冉、京东物流CEO胡伟等,以期强化管理层稳定性,维持决策效率;6)一线员工不允许外包,自5月起未来3个月将招募10万名全职骑手。

刘强东在人才激励和组织架构上也做了一系列调整,重新建立了更加高效完善的激励机制:除了连续八次为一线员工加薪,还精简组织层级、推广“Big Boss”机制(将权力下放到一线团队,让基层组织能够自主决策,充分发挥组织活力),提升决策效率与组织灵敏度。

2月11日,京东外卖正式宣布启动“品质堂食餐饮商家”招募计划。一周后,京东宣布将逐步为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且五险一金的所有成本由京东承担,随后又进一步官宣了外卖的百亿补贴计划。

以上种种举措都是由刘强东拍板。在2024年的一次内部讲话中,刘强东为外卖业务提了三条规矩:京东外卖的净利润永远不许超过5%;为所有京东的全职外卖员上五险一金;技术应该用来带动成本下降、效率提升,而不是压榨劳动者。

一位京东内部人士告诉雪豹财经社,在全面进入外卖领域后,对于外卖业务线的汇报,刘强东都是第一时间秒回,甚至“主动提出要亲自去送外卖,在一线体验外卖行业”。

多位京东内部人士在与雪豹财经社交流时,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刘强东坐镇一线,亲自打仗、督战,“一是能对战略项目给予清晰、明确的指导,二是极大提振了全员的士气”。

对于京东为什么要做外卖和怎么做好外卖,刘强东的思考是:做外卖和做零售的出发点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解决当前没有被解决的行业痛点。用户需要更高品质的外卖产品,骑手需要更多的保障,商家也需要合理的利润空间。

决意进入外卖领域,刘强东的初衷是满足用户需求,而非恶意竞争。为此,在正式启动外卖业务前,刘强东曾邀请美团创始人兼CEO王兴、滴滴创始人兼CEO程维等人共进晚餐。据多家媒体报道,在这次饭局中,刘强东提前向王兴透露了京东的战略意图,还强调“零售不是我的,不是京东的,任何人都可以做”,明确传递了“尊重规则、开放竞争”的态度。

程维曾在接受《财经》采访时提到,“美团上线打车产品的那一天我和王兴还在一起吃饭,我当时并不知道他在做这个事情,他也只字未提。吃完饭我看新闻才知道了这件事。” 随后程维立马关闭了美团在滴滴App上的接口,并向王兴喊话:“尔要战,便战”。

而这一次,刘强东提前发了战书。

对两人截然不同的行事风格,一位业内人士评价称,刘强东这种战前通气的做法,是对竞争对手的礼节性告知,将商业博弈置于江湖规矩的框架下,“有中国商业文化中特有的人情世故,既展现了个人坦荡,也为后续竞争预留了回旋余地”。

创者业基因的制度化

过去一年多,京东零售和物流的高管和普通员工在会议室碰到刘强东本人,已经是家常便饭。

雪豹财经社获悉,多位知情人士透露,刘强东每周都会参与多个零售、物流板块的日会,“他会直接解决大部分方向性问题。在这些会议上,刘强东关注最多的是用户体验,每次都会围绕商品、价格、服务等用户体验给出意见和建议。”

由刘强东带领管理层强力推动的京东全面变革,核心是“用户体验、成本、效率”,而用户体验被摆在首位,这也是刘强东坐镇业务一线后反复提及的关键词。

2023年年底,刘强东曾在内网发帖,反思“我们天天说客户为先,可是工作中处处以自己为中心进行思考”。自那之后,用户体验就被置于几乎每一场业务会的优先位置。

多名京东员工告诉雪豹财经社,现在京东所有的会议室里都挂着“决策时不要忘了用户”的条幅。

从内网发声,到把口号制作成具像的条幅,用户体验的重要性被强力渗透到从高层决策到一线执行的各个环节。


京东某会议室的横幅

为了能在执行层面更加高效,刘强东频繁组织业务培训。雪豹财经社了解到,据京东内部统计,整个2024年,刘强东给京东管理层做了1800人次的培训。一次主题培训的时长,少则数小时,长则横跨数日。一位参会人员回忆,如此高强度的授课,一度导致刘强东声带受损,嗓音沙哑。

这些培训主要针对C1、C2、C3级别的人员(C序列为京东管理层序列,其中C1最高,直接向CEO汇报),内容涵盖各业务的具体打法到团队能力建设。刘强东会在会议期间给出直接、细致的方法论指引。

