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点丝瓜汤吧,”:为何父母的关心,总让我们想逃离?
创始人
2025-09-25 19:25:18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简单心理,原文标题:《「喝点丝瓜汤吧!」:为何父母的关心,总让我们想逃离?》


最近,一碗「丝瓜汤」悄然席卷了互联网。


在博主@累子的家庭剧场中,「丝瓜汤」成为了一切对话的触发开关和最终归宿:


「今天的丝瓜确实是老啊,说到老,累子你也老大不小了......」


「你这么凶干嘛啊?你这么凶是因为你肝火太旺,你知道吗?你喝点丝瓜汤降一下火气吧。」


对许多人来说,这样的「饭桌奇景」并不陌生。丝瓜汤可以幻化成鱼汤、苦瓜、猪肝......它不挑地域、不限食材,总是以相似的方式登场——父母用看似关心、实则否定的语气,将孩子的情绪包裹、稀释,让一切诉求被忽略、归零。


你说工作还可以,他们说别骄傲;你说你难过,他们说你想太多。在这些对话里,父母看不见「你」,「你」也难以理解他们,双方都会「上火」。


平常跟朋友相处时情绪稳定的你,一跟父母说话,就忍不住开始怼起来。


这些广泛存在的代际沟通困境,是「丝瓜汤」能够成为现象级热梗的重要原因——它以一种戏谑且荒诞的方式,精准呈现了家庭中沟通失效的时刻,成为了无数年轻人情绪的出口。


为什么我们会对「丝瓜汤」感到厌烦?而父母为什么总是看不见我们?


01、六种心理控制,正夺走你的主体性


在心理学意义上,这种针对孩子的思想和感受的侵入性和操纵行为被称作「父母心理控制」(Parent Psychological Control,PPC)。


使用这种控制方式的父母,往往通过操控孩子的内心世界来行使权力。他们难以区分自身需求与孩子需求之间的界限,无法想象孩子的感受与观点[1]。


心理学家Brian K.Barber将「父母心理控制」的策略归纳为以下6种[2]:


限制言语表达


父母通过打断、抢话、说教、引导式提问等方式掌控谈话节奏,使孩子无法完整表达自己。


比如:当他们打电话过来问你「吃饭了没?」,你才答了一句「吃了」,电话那头就开始数落你的「罪状」——外卖吃太多、经常熬夜、喝太多冰......


否定感受


不同于限制表达,否定感受是一种更为隐蔽的控制方式。父母通过贬低、讽刺或贴标签的方式,否认孩子情绪的合理性。


当你随口说一句「工作没意义」,或者抱怨几句工作环境,他们可能会用「你太敏感了」、「你就是太闲了」等话语轻描淡写地抹除孩子的真实感受。


《妈妈朋友的儿子》


人身攻击


相较于否定情绪,人身攻击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更加直接且深刻。它通过贬低价值、翻旧账、质疑孩子在家庭中的角色等方式,使其陷入自我怀疑,产生羞耻感。


比如,当你和父母就某事争辩时,他们没有回应你的观点,而是突然话锋一转说:「你脾气这么冲,哪个男的受得了你?」


《亲爱的仇敌》


内疚诱导


值得注意的是,「父母心理控制」并不总以一种「进攻」的姿态进行。


有时,父母会将自己置于「受害者」的位置,反复强调自己为家庭做出的牺牲,把责任转嫁给孩子,使其活在亏欠与自我责备中。


《狗十三》


爱的撤回


与「内疚诱导」一样,「爱的撤回」也是一种以「情感」为武器的控制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不会直接指责,而是通过语言或回避互动传递出威胁与否定,暗示孩子「你已经不值得我付出了」。


例如:当孩子没有满足父母的期望,或者反驳他们的立场时,他们会立刻「变脸」,并且说:「随便你,我不管你了以后,我这个长辈做得太失败了,你之后想干什么干什么。」


情绪行为不稳定


父母在与孩子的互动中表现出不稳定的情绪状态,在关怀和攻击性表达之间反复横跳。


《狗十三》


02、为什么一跟父母说话,就会怼起来


当我们面对「父母心理控制」时,心中产生的抵触情绪,并不是「叛逆」,而是一种主体性被侵犯的本能反应。


根据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DT),人类天生具有三种基本的心理需求,它们构成了心理健康与积极发展的基础[3]:


