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张雪峰
创始人
2025-09-25 15:06:07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太阳照常升起,作者:慕峰,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普通人挣了钱,要收敛、低调,尤其就业环境如此的时候。民族牌、爱国牌其实都不是护身符。以前喊口号的多了,哪次有用?


去年还真花了一段时间认真听张雪峰对学校选择的讲解。整体感受就是,对就业信息不足的家庭,确实会很有帮助。这种帮助来自哪里呢?主要来自张雪峰团队把学校、学科和就业的信息差打通了。


大多数家长,身处某个地域,身在某个行业,除此之外,对其他行业的了解主要来自网络,而网络的信息是残缺的,甚至大量都是错误的。“子承父业”的是极少数,条件比较好的家庭,子女的自主意识也很强,因此也会面临“跨专业”信息匮乏的问题。当然,家庭条件越好,或者父母的信息渠道越多,那对行业的了解也会比较多,更容易做出合乎心意的选择,至少不会根据学科名称就基于幻想去做选择。


张雪峰的办法是直接跟学校的人了解、跟行业的人了解。从咨询行业来看,这一点都不难。金融机构经常找各行业专家去聊天,花的钱其实很少。无非就是,换成一个教育机构去了解。这对很多家庭而言是好事,因为大多数家庭对绝大部分行业、学科其实都不了解。


张雪峰之所以能赚很多钱,主要是教育就业信息差导致的。这本来应该成为公共服务的一部分。一个学校的学科就业情况,或者至少所有学校的学科整体就业情况,应当披露出来,而不是藏起来。你不披露,没有张雪峰,也会有李雪峰、王雪峰。你不披露,大家也会花钱去找,无非把解决信息差的机构养大,但这对社会的正效益有多少呢?就业数据不好看可能是学校不披露的理由,但按目前的人口趋势,不久以后,很多学校就会自然缩编。


只要不披露,这种机构就有存在的价值,老百姓就会真金白银的选择。没有这家,还有那家。


但张雪峰有两点可能考虑欠周,足以成为他同行的警示:


一是专业化意味着不能走大V路线,定制化服务不是能靠网红效应去持续维系的。


有人讲张雪峰伤了很多学校的利益,这其实不太对,因为最终招不满的情况几乎不存在,无非就是分数线的差异。只要学籍人口数量和招生数量比例控制好了,只有分数线的差异。所以谈不上学校利益受多大影响,顶多对某些学科教授的声誉有影响。


真正的问题其实是服务对象本身。因为过高的网络影响力,把定制化服务的信息公开化,就会导致短期内,热门专业的分数线不断走高,这其实对购买信息服务的学生是非常不利的。


一个人,几句话,就把某些学科几年的分数线提高了几十分,这对很多学生,包括那些购买信息差服务的学生,真的好吗?购买信息本来是想“走捷径”,结果变成了新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是整个教育(包括教培)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张雪峰所在行业也不例外。


二是短期信息很难作为长期判断的依据。


专业选择的时候是高三,读完研究生最快也是六七年后。想想七年前最热门的行业是哪些?难道不正是土木、建筑吗?七年前,正是“京沪永远涨”的时代,泛地产(包括与地产挂钩的金融)才是最赚钱的专业。但七年后呢?所以,今天稀缺的人才,七年后还会缺吗?


本质上,这类似农业。今年猪价大涨,农民就开始多喂,等小猪长大要卖了,发现猪又变多了,猪价大跌。从解决稀缺人才的教育目标来讲,缺什么就补什么,今天缺高科技人才,那就鼓励学校多招学生,过几年一起毕业,就不缺了。不缺了,也就意味着那时候的人力供给可能过剩,收入也就会更低,不会像今天稀缺的这样。从产业角度讲,优质低价的人力资源充沛,当然不算坏事。因此,教育本身也是产业政策的一环。


所以,基于当前的行业稀缺性去做六七年后的判断,是很难的。但这符合家长学生的心理,因为“眼见为实”。你看,今天半导体行业多赚钱?今天AI行业多赚钱?但家长学生真正应该看什么呢?应该看,过去六七年什么赚钱,为什么今天它不赚钱了,把这个问题想通,就不纠结了。七年前的国产半导体行业赚钱吗?不妨去问问业内。


专业的建议其实是很难做的,尤其目的是为了“赚钱”,如果都能判断未来七年哪个行业能赚钱了,干嘛还要做教育行业呢?对不对?


对普通家庭而言,多听多了解是好事,但对所有信息都需要持反思的态度,多思考。把自己的人生大事交给别人决定,这其实是对自己最大的不负责任。现在AI普及了,很多信息很容易获得,如果此时都不能独立分析判断,那花多少钱去获得分析建议,其实都是没用的。


普通家庭自然要考虑就业的收入问题。但作者认为,普通家庭其实更需要考虑子女的兴趣爱好问题。真有兴趣爱好的人,他对行业、产业的了解是自发而深入的,家长只需要鼓励学生持续探索,学生大概就能知道行业整体情况,他如果自己能接受,何乐而不为?