作为一线互联网大厂的创始人,这不仅需要对一线业务有深刻的理解,贯穿全年的培训对耐力和体力也是一种极大考验。

刘强东还多次强调对“低价”基因的重视。他认为,零售生意万变不离其宗,应当为消费者省钱,提供超出消费者预期的服务。

2023年,刘强东提出过围绕产品、价格、补贴、服务、技术的20条增长方式。此次入局外卖,背后的逻辑仍然是在保持产品、价格、服务优势的同时,解决行业痛点,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在商业世界,创始人凭借其积累的生态资源与行业洞察,往往能突破职业经理人的决策时空局限。而在行业剧变之时,创始人的深度运营已进化为系统方法论,本质是企业将“创业者基因”制度化的战略选择。

三年来最好的成绩

一系列迹象表明,刘强东正在带领京东重回增长快轨。

京东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期内实现营收3011亿元,同比增长15.8%,连续两个季度保持两位数的同比增速,并且也创下了近三年营收增速新高。

与此同时,京东的季度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速超过20%,连续6个季度保持双位数增速。



作为京东基本盘的零售业务方面,京东零售Q1实现收入2638亿元,同比增长16.3%。自上季度时隔3年重回两位数增速后,连续第二个季度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

其中,带电品类营收在期内同比增长17.1%,日百品类同比增长14.9%。

带电品类的增速显示,京东仍在3C领域占据显著优势。

随着物流体系的不断完善,商品配送的时间越来越短,药品、生鲜、蔬菜水果这一类即时需求较强的商品,往往需要更快的履约速度,但并非所有商品品类的销售都讲究“快”。

以3C数码产品为例,这类商品的价格往往更高,消费者的决策时间也更长,并不具备很强的即时需求属性。对于这一类产品,消费者反而会更加关注其品质、性价比,以及售后服务是否高效。

3C数码产品起家的京东在这些方面更加专业,也更有经验。从消费者的选择偏好来看,京东在3C领域的优势仍被众多用户所认可。

此外,第三方卖家是京东三大必赢之战中开放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京东商品的丰富程度。期内京东的平台及广告收入为223亿元,同比增长15.7%,第三方商家成交用户数和订单量均保持同比双位数增速。

京东零售业务的增长,一方面受益于宏观环境的修复和消费情绪的提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月、2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京东以用户为主的长期精细化运营,以及品质、低价、服务等用户心智。

据接近京东人士透露,按照行业通用的GMV算法,京东2024年的GMV约为4.5万亿元。

京东最近一次披露GMV是在2020年,为26125亿元。2021年和2022年,京东财报披露的GMV增速分别为26.2%和5.6%。以此推算,京东2022年的GMV约为33155亿元。按照随后两年京东的收入增速推算,2024年的GMV预计约为4.2万亿~4.6万亿元。

以此观之,京东目前仍处于行业前三的位置,基本盘依然稳固。在电商行业走出无序内卷后,京东凭借高品质、高性价比的商品优势,正在逐步夺回更多的市场份额。

财报中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京东的新业务。

京东自2月全面进军外卖行业后,在一系列由刘强东主导的外卖政策下,日均单量峰值迅速突破1500万单。

财报发布当日,京东管理层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京东外卖的日单量已接近2000万单,入驻商家门店数超过100万家。

此外,京东注意到外卖用户也会在APP上进行跨品类购物,为电商主业带来协同效应。

把日订单量做到千万级,京东只用了3个月时间就正式坐上了牌桌。在存量竞争的外卖市场,每一个百分点的增长,都是实实在在从对手那里抢过来的。

同时京东也表达了未来对于外卖业务持续坚定投入的决心。

正如刘强东所说,京东是在认真做外卖。与此同时,京东也一直在认真做零售,既要稳住基本盘,也要做好新业务。

这意味着京东要同时打两场硬仗: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应对不断涌现的挑战者,在别人熟悉的领域打出一片天地。