自主性(Autonomy):我们需要感觉自己可以做决定,生活掌握在自己手中。


胜任感(Competence):我们希望掌握技能,并在行动中感受到「我能做到」。


关联性(Relatedness):我们渴望与他人建立真实的、被接纳的情感联系。


而实施心理控制的父母,恰恰挫伤了这三种心理需求。其中,对「自主性」的破坏最为直接、影响也最深远。


研究发现,在心理控制下成长的孩子,更容易产生受控型动机——不是出于兴趣、好奇或热爱,而是为了逃避内疚、羞耻、或害怕失去父母的认可[4]。


换句话说,他们做的每一个决定,并非出于「自我意志」,而是为了取悦父母。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换取父母的爱与肯定。


这种「有条件的爱」最初会以外部压力的形式存在,久而久之,孩子会将其内化为自我要求,也就是内射调节(introjected regulation)——即使父母不在身边,孩子也会继续自我施压,只为了成为他们心中的懂事、听话的「好孩子」。


然而,这种「肤浅的顺从」(Superficial Compliance)并不会带来内心的平静与真正的成长。


相反,过度依赖外部标准的自尊体系会剥夺我们的自主性,侵蚀我们对自我价值的认知,让「我是谁」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模糊。


Soenens和Vansteenkiste等人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他们发现,「父母心理控制」更容易催生出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孩子会以僵化、强迫性的方式追求高标准,一旦失败就会陷入自我批评价值感崩溃[5]。


《妈妈朋友的儿子》


此外,孩子的内心世界也会常年处于一种高度撕裂的状态:


一边拼命讨好父母,一边暗中积累怨恨;


一边渴望被接纳,一边又不断压抑真实的需求。


内在的双重拉扯不仅会带来了大量的情绪耗损,还可能在成年后演变为更深层的心理困境。


例如:在人际关系中形成讨好型人格、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焦虑型依恋,以及持续的自我压抑与情绪倦怠。


害怕听到那句「喝点丝瓜汤」,正反映了我们长久以来对丧失自我主体性的恐惧。


03、控制,是不安情绪的出口


然而,现实情况往往更为复杂。


很多时候,「父母心理控制」并不总是一种主动且有意识的操控行为


它未必出于明确的权力意图,而是一种情感的外化,是父母无力调节内在痛苦时,对外部世界的一种「索取」


当我们将目光从「被控制的自己」移向「试图控制的父母」,也许会发现,在那些反复提醒、频繁干涉背后,藏着的是父母未曾处理的情绪创伤。


1.缺乏安全感的外化


许多父母的控制欲,实际上源于内心的不安全感。


由于缺乏足够的自我觉察和情绪调节能力,他们常常难以识别、承认,更无从处理这些焦虑。这些无法消化的情绪,便被投射到最容易「干预」的对象身上——孩子。


在这种情况下,「控制」成为了一种心理防御机制:通过不断介入、反复提醒,父母能够短暂缓解焦虑,重新确认自己在亲子关系中的「角色价值」


这种心理层面的防御,其实与父母成长的年代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着深刻关联。


在年初的采访中,资深心理咨询师王雪岩曾跟我们聊过,「中国人普遍的生存焦虑都非常严重,父母的那个年代生存环境是很严酷的,更多是我如何活下来,而不是我如何更好地生活,于是会注重培养孩子活下去的能力。」


爱是需要建立在内心安全的基础之上的,如果生存都还感觉受到威胁,那是很难去爱的。」


对他们来说,提供物质保障很可能是爱的直接表现。共情的回应从未被纳入「做父母」的必修课。


同时,一些尚未处理的创伤没有消失,而是以叮嘱、焦虑、过度控制等形式,悄悄传递给下一代。


于是,他们习惯性地反复提起「我们小时候多苦」、「你们这一代太幸福了」,并执着于「什么食物最有营养」。他们试图通过这些「过来人」的经验提醒我们,尽管许多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下。