如果想不通,就想想,如果七年前你选择了当时最热门的土木,今天该怎么办,估计也就想通了。


普通家庭的“捷径”,不是反复过千军万马的独木桥,而是另辟蹊径。这当然是巨大的考验,但这就是人类世界本身。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太阳照常升起,作者:慕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深信服:间接参股杭州宇树科技股...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9月25日,深信服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参与设立的股权投资基金广州琥珀...
对话Lazada总裁:Laza...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亿邦动力 (ID:iebrun),编辑:何洋,作者:王浩然去年年底,阿里电商业务...
爆炒后“急刹车”:杭电股份连续...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李佳佳 李未来 北京报道近期,杭州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下...
9月25日沪深两市强势个股与概... 一、强势个股截至9月25日收盘,上证综指下跌0.01%,收于3853.3点,深证成指上涨0.67%,...
钨价狂飙,产业链上演“三国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作者:王雅洁9月22日,江西赣州,一...
V观财报|4连板联美控股:或存... 【V观财报|4连板联美控股:或存市场情绪过热情形】4连板联美控股公告,公司股票自9月18日以来,累计...
75只新股首日平均涨近2.5倍... 三季度即将收官,尽管今年以来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但A股IPO市场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活力,上交所...
关于A股、港股与美股,这5张图... 文中5张图,摘自中金公司最新的研究报告:《中美市场的驱动力与后劲》。下面2张图,是对2025年以来,...
“基因教父”汪建减持华大基因年... 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视觉中国资料图9月23日,华大基因(300676.SZ)一纸权益变动公告震动资本市...
真正的「国产英伟达」来了 中国... 文 / 二风来源 / 节点财经一场关于“中国芯”的IPO审议,正把投资者们的目光锁定在上交所。根据上...
有呼吸类产品采购资格被暂停 康... 财联社9月23日讯(记者 张良德)今日举行的康恩贝(600572.SH)业绩会氛围热烈,参与者众多,...
资本市场改革预期支撑券商内生增... 资本市场改革预期持续强化,且政策鼓励优质券商通过并购做优做强,大型券商通过多维度转型形成内生增长方面...
反击淘宝闪购,美团推出“品牌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亿邦动力 (ID:iebrun),作者:姜琪,原文标题:《反击淘宝闪购!美团推出...
V观财报|韩建河山及董事长田玉...   中新经纬9月25日电 因存在财务核算不规范等三项违规行为,韩建河山及董事长田玉波等4人被警示。 ...
东阳光回复监管问询:为降低现金... 9月24日,核心业务为高端铝箔的东阳光(600673.SH)发布对上交所监管工作函的回复公告,就此前...
罗志恒:牛市的成因是什么?牛市... 罗志恒、原野、孟之绪(罗志恒系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2025年以来,以中国...
资本热话 | 长江存储母公司完... 导语 长江存储尚未公布上市计划,另一家存储原厂长鑫科技已于今年7月启动上市辅导。 第一财经记者获悉,...
罗马仕等三大充电宝品牌召回超1... 9月25日,据报道针对今年以来多起充电宝自燃事故,市场监管总局近期启动专项督导行动,推动罗马仕、安克...
奋进七十五载:中国石油书写能源... 能源,社会发展的“引擎”,人类文明的“燃料”。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国,中国每年消耗石油7.5...
阿里夸克发布新AI创作平台“造... 新浪科技讯 9月25日上午消息,阿里巴巴AI旗舰应用夸克发布全新AI创作平台“造点”。平台集成AI生...
长跑21年!奇瑞汽车今日终于上... 红星资本局9月25日消息 长跑21年,奇瑞汽车终于上市。9月25日,奇瑞汽车(09973.HK)正式...
张朝华任同仁堂董事长 松果财经讯,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同仁堂(600085)发生工商变更,邸淑兵卸任法定代表人并由董事...
程强:“9.24”新政一周年,... 程强系德邦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PART.01市场概览2025年9月...
黄文涛:全球变局中的宏观经济与... 黄文涛系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1. 全球经济系统,正在开启新局,新局四条...
台风过境,深圳停摆的26小时 昨晚,第18号台风“桦加沙”,这个从一周前便开始预告的超强台风最终擦着珠三角的边,在粤西阳江市登陆,...
张明:五点建议 张明:五点建议... 张明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9月21日...
观酒|四家酒企“保壳”焦灼:若... 四家被“披星戴帽”的酒水股,“保壳”情况可能有点不乐观。自从岩石股份(上海贵酒,*ST岩石)、海南椰...
邢自强:看邢自强:看空美元,预... 邢自强系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9月22日,在一周宏观策略谈上,摩根士丹...
海康威视:2025年中期分红拟...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9月25日,海康威视发布公告称,公司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已获2025年第一次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