从大公司重新变回一家创业公司,将是这一切的起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价... 你有没有注意到最近的行情? 很多原本30多万起步的豪华车,现在裸车干到20万出头了,终端再加点优惠,...
中巴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有何意... 5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巴西中央银行签署了《中国人民银行与巴西中央银行人民币/雷亚尔双边本币互换协...
手握400亿元现金,四川硅王打... 撰文丨鹿羽5月13日早盘,A股光伏板块迎来强势拉升,硅料龙头通威股份触及涨停。近期发布的财报显示,通...
美线集运爆舱?业内称为前期缩减... 财联社5月13日讯(记者 胡皓琼)中美关税大幅下调,恰逢集运订单旺季,业内预计,随着运力调整、货量增...
助力金融活水持续滴灌乡村产业 提升“三农”金融服务质效是我国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扎实做...
一季度净利猛增股价四天翻倍,大... 不到十个交易日,股价就飙升了1.4倍。而就在大涨前夕,上市公司还卡点推出了“低价”股权激励计划。大叶...
美国4月核心CPI仍高于美联储... 北京时间5月13日晚,美股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道指跌0.39%,纳指涨0.28%,标普500指数涨...
“降息潮”延续,多家民营银行下... 蒋立冬 派生万物AI 图 5月以来,素以“高息揽储”闻名的民营银行进一步下调存款利率。澎湃新闻据各民...
股市必读:5月13日中金黄金发... 截至2025年5月13日收盘,中金黄金(600489)报收于13.69元,上涨0.66%,换手率1....
去年北京市碳市场成交额3.71... 记者5月13日从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获悉,2024年北京市碳市场运行平稳有序,交易总量为367万吨,成交...
英伟达或在中东达成90亿美元A... 英伟达或在中东达成90亿美元AI协议 特朗普访问助推谈判格隆汇5月13日|随着特朗普政府据传即将与中...
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 或依托委托... 在商业银行实现综合金融扩张的背景下,未来银行将理财业务作为“商行+投行”战略实施的主要载体,不仅理财...
商业航天成为“新增长引擎” 技... 2025年,我国有多款可回收火箭计划首飞;卫星方面,千帆星座及GW星座等巨型星座持续发射升空,小卫星...
40亿上海零食大佬,陷入蜜枣粽... 记者丨谢之迎 编辑丨谭璐上海零食大佬,突陷食品安全风波。5月12日,施永雷为首的来伊份董事会公告称,...
不必怀疑,剑指4000点…… ... 文/杨国英昨天,中美联合声明正式发布,关税战阶段性缓和。这直接导致昨天A股收市后,港股给出了强烈反应...
一抢而空!iPhone 16 ...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谢斯临 图片来源:时代周报记者摄为扭转在华销售颓势,苹果在618期间再次...
多只军工股掀起涨停潮 军工板块... 本报记者 罗辑 北京报道近日,A股军工板块反复活跃,其中多只个股出现连续涨停,短短几个交易日,累计涨...
怒赚小学生44亿,“第二个泡泡... 来源 | 金角财经撰文 | 颖宝还记得去年夏天“一张小马宝莉卡炒到25万天价”事件吗?背后的盲盒卡牌...
原创 上... 小财米 上周(2025年5月5日至5月11日)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发布...
原创 李... 一块地捂了二十多年,由李嘉诚长江实业打造的北京东四环御翠园项目,终于等到了销售窗口,但市场等来的不是...
大位科技:拟向激励对象30人授... 每经AI快讯,大位科技(SH 600589,收盘价:8.03元)5月13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本激励计划...
又有券商员工违规炒股 违规炒股禁令之下,仍有券商员工以身试法。 5月12日,证监会新疆监管局发布公告称,中银证券时任财务主...
大厂“牵手”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化... 截至收盘,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下跌0.5%,中证软件服务指数下跌0.7%,中证信息安全主题指数下跌1...
永兴股份:5月9日接受机构调研...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5月13日永兴股份(601033)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5月9日接受机构...
股票行情快报:天禾股份(002...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5月13日收盘,天禾股份(002999)报收于6.5元,上涨1.25%,...
000506,10个月涨7倍,... 在并购重组的预期下,ST板块牛股成群。 万万没想到,5月以来,市场预期的ST板块跌停潮竟然变成了涨停...
给所有成年人的情绪修复指南 情... 点击 “简七读财” ,发送消息“ 理财小工具 ”免费领取“40个赚钱工具资源包”每次开车出门,因为...
独家|刘强东重构京东的30个月... 刘强东的 all in,已经到了next level作者丨瀚星刘强东坐镇一线,京东开战2025年至今...
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 或依托委托... 在商业银行实现综合金融扩张的背景下,未来银行将理财业务作为“商行+投行”战略实施的主要载体,不仅理财...
凯赛生物推进生物基尼龙商业化:... 2024年一季度起,随着下游开始回暖,凯赛生物收入持续正增长且涨幅明显。目前公司引入招商局作为间接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