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简七读财” ,发送消息“ 理财小工具 ”
免费领取“40个赚钱工具资源包”
每次开车出门,因为车技一般,我总是特别担心遇到加塞的车辆,尤其害怕因为操作不够快,引起旁边司机的不满和催促。
在城市快节奏的生活里,每个人都面临着四面八方的压力,开车时的不耐烦,很多时候,其实是生活焦虑的一种释放。
不仅仅是开车,其实在生活和投资中,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做情绪的主人。但,情绪的波动往往让人猝不及防。
那么,有没有办法让自己变得更从容呢?
今天,想和大家一起走进《你为何总被情绪左右》这本书。
它通过一套叫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EBT)的方法,帮我们找到那些背后搅动情绪的不健康想法,并教我们如何用更合理的思维,去塑造更健康的情绪和行为。
这本书的作者丹尼尔·弗莱尔,本身就是一位心理治疗师,专门帮助人们处理焦虑、压力、情绪失控等问题。
在他看来,情绪是可以训练的,思维是可以改变的。
就像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曾经说过的:“生活是否幸福,取决于思想的品质。”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让你在忙碌生活中,多一份气定神闲。
让我们一起开始吧~
一、毁掉你的4种消极想法
情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很多人以为是外部事件直接引起的。
丹尼尔·弗莱尔认为,成年人情绪失控的根源在于对事件的看法而非事件本身,许多人在生活中形成了消极的思维模式,使他们在面临挑战时铺天盖地的焦虑感迎面而来。
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和治疗实践,弗莱尔总结出以下4种消极想法:
1.僵化教条的绝对需求(如“我必须成功”),导致无法容忍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2.戏剧化夸大事实(如将小挫折视为灾难),加剧焦虑和恐慌。
3.低耐挫力(难以承受逆境),使人逃避挑战或陷入拖延。
4.贬低自我/他人/世界(如“我毫无价值”),引发自我否定和人际冲突。
这些思维模式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强化负面情绪。
咱们一个个来介绍——
1. 僵化教条的绝对需求
说到“毁掉你”的四种想法,头号公敌是教条式的“绝对需求”。
比如你对某件事情特别有执念,却又总改变不了,这背后隐藏的就是你对这件事持有的“绝对需求”。
在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中,“绝对需求”有特定含义:这是一种困扰着你的僵化而教条的信念。
“僵化而教条”,则指那些你深信不疑、相信其绝对正确的想法和信念。这种信念根植于你的头脑深处,坚定不可动摇,神圣不可侵犯。而这种执念则通常以“必须”、“绝不能”、“应该”、“不得不”等词语表现出来。
以“守时”为例,不少人把它当作自律的表现,这让“守时”成为了一种教条的“绝对需求”。这并不是说不要守时,而是指做到准时是非常好的,问题在于“我必须时时刻刻都做到准时”这一信念。一旦你迟到了,这种执念要么令你生气,要么令你焦虑,但对你的现状却没有帮助。
在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中,我们会学习如何挑战自己的信念,也就是“质疑”。
*想要阅读完整文章,可以识别下方二维码,移步社区领取VIP阅读晚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