《饮食男女》


2.深层焦虑导致界限模糊


正如文化社会学家阎云翔在接受澎湃新闻的专访时所说,中国传统家庭是作为一个功能性团体存在的,亲密关系往往要让位于家庭中的等级与纪律[6]。


在这个维系生产和生存的基本单位中,父母作为「管理者」,掌握资源与权威,而子女则作为「劳动力」,处于服从和依赖的位置。尽管这种模式压抑了个体情感,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却是高效而稳定的。


然而,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家庭不再是唯一的庇护所。年轻一代拥有了更强的生存能力,更早开始构建属于自己的生活轨迹与价值体系。


与此同时,个人主义正在重塑着亲子关系。理解、支持与边界感逐渐取代「听话」、「成全」等传统义务式认同,成为新一代的核心诉求。


这种转变,对许多父母而言,是一次深刻的心理震荡。因此,他们在困惑与失控中,本能地收紧「控制」的缰绳。


对一些父母来说,「控制」甚至成为确认亲密关系的一种方式。他们习惯用提醒、唠叨,甚至挑剔,来确认你还在听、还在回应、还愿意和他们保持连接。


在这样的情感结构里,「控制」是一种对失去连接的深层焦虑的回应,是一种「依恋式的介入」——只要孩子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回应了他们的期待,他们便从中获得一种被需要感。


这种状态,在心理学中被称作关系的「纠缠」(Enmeshment):父母过度依赖子女来满足自身的情感需求,导致亲子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苦尽柑来遇见你》


他们常常难以区分:「这究竟是你的事情,还是我的情绪?」


比如:你今天没吃饭,他们就开始焦虑;你回家晚了点,他们便坐立难安;你没有及时回复消息,他们就觉得被冷落,仿佛被排除在你的生活之外。


孩子的一举一动,成了他们情绪的晴雨表。哪怕一点风吹草动,也足以掀起内心的风暴。


04、接纳,并不意味着妥协


毫无疑问,「丝瓜汤文学」的走红,创造了一个支持性的网络空间,使我们得以识别、理解、讨论自己的创伤和感受。


但最终,我们依旧需要回到现实里,去面对至今仍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父母。


当我们回忆和反刍那些伤害时,或许不再是出于怨恨或指责,而是为了找到一条通往自我、划定边界的道路。


正如精神分析师李沁云在接受「简单心理」采访时说的那样,对待原生家庭的最终的态度是「接纳」。


接纳,并不意味着妥协。它不是对伤害的轻描淡写,也不是对父母行为的无条件谅解。


它更像是一次深刻的辨认与转向——


我们开始理解父母的局限,明白他们的爱里掺杂着不安与无力。


我们不再执着于从他们那里索求理解与认同,而是学会把注意力转向自己,开始去分辨:哪些是真正属于我的声音,哪些是被内化的来自他者的评判。


我们能允许自己「又爱又恨」,不再压抑情绪,陷入内疚。


只有这样,真正的转变才有可能发生。


《想做饭的女人和想吃饭的女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香港“ 八大高校 ”置业指南!... 楼市机会,最易在供需错配时出现。最典型的,就是香港高校学生的住宿问题。据教育局数据,香港2024/2...
市值一度超两千亿港元!奇瑞上市... 作为2025年港股最大车企IPO,奇瑞汽车上市首日备受关注。9月25日,奇瑞汽车(股票代码:0997...
因财务核算不规范等多项违规,韩... 9月25日,北京韩建河山管业股份有限公司(韩建河山,603616.SH)发布公告,收到北京证监局行政...
粤民投再次增持,持股比例攀升!... 9月25日,中国宝安(000009.SZ)发布公告,持股5%以上股东韶关市高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
粤民投再次增持,持股比例攀升!... 9月25日,中国宝安(000009.SZ)发布公告,持股5%以上股东韶关市高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
7个交易日4涨停2跌停!云南旅... 近一周,云南旅游(云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002059.SZ)股价“过山车”,7个交易日录得4个涨停2...
值得买科技9月AI进展分享会:... 9月24日,值得买科技9月AI进展分享会顺利举行。值得买科技自研的新一代消费智能体“张大妈”App正...
活力中国调研行|这里,何以“圈...   新华社海口9月25日电 题:这里,何以“圈粉”全球航司?   新华社记者唐斓、梁倩   近日,记...
马斯克谈特斯拉CEO绩效奖励计... 埃隆・马斯克近日在社交平台 X 上就特斯拉2025 年 CEO 绩效奖励计划发表观点,强调其关注点在...
广东创业者靠另类拓展思路,卖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白鲸出海 (ID:baijingapp),作者:白鲸小编,编辑:殷观晓,原文标题...
原创 成... 文/珠玑说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源,具体资料赘述文章结尾) 一瓶成本不过百元的白酒,...
尹同跃身家300亿!有大资金上... 历时21年,尹同跃终于成功地把奇瑞,送到了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下。 9月25日,奇瑞汽车正式在港交所挂牌...
支持服务出口!9部门发布最新政... 【大河财立方消息】商务部9月24日消息,商务部会同中央网信办、财政部等8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服务出口...
翰宇药业:拟定增不超9.68亿... 今日焦点翰宇药业:拟定增募资不超9.68亿元用于司美格鲁肽研发项目等 包括司美格鲁肽国内上市注射剂和...
开撕了!亲爹是首富,嫡长公主租... FIGURE09/25 来源 |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ID | lixiaoyilhyxqdnz 五天...
落马官员受贿695万背后:“光... 9月20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的一份刑事裁定书,将徐州市原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王巧全受贿案再次推...
月度用电量再破万亿,是中国经济... 破万亿的用电量不仅是经济稳中向好的“晴雨表”,还从更深层次揭示了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特性 。 ▲...
加仓!又见加仓 【导读】在前一日净流入约80亿之后,昨日股票ETF整体资金净流入超51亿元 中国基金报记者 曹雯璟 ...
喜讯!好莱客成功中标联发集团橱... 强强联合启新篇!好莱客凭借卓越的品牌实力和领先的产品解决方案,成功中标联发集团的橱柜及收纳柜战略集采...
参与赌博的基金经理,“金饭碗”... 网传基金经理KTV赌博被抓事件,今天持续发酵。风波的起点来自上海市公安局长宁分局官网公布的一则行政处...
东方雨虹:拟6亿元投建上林县新... 9月25日,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复制选中秒转数据(东方雨虹,002271.SZ)发布公告...
我在大众点评当“赛博判官”,每... 2025年的餐饮人,见识得太多了。大家去餐馆吃饭,倘若对菜品、服务等感到不满意,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宁德时代与首汽集团战略合作,围... 9月25日,宁德时代(300750.SZ/03750.HK)与首汽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汽车...
“宁德时代”市值超越“贵州茅台... 昨天讲了阳光电源,今天不少朋友找我讨论宁德时代,给我提供了不少数据,讨论比较深入的内容,聊天记录就成...
V观财报|连续两日跌停泰慕士:... 【V观财报|连续两日跌停泰慕士: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连续两日跌停泰慕士公告,近期公司经营情况及内...
一场烟花,凭什么炸掉安踏百亿市... 户外品牌始祖鸟的一场“烟花秀”,不仅炸掉了其母公司亚玛芬约5%的股价,也令控股亚玛芬的安踏集团受到波...
山子高科7天6板后股价连续下跌... 一家3年连续亏损的公司,因传言要重组另一家亏了180亿的新能源车企,股价7天6个涨停后,本周股价连续...
“打风不停市”满一年,香港市场... 超强台风“桦加沙”来袭,9月24日,香港资本市场首次在“十号风球”下维持交易,创造了香港金融的新历史...
“上海臭虾”背后的绿捷年入5.... 绿捷背后母公司两次冲刺IPO。作者 | 刘钦文编辑丨高岩来源 | 野马财经一份发臭的虾仁炒蛋,揭开了...